聽了一位年輕教師的課,感覺很好:普通話標準,語言精練準確,板書規範美觀,體現了教師較高的專業素質;課堂導入趣味十足,教學環環相扣,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張馳有度,課堂氣氛活躍,教與學效果較好……

課後,就這堂課與教師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交流結束時,我說,像你這樣素質高、教學好的教師,評職稱會很順利,很快你就是中級、高級教師了!

這位年輕教師聽後笑了,“我教學才6年,中高級還早呢?”

“六年還少嗎?”我說,“你們從教1年就可定爲三級教師;再教2年就可定爲二級教師;再教4年年就可評一級教師;再教5年就可評高級教師;再教5年就可評正高級教師了。

也就是說,單從教齡上來說,教學7年就有了評一級教師的資格,教學12年就有了評高級教師的資格,教學17年就有了評正高級教師的資格,你都教了6年了,明年就可以評一級教師了!”

這位年輕教師又笑了:“我們這裏,教十五、六年能評上一級教師就不錯了!”

其實,不僅是這位年輕教師,很多年輕教師對職稱評聘都沒有“概念”,教上十年或更長時間後纔開始考慮評職稱,這種情況下,當然就覺得評職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了。

誠然,當下教師職稱晉升相對困難些,但年輕教師並非沒有機會。我們學校雖是一所農村初中,但不少教師職稱晉升的速度卻產不慢。一名97年參加工作的李老師,2005年晉升爲一級教師,2016年晉升爲高級教師,時年,他不到40歲;另一名89年參加工作的徐老師,2002年晉升爲一級教師,2009年晉升高級教師,2016年晉升爲全縣義務教育段學校的第一名、迄今爲止也是唯一一名正高級教師,時年,才48歲……

作爲教師,職稱是一個繞不去的坎,評聘上高一級職稱是一件名利雙收的事。有些教師之所以覺得晉升難,不是指標少,而是沒有提高自己的“職稱站位”。

所謂“職稱站位”,就是一入教師行,就要準備晉職稱,就要學習瞭解職稱評聘的相關文件精神,職稱晉升的標準要求,然後給自己設定目標,按照標準要求準備“硬件”,不斷錘鍊自己,提高專業素養,講好課,積極參加各種賽課活動,獲得各種優質課證書;講好課,讓學生考出成績,獲得各種教學先進證書;服從學校工作安排,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學校交付的各項工作,爭取考覈優秀、獲得綜合榮譽;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撰寫教育教學論文、申請課題研究……誠如是,評聘上高一級職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教育廳聯合印發《山東省中小學幼兒園崗位設置結構比例指導標準》(魯人社規【2019】7號)6月1日起將正式實施。其中明確了正高、高級、中級、初級崗位新的比例設置,高中爲3:30:50:17;初中爲高中爲2:20:50:28;小學和幼兒園爲1:10:50:39,這給更多的教師提供了晉升高一級職稱的機會,意味着中小教師晉升中高職稱不再那麼困難,只要努力,每一名教師都會很快實現自己的職稱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