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是我国第一座工人纪念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石油魂”为主题,展出展品1780件,展馆以铁人王进喜生平事迹为主线,以大庆石油发展历史为副线,共分序厅《石油魂》《不屈的童年》《赤诚报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悔奉献》《鞠躬尽瘁》《精神永存》和尾厅《永远的铁人》九部分,集中展示了铁人王进喜的生平业绩及用终生实践所体现出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第78集团军某旅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学习‘大庆精神’、学习‘铁人精神’、锻造‘四铁’部队”系列活动,体悟石油会战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学习铁人王进喜忘我拼搏、艰苦奋斗的战斗精神,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官兵血脉。

有一种理想,

让他们奋不顾身。

有一种信念,

让他们矢志不渝。

走进红色教育基地,

从灵魂深处来一次洗礼,

只为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本期推出:《国家级红色教育基地巡礼之四》

有一种历史源远流长

有一种精神日久弥新

有一段话语触人心弦

“石油工人一声吼,

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干劲大,

天大困难也不怕。”

“宁可少活20十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有条件要上,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

——王进喜

下面,让我们走进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重温那段艰苦创业岁月、感悟“铁人”精神——

基地名片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隶属于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71年。新馆于2006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发现47周年之际开馆,温家宝总理亲笔题写馆名。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中国石油企业精神教育基地、大庆油田企业精神教育基地、大庆市廉政教育基地。

铁人王进喜同志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于1971年建成的。是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的传播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铁人纪念馆原址位于大庆市解放二街8号,是1989年在“铁人王进喜同志英雄事迹陈列室”旧址上新建的。全馆总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3万平方米,主馆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是我国第一座工人纪念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石油魂”为主题,展出展品1780件,展馆以铁人王进喜生平事迹为主线,以大庆石油发展历史为副线,共分序厅《石油魂》《不屈的童年》《赤诚报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悔奉献》《鞠躬尽瘁》《精神永存》和尾厅《永远的铁人》九部分,集中展示了铁人王进喜的生平业绩及用终生实践所体现出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

在主馆前面广场平台上,两大片草坪间,耸立着一尊铁人王进喜手持刹把的高大塑像。绕过塑像,进入展览室,室内开放三个展厅,共陈列了200余幅照片和300多件珍贵实物,展示出了铁人的主要经历、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的英雄业绩和大庆人35年来学习铁人王进喜精神的情况。

第78集团军某旅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学习‘大庆精神’、学习‘铁人精神’、锻造‘四铁’部队”系列活动,体悟石油会战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学习铁人王进喜忘我拼搏、艰苦奋斗的战斗精神,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官兵血脉。

据悉,该旅诞生于鄂豫皖苏区的老红军部队,从这里走出了340余位将军,涌现出全国战斗英雄杨印山、特等功臣牛来恩等一大批英雄模范。

现场,一件件物品、一幅幅照片……让官兵们体会到了王进喜当年创业的艰辛,被他的艰苦奋斗精神感动。由炮兵改为侦察兵的小李,曾一度在新专业训练中产生畏难情绪,听完“铁人”王进喜舍身忘我、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的创业故事后,深受震撼,回去后像换了一个人。

参观过后,官兵们纷纷表示:“作为红军传人,就要学习王进喜那种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头儿,在强军路上做个小‘铁人’。”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闻名全国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充分彰显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旅政委焦扬向笔者介绍,该旅正在经历改革转型,两种精神对部队建设具有很好的学习借鉴意义。他们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学习‘大庆精神’、担当改革重任,学习‘铁人精神’、锻造‘四铁’部队”活动,采取参观感悟与课堂教育相结合、讨论交流与科学引导相结合、经验启示与实践转化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官兵们投身旅改革转型的热情活力。

上至领导干部,下至普通一兵都能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中汲取不竭动力,自觉用强军思想指引前行方向。

合成一营教导员邱晓说:“大庆由单一的能源城市向多元产业路径转型成果显著。我们由装甲部队转型为合成部队,要充分借鉴这种因势而为、齐头并进的有益经验,让各种作战力量早日形成作战合力,攥指成拳。”

作者:闫石、肇正元、冯程

编审:刘毅、赵胜利

编辑:李鹏举、田旺

刊期:总第999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