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是我國第一座工人紀念館,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石油魂”爲主題,展出展品1780件,展館以鐵人王進喜生平事蹟爲主線,以大慶石油發展歷史爲副線,共分序廳《石油魂》《不屈的童年》《赤誠報國》《艱苦創業》《科學求實》《無悔奉獻》《鞠躬盡瘁》《精神永存》和尾廳《永遠的鐵人》九部分,集中展示了鐵人王進喜的生平業績及用終生實踐所體現出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第78集團軍某旅結合主題教育,深入開展“學習‘大慶精神’、學習‘鐵人精神’、鍛造‘四鐵’部隊”系列活動,體悟石油會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創業精神,學習鐵人王進喜忘我拼搏、艱苦奮鬥的戰鬥精神,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融入官兵血脈。

有一種理想,

讓他們奮不顧身。

有一種信念,

讓他們矢志不渝。

走進紅色教育基地,

從靈魂深處來一次洗禮,

只爲銘記歷史,不忘初心。

本期推出:《國家級紅色教育基地巡禮之四》

有一種歷史源遠流長

有一種精神日久彌新

有一段話語觸人心絃

“石油工人一聲吼,

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幹勁大,

天大困難也不怕。”

“寧可少活20十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有條件要上,

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

——王進喜

下面,讓我們走進鐵人王進喜紀念館,重溫那段艱苦創業歲月、感悟“鐵人”精神——

基地名片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隸屬於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始建於1971年。新館於2006年9月26日大慶油田發現47週年之際開館,溫家寶總理親筆題寫館名。現爲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中國石油企業精神教育基地、大慶油田企業精神教育基地、大慶市廉政教育基地。

鐵人王進喜同志紀念館是爲了紀念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鐵人王進喜於1971年建成的。是鐵人精神、大慶精神的傳播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課堂。鐵人紀念館原址位於大慶市解放二街8號,是1989年在“鐵人王進喜同志英雄事蹟陳列室”舊址上新建的。全館總佔地面積5.4萬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3萬平方米,主館建築面積1240平方米。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是我國第一座工人紀念館,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石油魂”爲主題,展出展品1780件,展館以鐵人王進喜生平事蹟爲主線,以大慶石油發展歷史爲副線,共分序廳《石油魂》《不屈的童年》《赤誠報國》《艱苦創業》《科學求實》《無悔奉獻》《鞠躬盡瘁》《精神永存》和尾廳《永遠的鐵人》九部分,集中展示了鐵人王進喜的生平業績及用終生實踐所體現出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 。

在主館前面廣場平臺上,兩大片草坪間,聳立着一尊鐵人王進喜手持剎把的高大塑像。繞過塑像,進入展覽室,室內開放三個展廳,共陳列了200餘幅照片和300多件珍貴實物,展示出了鐵人的主要經歷、在大慶石油會戰中的英雄業績和大慶人35年來學習鐵人王進喜精神的情況。

第78集團軍某旅結合主題教育,深入開展“學習‘大慶精神’、學習‘鐵人精神’、鍛造‘四鐵’部隊”系列活動,體悟石油會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創業精神,學習鐵人王進喜忘我拼搏、艱苦奮鬥的戰鬥精神,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融入官兵血脈。

據悉,該旅誕生於鄂豫皖蘇區的老紅軍部隊,從這裏走出了340餘位將軍,湧現出全國戰鬥英雄楊印山、特等功臣牛來恩等一大批英雄模範。

現場,一件件物品、一幅幅照片……讓官兵們體會到了王進喜當年創業的艱辛,被他的艱苦奮鬥精神感動。由炮兵改爲偵察兵的小李,曾一度在新專業訓練中產生畏難情緒,聽完“鐵人”王進喜捨身忘我、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壓井噴的創業故事後,深受震撼,回去後像換了一個人。

參觀過後,官兵們紛紛表示:“作爲紅軍傳人,就要學習王進喜那種 ‘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頭兒,在強軍路上做個小‘鐵人’。”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聞名全國的寶貴精神財富,在各個歷史時期都發揮了巨大作用,充分彰顯了其強大的生命力。旅政委焦揚向筆者介紹,該旅正在經歷改革轉型,兩種精神對部隊建設具有很好的學習借鑑意義。他們結合主題教育,深入開展“學習‘大慶精神’、擔當改革重任,學習‘鐵人精神’、鍛造‘四鐵’部隊”活動,採取參觀感悟與課堂教育相結合、討論交流與科學引導相結合、經驗啓示與實踐轉化相結合的方式,激發官兵們投身旅改革轉型的熱情活力。

上至領導幹部,下至普通一兵都能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中汲取不竭動力,自覺用強軍思想指引前行方向。

合成一營教導員邱曉說:“大慶由單一的能源城市向多元產業路徑轉型成果顯著。我們由裝甲部隊轉型爲合成部隊,要充分借鑑這種因勢而爲、齊頭並進的有益經驗,讓各種作戰力量早日形成作戰合力,攥指成拳。”

作者:閆石、肇正元、馮程

編審:劉毅、趙勝利

編輯:李鵬舉、田旺

刊期:總第999期

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