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望大家把五十年来的中国革命经验研究一下,把好的地方发挥起来,把错误去掉,使全国青年和全国人民结合起来,使革命由失败转变到胜利。我们中国几十年来的革命运动,经过了许多的奋斗阶段,但是没有一次像现在的抗日战争这样广大的。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在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演

(一九三九年五月四日)

这是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演。毛泽东在这个讲演中发展了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思想

今天是五四运动的二十周年纪念日,我们延安的全体青年在这里开这个纪念大会,我就来讲一讲关于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的几个问题。

第一,现在定了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这是很对的。“五四”至今已有二十年,今年才在全国定为青年节,这件事含着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说,它表示我们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人民民主革命,快要进到一个转变点了。几十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人民民主革命屡次地失败了,这种情形,现在要来一个转变,不是再来一次失败,而是要转变到胜利的方面去了。现在中国的革命正在前进着,正在向着胜利前进。历史上多次失败的情形,不能再继续了,也决不能让它再继续了,而要使它转变为胜利。那末,现在已经转变了没有呢?没有。这一个转变,现在还没有到来,现在我们还没有胜利。但是胜利是可以争取到来的。抗日战争就要努力达到这个由失败到胜利的转变点。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压迫人民的政府。这样的政府要不要反对呢?假使不要反对的话,那末,五四运动就是错的。这是很明白的,这样的政府一定要反对,卖国政府应该打倒。你们看,孙中山先生远在五四运动以前,就是当时政府的叛徒,他反对了清朝政府,并且推翻了清朝政府。他做的对不对呢?我以为是很对的。因为他所反对的不是反抗帝国主义的政府,而是勾结帝国主义的政府,不是革命的政府,而是压迫革命的政府。五四运动正是做了反对卖国政府的工作,所以它是革命的运动。全中国的青年,应该这样去认识五四运动。现当全国人民奋起抗日的时候,大家鉴于过去革命失败的经验,下决心一定要把日本帝国主义打败,并且不容许再有卖国贼,不容许革命再失败。全国的青年除了一部分人之外,大家都觉悟起来,都具备这种必胜的决心,规定“五四”为青年节就表示了这一点。我们正向胜利的路上前进,只要全国人民一齐努力,中国革命一定要在抗日过程中得到胜利。

第二,中国的革命,它反对的是什么东西?革命的对象是什么呢?大家知道,一个是帝国主义,一个是封建主义。现在的革命对象是什么?一个是日本帝国主义,再一个是汉奸。要革命一定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要打倒汉奸。革命是什么人去干呢?革命的主体是什么呢?就是中国的老百姓。革命的动力,有无产阶级,有农民阶级,还有其他阶级中一切愿意反帝反封建的人,他们都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力量。但是这许多人中间,什么人是根本的力量,是革命的骨干呢?就是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人农民。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我们现在干的是什么革命呢?我们现在干的是资产阶级性的民主主义的革命,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超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现在还不应该破坏一般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制,要破坏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就叫做资产阶级性的民主主义的革命。但是这个革命,资产阶级已经无力完成,必须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努力才能完成。这个革命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一个人民民主的共和国。这种人民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就是革命的三民主义的共和国。它比起现在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来是不相同的,它跟将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不相同。在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中是不要资本家的;在这个人民民主主义的制度中,还应当容许资本家存在。中国是否永远要资本家呢?不是的,将来一定不要。不但中国如此,全世界也是如此。英国也好,美国也好,法国也好,日本也好,德国也好,意大利也好,将来都统统不要资本家,中国也不能例外。苏联是建设了社会主义的国家,将来全世界统统要跟它走,那是没有疑义的。中国将来一定要发展到社会主义去,这样一个定律谁都不能推翻。但是我们在目前的阶段上不是实行社会主义,而是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改变中国现在的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建立人民民主主义的制度。全国青年应当为此而努力。

第三,过去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怎么样呢?这也是青年要懂得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已经五十多年了;至于资本主义外国侵略中国,则差不多有了一百年。一百年来,中国的斗争,从鸦片战争⑶反对英国侵略起,后来有太平天国的战争⑷,有甲午战争⑸,有戊戌维新⑹,有义和团运动⑺,有辛亥革命⑻,有五四运动,有北伐战争,有红军战争,这些虽然情形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了反抗外敌,或改革现状的。但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才有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孙先生开始的革命,五十年来,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五四运动是干什么的呢?也是为着反帝反封建,但是也失败了,中国仍然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之下。北伐战争的革命也是一样,它胜利了,但又失败了。国民党反共⑼以来,中国又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天下。于是不得不有十年的红军战争。但是这十年的奋斗,也只完成了局部的革命任务,还没有完成全国的革命任务。如果我们把过去几十年的革命做一个总结,那便是只得到了暂时的部分的胜利,没有永久的全国的胜利。正如孙中山先生说过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现在要问:中国革命干了几十年,为什么至今尚未达到目的呢?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我以为原因在两个地方:第一是敌人的力量太强;第二是自己的力量太弱。一个强了,一个弱了,所以革命没有胜利。所谓敌人的力量太强,是说帝国主义(这是主要的)和封建主义的力量太强。所谓自己的力量太弱,有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表现的弱点,但是主要的是因为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劳动群众还没有动员起来,所以表现了弱,所以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如果要把几十年来的革命做一个总结,那就是全国人民没有充分地动员起来,并且反动派总是反对和摧残这种动员。而要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只有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才有可能。孙中山先生在他的遗嘱里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位老先生死了十多年了,连同他说的四十年,共有五十多年,这五十多年来的革命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呢?根本就是“唤起民众”这一条道理。你们应该好好地研究一下,全国青年都应该好生研究。青年们一定要知道,只有动员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才能战胜帝国主义,才能战胜封建主义。现在我们要达到战胜日本建立新中国的目的,不动员全国的工农大众,是不可能的。

第四,我再讲到青年运动。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件,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这是全国除开顽固分子以外,一切的人都承认的。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队伍中,有由中国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组成的一支军队。这支军队是相当的大,死了的不算,在目前就有几百万。这支几百万人的军队,是反帝反封建的一个方面军,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军。但是光靠这个方面军是不够的,光靠了它是不能打胜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所以全国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一定要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和他们变成一体,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这是一支几万万人的军队啊!有了这支大军,才能攻破敌人的坚固阵地,才能攻破敌人的最后堡垒。拿这个观点来看过去的青年运动,就应该指出一种错误的倾向,这就是在过去几十年的青年运动中,有一部分青年,他们不愿意和工农大众相联合,他们反对工农运动,这是青年运动潮流中的一股逆流。他们实在太不高明,跟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不联合,并且根本反对工农。这样一个潮流好不好呢?我看是不好的,因为他们反对工农,就是反对革命,所以说,它是青年运动中的一股逆流。这样的青年运动,是没有好结果的。早几天,我作了一篇短文⑽,我在那里说过这样一句话:“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我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标准,我认为是唯一的标准。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他今天把自己结合于工农群众,他今天是革命的;但是如果他明天不去结合了,或者反过来压迫老百姓,那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了。有些青年,仅仅在嘴上大讲其信仰三民主义⑾,或者信仰马克思主义,这是不算数的。你们看,希特勒不是也讲“信仰社会主义”吗?墨索里尼在二十年前也还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呢!他们的“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原来就是法西斯主义!陈独秀不是也“信仰”过马克思主义吗?他后来干了什么呢?他跑到反革命那里去了。张国焘不是也“信仰”过马克思主义吗?他现在到哪里去了呢?他一小差就开到泥坑里去了。有些人自己对自己加封为“三民主义信徒”,而且是老牌的三民主义者,可是他们做了些什么呢?原来他们的民族主义,就是勾结帝国主义;他们的民权主义,就是压迫老百姓;他们的民生主义呢,那就是拿老百姓身上的血来喝得越多越好。这是口是心非的三民主义者。所以我们看人的时候,看他是一个假三民主义者还是一个真三民主义者,是一个假马克思主义者还是一个真马克思主义者,只要看他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的关系如何,就完全清楚了。只有这一个辨别的标准,没有第二个标准。我希望全国的青年切记不要堕入那股黑暗的逆流之中,要认清工农是自己的朋友,向光明的前途进军。

第五,现在的抗日战争,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新阶段,而且是最伟大、最活跃、最生动的一个新阶段。青年们在这个阶段里,是负担了重大的责任的。我们中国几十年来的革命运动,经过了许多的奋斗阶段,但是没有一次像现在的抗日战争这样广大的。我们认为现在的中国革命有和过去不同的特点,它将从失败转变到胜利,就是指的中国的广大的人民进步了,青年的进步就是明证。因此,这次抗日战争是一定要胜利的,非胜利不可。大家知道,抗日战争的根本政策,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它的目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变旧中国为新中国,使全民族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解放出来。现在中国青年运动的不统一,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你们应该继续要求统一,因为统一才有力量。你们要使全国青年知道现在的形势,实行团结,抗日到底。

最后,第六,我要说到延安的青年运动。延安的青年运动是全国青年运动的模范。延安的青年运动的方向,就是全国的青年运动的方向。为什么?因为延安的青年运动的方向是正确的。你们看,在统一方面,延安的青年们不但做了,而且做得很好。延安的青年们是团结的,是统一的。延安的知识青年、学生青年、工人青年、农民青年,大家都是团结的。全国各地,远至海外的华侨中间,大批的革命青年都来延安求学。今天到会的人,大多数来自千里万里之外,不论姓张姓李,是男是女,作工务农,大家都是一条心。这还不算全国的模范吗?延安的青年们不但本身团结,而且和工农群众相结合,这一点更加是全国的模范。延安的青年们干了些什么呢?他们在学习革命的理论,研究抗日救国的道理和方法。他们在实行生产运动,开发了千亩万亩的荒地。开荒种地这件事,连孔夫子也没有做过。孔子办学校的时候,他的学生也不少,“贤人七十,弟子三千”⑿,可谓盛矣。但是他的学生比起延安来就少得多,而且不喜欢什么生产运动。他的学生向他请教如何耕田,他就说:“不知道,我不如农民。”又问如何种菜,他又说:“不知道,我不如种菜的。”中国古代在圣人那里读书的青年们,不但没有学过革命的理论,而且不实行劳动。现在全国广大地方的学校,革命理论不多,生产运动也不讲。只有我们延安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青年们根本不同,他们真是抗日救国的先锋,因为他们的政治方向是正确的,工作方法也是正确的。所以我说,延安的青年运动是全国青年运动的模范。

今天的大会很有意思。我要讲的都讲过了。希望大家把五十年来的中国革命经验研究一下,把好的地方发挥起来,把错误去掉,使全国青年和全国人民结合起来,使革命由失败转变到胜利。到了全国青年和全国人民都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的一天,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被打倒的一天。每个青年都要担负这个责任。每个青年现在必须和过去不同,一定要下一个大决心,把全国的青年团结起来,把全国的人民组织起来,一定要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一定要把旧中国改造为新中国。这就是我所希望于你们的。

毛泽东:在纪念五四运动胜利二十年周年时对青年的讲话

(一九三九年五月一日)

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的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这是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如果要从它的准备时期说起的话,那它就已经过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等好几个发展阶段。今天的抗日战争是其发展的又一个新的阶段,也是最伟大、最生动、最活跃的一个阶段。直至国外帝国主义势力和国内封建势力基本上被推翻而建立独立的民主国家之时,才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成功。从鸦片战争以来,各个革命发展阶段各有若干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共产党出现以前及其以后。然而就其全体看来,无一不是带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这种民主革命是为了建立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所没有过的社会制度,即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这个社会的前身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近百年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它的后身是社会主义的社会。若问一个共产主义者为什么要首先为了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而斗争,然后再去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那答复是:走历史必由之路。

中国民主革命的完成依靠一定的社会势力。这种社会势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和进步的资产阶级,就是革命的工、农、兵、学、商,而其根本的革命力量是工农,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如果离开了这种根本的革命力量,离开了工人阶级的领导,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不可能的。在今天,革命的根本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革命的根本政策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的组织成分是一切抗日的工、农、兵、学、商。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取得,将是在工、农、兵、学、商的统一战线大大地巩固和发展的时候。

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而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他们的最后分界仅仅在这一点,而不在乎口讲什么三民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革命者必定是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的。

五四运动到现在已有了二十个周年,抗日战争也快到两周年了。全国的青年和文化界对于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负有大的责任。我希望他们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动力,把自己的工作和工农民众结合起来,到工农民众中去,变为工农民众的宣传者和组织者。全国民众奋起之日,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之时。全国青年们,努力啊!

毛泽东: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九日)

同志们:

今天开“一二九”四周年纪念大会,满堂青年,朝气蓬勃。这是一个多么生动活泼的集会!纪念“一二九”的大会,在延安已经开过不止一次了,过去几次我都没有能参加,今天我是非常兴奋地来参加的。

我认为,现在中国的事情更好办了。中国的事情是什么?就是反帝反黑暗势力两件事。帝国主义和黑暗势力,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反起,到现在已反了一百年了。时间很长,虽然还没有完成,但是现在这件事情是好办多了。因为国民党顽固派大大加强了反共活动,打击进步的文化界,现在有些人就说:中国的事情难办了。他们是为进步而努力的,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的,他们满腔热情,怀着好心肠,要把国家民族弄好。但是,正在抗日战争的紧要关头,他们在周围却见到顽固势力所布下的投降、分裂、倒退的黑影,他们的努力受到种种限制和压迫,不免觉得事情难办了。这只是看到事情的一方面。我们当然坚决反对顽固派的倒行逆施,但就全局来说,却认为比之过去,现在中国的事情不仅不难办,而且是更好办了。

为什么呢?这就得从我们今天纪念的一二九运动说起。

第一,一二九运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同志们都知道,刚才李昌同志也讲过。然而,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它是在什么政治环境下产生的呢?它有什么政治意义呢?它给中国政治上一个什么样的影响呢?明白了这些问题,就会知道现在中国的情况跟过去大大地不同了,现在的事情不是比过去难办,而是比过去好办多了。

红军经过了万里长征,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吴起镇。当时敌人还在进攻我们,那年的十一月下旬,在富县我们还打了三个胜仗。在祝捷声中,在十二月十日,一听到北平一二九运动的消息,我们心里好不欢喜!红军同志完成了这么伟大的长征,学生同志在北平发动了这样伟大的救亡运动,两者都是为解放民族和解放人民而斗争,其直接意义都是推动抗日战争。所以,一二九运动在历史上讲,是抗日战争准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有些人说,一二九运动不如五四运动,就是说,前者不及后者的政治意义伟大。这对不对呢?不对。我们认为这两者的意义是同样伟大的。

五四运动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如果没有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是不可想像的。有些人以为学生运动没有力量,但是事实怎样呢?广大学生群众的五四运动,推动“六三”全国性的罢工、罢市、罢课的反帝和反卖国政府的斗争,发展成为全民族的运动。五四运动以后,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五卅运动,发动了北伐战争,造成了第一次大革命。那末,很明显,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

至于一二九运动,它是伟大抗日战争的准备,这同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大革命的准备一样。“一二九”推动了“七七”抗战,准备了“七七”抗战。

我们看看,一二九运动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发生的。一方面,它是在共产党被认为绝对无权、绝对不合法的国民党统治一区,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剿共”战争时期,在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双管齐下的情况之下发生的。在过去的所谓“剿共”战争中,共产党和红军处境的艰难是无须多说的。后来红军长征了,一走走了二万五千里,人家在后面也“欢送”了二万五千里,并且在前面还有“欢迎”的,在天上加上“送礼”的,这礼物名曰炸弹。尽管“欢送”者一程一程地相送,“欢迎”者一站一站地相迎,红军仍然到了陕北。但敌人还是用子弹作礼物,前后迎送。这就是说,红军到了陕北,还是处在被“围剿”的环境中。这就是军事“围剿”的情形。文化“围剿”怎么样呢?敌人的“碉堡”是建筑在学校里、书报杂志上以及社会文教团体里,也大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之势。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看鲁迅先生的杂感,就可以知道。他的抨击时弊的战斗的杂文,就是反对文化“围剿”,反对压迫青年思想的。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已占领了东北,酝酿着“华北特殊化”,并积极准备灭亡全中国。因此,四万万五千万人民,大家都要干,要打日本帝国主义。可是,有一些人偏偏不赞成。不过,他们也是要打的,打的是谁呢?是共产党,是青年学生,是文化界的进步人士。全国老百姓对他们说:你们打的方向弄错了,我们坚决反对。这就是一二九运动所处环境的另一方面。一二九运动以后,事情就逐渐好办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民党政府只打共产党不打日本帝国主义的办法行不通了,不得不放弃“剿共”政策而走准备抗战的路,这就开了国民党的三中全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就在事实上宣告成立。对于这些,一二九运动的功劳都是很伟大的。

这里,有一点应该特别注意,就是红军长征和一二九运动的密切关系。一二九运动发生在红军北上抗日到达了陕北之时。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帮助了一二九运动,同时,一二九运动也帮助了红军,这两件事的结合,就帮助了全民抗战的发动,帮助了中华民族,增进了全民族的利益。

中共中央的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推动了全国团结抗战潮流的发展。一二九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红军走到陕北打了胜仗而日本帝国主义正在加紧侵略中国的情况之下发生的。广大青年学生起来反对当局对他们的压迫,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个运动的发生,轰动了全国。它配合着红军的北上抗日行动,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使抗日运动成为全国的运动。所以,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要拿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的关系相比,那末很明显,一二九运动和抗日战争的关系更密切,两者相隔的时间更短,因为一二九运动有红军长征的胜利互相配合。总之,一二九运动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在一二九运动以后,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反帝国主义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第二,反对黑暗势力压迫青年学生和压迫知识分子,这件事情现在也是更好办了;而黑暗势力压迫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这件事情却是更难办了。一二九运动就证明了这一点。黑暗势力压迫进步思想,压迫到最后,黑暗势力总是失败的。一二九运动前,他们进行了八年多的反共教育,是有计划地进行的。学校里的一切有政治倾向的课程,首先都是以反对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为原则;对教员中被认为是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者的人都要排斥和迫害。从一九二七年下半年起,他们用这种教育训练了八年多,不幸得很,却训练出一个“一二九”来。这在国民党内那些反共的先生们看来,当然是一件天大的憾事。有些人说,“一二九”是学生造反。这一点学生们是承认的,的确是造反。但是,造谁的反呢?是造压迫学生者的反,造思想“围剿”者的反,造宣传假三民主义的人们的反。他们造反的目的就是要实行真三民主义,也就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他们为铲除一切实行真三民主义的障碍而造反。这样的反要不要造呢?要造的,要造的,第三个还是要造的。

世界上的事情,就有这样怪,碰了钉子摸摸头,但是过后又忘了。你们看,从前有些人是不承认五四运动的,但是到了今天都承认了;现在也有些人不承认一二九运动,不过,根据“五四”的经验,说不定哪一天,他们也将不得不承认“一二九”。如果坚持不承认,那就请他们在三十六计中选上计,简单些说,请他们滚蛋!因为世界是向前进的,要向后倒退是不成的;中国人的辫子没有了,他们想拖也拖不住了;旧的落后的东西只好倒下来,让新的进步的东西接替它。在进步的潮流中,他们要是还不承认进步的一二九运动,还想鄙视这个运动,那末,他们将要倒霉还有什么话说?

现在的青年学生,懂得的道理更多了,比我当青年学生的时候聪敏得多了。我起初读几年书,只知道“诗云”、“子曰”那一套,心里总以为做官做皇帝的人个个是好的。后来进了洋学堂,碰到了革命,于是也知道皇帝老爷是坏的了,也懂得了美国的京城是华盛顿,英国的京城是伦敦,什么X加Y等于Z,什么分子、原子和电子。现在你们不仅懂得这些东西,而且还懂得马克思主义哩!我那时,就不懂得什么马克思。这就是现在比过去进步的一个证明。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上层的人们是主张参加协约国英、法方面去打德、奥的,他们的言论讲得头头是道,确实欺蒙了一些人。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中国在北京也开了会,还立了一块碑,上面刻着“公理战胜”四个字,更是煊赫一时,弄昏了当时一些人的头脑。但是,现在不同了。中国是永远向前发展的。中国人民现在已经懂得了世界大事,懂得了革命道理。这种道理是一步一步懂得的,从前懂得少,现在懂得多了。大家懂得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是非正义的掠夺性的,懂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诡计,懂得了投降派、顽固派的阴险狠毒,懂得了民主宪政。他们认识清楚,要进步,要民主,要参政,而这民主宪政的真正实现还需要大家起来奋斗。只有全国青年学生、工人、农民一同起来作斗争,才能把这个事情搞成功。现在的人是聪明了,不容易被欺骗了。大家都光起眼睛看着:什么人不开放民主?什么人要分裂?什么人要投降?什么人要倒退?《封神演义》里有一个申公豹,是姜子牙的不肖师弟,他脸向后长,眼朝后看。现在在抗战阵营中,就隐藏有这么一群“申公豹”,一批专门倒退的人,他们拖住中国要倒退。这是现在中国的黑暗势力压迫光明势力,这叫做压迫的自由。然而,全中国的青年和工农大众也有另外一种自由,这叫做反抗黑暗势力的自由。我们不准黑暗势力把中国拖向后退。我们有没有把握不准他们那样做呢?是有的,重要的根据就是现在的人不容易被欺骗了,全国老百姓是不好再欺骗了。现在大多数人就不准他们这样压迫,要反抗他们的压迫;不准他们投降,要坚持抗战;不准他们分裂,要坚持团结;不准他们倒退,要坚持进步。这一群“申公豹”,看他们怎样收场!

第三,一二九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是怎样呢?毫无疑义,一二九运动中共产党起了骨干的作用。没有共产党作骨干,一二九运动是不可能发生的。首先是共产党的八一宣言给了青年学生一个明确的政治方针;其次是红军到了陕北,配合了北方的救亡运动;再次是共产党北方局和上海等地党组织的直接领导。这样,才使一二九运动发生,并使之在全国各阶层开展起来,形成了全民族救亡运动的巨大政治力量。青年学生好比是一二九运动的柴火,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用火一点。点火的人是谁呢?就是共产党。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同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结合在一起的;同样,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也只有跟共产党在一起,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知识分子不跟工人、农民结合,就不会有巨大的力量,是干不成大事业的;同样,在革命队伍里要是没有知识分子,那也是干不成大事业的。只有知识分子跟工人、农民正确地结合,才会有无攻不克、无坚不摧的力量。因此,知识分子要同共产党结合,要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要同革命武装队伍结合,要同八路军新四军结合。一切共产党员要向所有非党的同情者说清楚,我们共产党是非常欢迎知识分子的,是团结知识分子的。自然,我们要反对那少数破坏革命的坏知识分子,汉奸知识分子,“申公豹”式的知识分子。不反对这种知识分子,是罪恶;反对这种知识分子,是对民族对人民都有利的。

现在很多青年知识分子没有自由,没有走路之权。例如从西安到延安的这一条路上,遍设关防,进步的知识青年要通过是困难的。因为他们既没有青龙偃月刀、嘶风赤兔马,又没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本领,那只有被赶到集中营“训练团”里去。这件事情似乎有些难办。但是,如果知识分子跟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结合起来,就是说,笔杆子跟枪杆子结合起来,那末,事情就好办了。拿破仑说,一支笔可以当得过三千支毛瑟枪。但是,要是没有铁做的毛瑟枪,这个笔杆子也是无用的。你们有了笔杆子,再加一条毛瑟枪,根据拿破仑的说法,那末,你们就有三千零一支毛瑟枪了。有了这,什么帝国主义也不怕,什么顽固分子也不怕。有了这,这些狗子敢来咬一口吗?

从鸦片战争起,中国人民已有了一百年的反帝反黑暗势力斗争的经验,再加上共产党十八年的斗争经验,什么事情还会办不到呢?这样看来,中国的事情比以前是更加好办了。我们一定要抗战到最后胜利,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创造出一个民主共和国!现在虽然还有帝国主义者和“申公豹”们不断地阻碍我们这样做,但是不要紧的,我们现在是聪明了,是有力量了,我们已不是昨天的我们,而是今天的我们了。帝国主义者、“申公豹”们,是你们滚蛋的时候了!

根据《红旗》一九八五年第二十三期刊印,并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讲话记录稿校改。

--------------------------------------------------------

注释

这是毛泽东在延安各界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李昌,一九一四年生,湖南永顺人。当时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一九三五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参加了一二九运动。

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一九三五年八月一日发布的宣言《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宣言呼吁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克林德原是德国驻华公使,一九○○年六月在义和团运动中于北京遭枪杀。一九○一年清政府根据《辛丑条约》,向德国赔礼道歉,并为克林德在东单牌楼北边立碑。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北京人民将该碑改建为“公理战胜”碑,并迁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内。建国后改为“保卫和平”牌坊。

光起,方言,瞪大的意思。

青龙偃月刀、嘶风赤兔马、过五关斩六将,分别是《三国演义》中所说的蜀汉著名将领关羽的兵器、坐骑和战斗故事。

转载自,《毛泽东选集》

参考阅读:

“五四”运动100周年 · 新青年好书榜

【金陵读书】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1919-2019)

时间: 05月15日 周三 18:30-21:00

地点: 南京 白下区 悠仙美地(新世纪店)7号包间

费用: 30元(包间餐饮费)

类型: 讲座-沙龙

主办方: 金陵读书

活动详情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 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本期主题图书,《五四运动史》。

本书是研究五四运动、了解近代中国,难以逾越的一部经典著作,避免了宽泛的宏大叙述,而是着眼回归事件现场,考证每一个细节,苦心孤诣还原历史真实。本书研究“五四”而不仅仅停留在“五四”运动本身,作者还挖掘了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

《五四运动史》

作者: [美]周策纵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品方: 后浪

副标题: 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原作名: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译者: 陈永明 / 张静

出版年: 2016-3

页数: 470

定价: 99.8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汗青堂

ISBN:9787510078699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先生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编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作者引用的资料翔实,论证客观,对新式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书呈现了一幅完整的“五四”历史图景。

这是一本材料翔实、内容丰富的卓越著作,任何一位研究现代中国的读者不可缺少的指导性参考书。——美国《东方学会学报》

作者简介 · · · · · ·

周策纵(1916—2007),著名历史学家。抗战时期在中央政治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战后赴美国,获密歇根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东亚系终身教授。曾担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研究员,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荣誉研究员,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曾获美国福特基金会学术奖、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学术奖、美国古根汉学术奖、美国科学院学术奖,专长研究中国哲学、五四运动史等领域。

本期主讲:金陵客

金陵客 新浪微博:金陵客2010 http://weibo.com/jinlingke

金陵读书 新浪微博:金陵读书 http://weibo.com/jinlingdushu

金陵读书 QQ群:109069186

金陵读书 微信公号:金陵读书

沙龙活动 通常地点:

悠仙美地(新世纪店)7号包间,太平南路1号新世纪广场B座6楼(近中山东路与太平南路交汇处);

电话:025-84651417 84651437

交通乘车:地铁2号线 、3号线大行宫站,公交5路、25路、9路、55路等 大行宫站;

活动费用:AA制度

联 系 人微信: 138130766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