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巧家大学生村官王娇携巧家小碗红糖走进首都社区集市进行宣传推广

巧家小碗红糖俗称“碗碗糖”,产于巧家县金沙江沿岸地区,选用当地优质甘蔗,以传统工艺加工制作,在国内市场久享盛誉。制作技艺入选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王娇通过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第一期线上近5个月的培训,从2620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取得到清华大学参与为期5天的国内顶级新农人创业培训工作坊中128名优秀学员名额之一。得知培训期间有30个可以带农特产品进行宣传的名额,便积极跟主办方密切沟通获得了携产品过去推广的机会。

推广活动前期,王娇认真谋划宣传方案,准备宣传材料。巧家大学生村官创业团队在推广活动前一周就备糖并通过快递发往北京,更新了销售平台数据。

据王娇反馈,展示现场人流涌动,产品深受众多首都市民的喜爱。培训相关负责人也亲自现场了解巧家小碗红糖,提出宝贵建议,比如包装上可融入传统、文化、情感等要素,使其更吸引顾客。其中有个市民说:“这糖跟我平日喝的有很大区别,你们这个蜡黄色的糖很不常见,看得见明显的沙化现象,糖水清澈透明,喝起来有甘蔗的清香,甜而不腻,很棒

据悉,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是由中国慈善联合会乡村振兴委员会、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公益性新农人专业赋能培训体系,旨在通过整合社会各界优势资源,发现和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领头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巧家大学生村官积极利用大学生村官营连排班机制,结合大学生村官相关政策引导,通过“互联网+”与线下渠道帮助普通农民、建档立卡户销售芒果、火龙果、石榴等农特产品希望能够在扎根基层工作的同时,帮助村民脱贫致富。(通讯员 刘荣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