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由重慶市京劇團出演的一場現實主義題材京劇《天路彩虹》在我校南岸校區學術交流中心精彩上演,千餘名師生共同欣賞此劇,現場如火如荼,劇情感人至深,許多觀衆不禁潸然淚下。

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凍土裏程最長的高原鐵路,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也是人類鐵路建設史上的偉大創舉。該劇是重慶市京劇團近30年來打造的首部現實主義題材劇目,也是改革開放40週年獻禮劇目,講述了一個個平凡築路工人的故事;劇中以“築路”和“盼望”爲主要線索,通過一組組鮮活的生活畫面,表現了新一代築路工人和藏族人民的共同心願。

築路與期盼

劇中,張軍強飾演的張大成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工友們離開家鄉、家人,在環境極其惡劣的青藏高原上修築鐵路,理想與現實、事業與家庭之間的矛盾與情感糾結體現得淋漓盡致,充分展現出奮戰在雪域高原的築路工人們細膩而豐富的內心世界。情至深處,以秋月、卓瑪等代表人物對青藏鐵路建成的期盼,對築路工人的理解、包容更是將劇情推向高潮,藝術再現了“無名英雄”們橫穿世界脊樑、挑戰生命極限、奮戰雪域高原的偉大壯舉。

美麗天路、英雄豐碑

劇目爲我們再現了一幕幕鮮活的人物形象:爲修築青藏鐵路,與患癌妻子生離死別的大成;剛剛喜得愛子,卻在築路過程意外犧牲的佔奎……一場築路工人爲修築青藏鐵路而犧牲自我的悲壯史詩,默默無聞是他們的代名詞,一個普普通通的勞動羣體,用生命和熱血使人生價值得到了完美體現,他們用堅實的脊樑託升起一座英雄主義的精神豐碑。

“個人是十分喜愛京劇的,這部《天路彩虹》將現代元素融入傳統京劇表演中,如藏族文化的體現等;而劇中,大成在唸妻子信件時情感的變化則是淚點,在要完成修路時藏羚羊的通過引起築路工程隊的爭論更是亮點。”機電學院16級彭俊傑看完劇目後表示,“《天路彩虹》的完美演繹,不僅是經典劇作對英雄豐碑的銘記,更推動着戲曲藝術的薪火相傳!”

END

來源 | 黨委宣傳部 校團委

文章 | 大學生新聞社 彭德超

圖片 | 大學生新聞社 易嬌

編輯 | 新媒體中心 何香雨

校對 | 新媒體中心 陳毅

責編 | 藍善康

審覈 | 陸志榮

歡迎投稿原創文章、攝影、繪畫、視頻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