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一個慈溪的客戶火冒三丈地來投訴,說親子鑑定結果錯了。結果,這是一場鬧劇。”昨天,寧波天童司法鑑定中心主任說起了一件事。他說,這事,也可以給很多人提個醒。

第一次鑑定:5歲兒子並非親生

DNA室主任講述了事情的經過。這名男子上個月帶着5歲的兒子來到中心,要求做親子鑑定,確定兩個人在血緣上是不是父子關係。從該男子透露的隻言片語來看,這份報告,將直接關係着婚姻要不要繼續延續。

男子兩次親子鑑定結果相反,5歲兒子究竟是否親生

根據流程,兩個工作人員在場,全程錄音錄像固定當事人照片,男子簽署了相關文件。隨後,醫生採集了父子倆的末梢血作爲DNA檢驗樣本,大概1毫升左右。工作人員隨後進行了專業的鑑定,主要流程有:提取,在樣本中分理出DNA模板;擴增,將目標DNA片段進行復制;檢測,基因分析儀採用毛細管電泳技術進行DNA測序分析,得到STR(短串聯重複序列)分型結果;數據分析,分析單個樣本是否達到檢測標準,再計算兩個樣本間的親權指數。

7個工作日後,鑑定報告出爐了。通知該男子來到中心,當面遞交了鑑定報告。根據這份報告,孩子並非男子親生。

男子兩次親子鑑定結果相反

“我本以爲,和其他絕大多數鑑定案例一樣,事情到這裏就結束了。”醫生說,沒想到,過了10多天,男子氣勢洶洶地打來電話,說鑑定結果錯了,和事實剛好相反。

第二次鑑定:兒子是親生的

這也引起了醫生的高度重視,他在電話裏安撫了男子的情緒後,請他再次來到鑑定中心。原來,拿到第一份鑑定報告後,男子震驚之餘,心裏仍然難以接受。兒子若真非親生,這個家庭也將離散。

這時,他無意中看到了上海一家生物公司塞到小區信箱的小廣告,稱只要郵寄血樣,就可以輕鬆方便地做親子鑑定。

於是,他決定再做一次鑑定:偷偷採集了自己和兒子的血樣,通過快遞,郵寄到上海的地址。在10來天焦灼不安的等待後,他收到了對方的電話回覆——孩子是親生的。

第二次鑑定結果,也是該男子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的。於是,有了文中開頭的一幕。

“我們對自己的鑑定專業技術水平深信不疑。之前,也經常有客戶拿着其他兩家生物公司截然不同的鑑定結果來投訴過,像這樣,拿着我們中心和外面不同的報告來,還是第一次。我始終覺得,一定是第二次鑑定哪個環節出了錯。”雖然在外人看來,親子鑑定頗爲神祕,幾滴血就判定親緣關係會不會有紕漏。實際上,專業檢測就是丁是丁,卯是卯,並沒有模糊的地方。

醫生具體解釋道:同一對染色體同一位置上的一對基因稱爲等位基因,一般一個來自父親,一個來自母親。比如,樣本A這個位點是16、16,如果是父子關係,那麼樣本B對應的位點中應該也有一個16。鑑定人會根據國家相關規範計算親權指數(CPI)如果CPI值在一萬以上,就能判斷存在親子關係。如果21個位點中,有3個以上位點不同,基本上就可以排除親子關係了。基因突變的可能性也已經包括在內了。

比對兩次鑑定樣本後,妻子終承認自己換了血樣

在再三的解釋後,男子情緒也穩定下來,同意這麼做。對方也發來了男子和其兒子的DNA信息。

“在電腦上一比對,我們就發現了問題所在。孩子的DNA和在我們這裏檢測的是一樣的,但是,該男子的DNA信息卻完全不一樣,採集的肯定不是同一個人的樣本。”在電腦上看到這組對比後,男子似乎“悟”出了什麼。

醫生建議,男子到正規的鑑定機構再做一次鑑定。當然,不要郵寄樣本,而是親子當面採集樣本。

“他走後,我也一直很關心後續。好在,最後收到他的回覆,說是通過在另一家正規機構的第三次鑑定,證明兒子確實並非親生。而他的妻子也最終承認,知道丈夫做親子鑑定後,想辦法偷偷動了包裹中血液樣本的手腳,把男子的血液樣本換成了孩子親生父親的樣本。”自此,事情真相總算水露石出。但是,她心裏並不輕鬆,因爲,這個原本和樂的家將面臨驚濤駭浪。成人的世界有算計有欺騙,可小孩子畢竟是無辜的。

頭髮不能檢測,但菸蒂、牙刷等都能提取DNA

“一定要採集雙方血液,才能做DNA鑑定嗎?刑偵劇裏,毛髮也可以啊?”記者問。

醫生說,很多人有誤解,似乎剪下雙方的一段頭髮就可以做親子鑑定。實際上,在現有STR檢測的技術手段上,毛幹並不能檢測出DNA信息。能用來做親子鑑定樣本的頭髮,必須要帶有毛囊。此外,菸蒂、牙刷等處都可能提取到DNA,具體用什麼樣本,要根據被鑑定人的不同情況來採取。目前,做親子鑑定時,血液樣本佔了七成左右。血液樣本採用末梢採血。這主要是因爲採集方便,無污染。

正規機構不會在電話短信裏告知鑑定結果

一份親子鑑定報告,關係着一個甚至多個家庭的幸福。市場上,有很多生物技術公司打着鑑定的幌子,從事着以贏利爲目的所謂的親子鑑定,缺乏資質、遠程郵寄樣本鑑定,準確性無法評估。

寧波市司法局司法鑑定處的工作人員提醒,親子鑑定嚴謹且專業性很強,請大家選擇正規機構。有個簡單的判斷方法是:可以登陸省司法廳網站查詢或者可以致電當地的司法行政部門。錯誤的鑑定結果,很可能導致無可挽回的悲劇。

記者瞭解到,在操作過程中,正規機構一般要求鑑定雙方親自來到現場採集血液或其他鑑定用的樣本,至少兩個工作人員在場,全程錄音錄像固定當事人照片,簽署相關文件,不會在電話短信裏告知鑑定結果。非正規機構往往採用郵寄標本的方式,樣本容易被掉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