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是中國學生的主要留學目的地之一,目前有約20萬中國學生在澳留學,而國際教育是澳大利亞第三大出口產業。但最近,澳大利亞相關政府部門以“國家安全審查”爲由拖延一些中國留學生的簽證申請,且始終不能做出合理說明和解釋,讓準備赴澳深造的中國留學生“很受傷”。

——超長的等待

近日多家媒體注意到,多名獲得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獎學金的中國留學生在申請赴澳大利亞簽證時遭到拖延。其中一些學生已獲得澳方大學錄取通知書,還有人已等待超過10個月。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14日援引澳內政部方面消息證實,有40名擬赴澳攻讀博士學位的中國學生在簽證申請的“國家安全審查”環節被卡,中國教育部正在就此與澳方交涉。截至記者發稿時,尚未有相關交涉的最新進展。

其實最近兩年來,中國留學生赴澳辦理簽證時有不暢。

正如國家留學基金委在網站上發佈的提示:“因澳大利亞簽證政策調整,近兩年部分赴澳留學人員在申請赴澳簽證過程中遇到困難,審查時間長,且澳方對簽證始終不能做出說明和解釋。”

分析人士認爲,在澳中國留學生的素質和科學治學能力總體來說比較高,如因簽證政策使其受到影響,這是澳方不想面對和承認的。

《悉尼先驅晨報》援引澳內政部發言人的話說,相關40名研究學者申請的是允許他們參與澳大利亞研究活動的短期簽證(408型),而不是學生簽證(500型)。而所有408型簽證申請者都要接受安全審查。

澳內政部還稱,在申請408型簽證的研究人員中,有90%的申請在49天內得到了處理。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有媒體報道說,上述40名簽證申請者中絕大多數人是爲去澳攻讀博士研究生學位而申請學生簽證(500型),僅少數人申請的是訪問學者簽證(408型)。

《悉尼先驅晨報》15日的報道稱獲得一份赴澳簽證受影響的學生名單和澳大利亞高校發出的錄取通知書,其中涉及100人和16所大學。

國家留學基金委在其官網發文說,自2016年開始,國家留學基金委一直與澳大利亞駐華使館、大學聯盟、科研機構及主要高校進行聯繫,不斷就國家公派赴澳留學人員簽證問題進行交涉。在多方努力下,部分留學人員已獲簽證順利赴澳。但目前仍有部分留學人員因簽證原因無法按原計劃派出。

留學基金委說,遇上述問題的留學人員可向國家留學基金委提出延長留學資格有效期、調整留學單位及留學國別的申請。

留學基金委還提醒計劃申請赴澳留學人員提前做好留學規劃,瞭解澳洲簽證政策,謹慎選擇留學國別及留學單位。

造成中國留學生簽證事實上被拖延的一大原因是澳方的所謂“安全審查”。

《悉尼先驅晨報》報道說,這可能是因爲澳大利亞安全部門的阻撓。澳大利亞安全情報局局長鄧肯·劉易斯去年10月警告說,澳大利亞政府需要“十分注意”外國干預澳高校的行爲。

——用事實說話

對澳方這些捕風捉影的言辭,新華社駐堪培拉記者徐海靜則舉出這樣一個事例:

2017年10月18日,澳大利亞科學界的最高榮譽、一年一度的澳大利亞總理科學獎在堪培拉的國會大廈舉行頒獎典禮,兩名華人科學家獲得7個獎項中的兩項。

其中,昆士蘭大學中國籍教授楊劍獲得弗蘭克·芬納年度生命科學家獎。悉尼科技大學華裔教授金大勇獲得馬爾科姆·麥金託什物理科學家獎。

徐海靜說,華人科學家對澳大利亞的基礎科學研究和應用研究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也恰恰證明了阻擾中國留學生赴澳大利亞學習,不是中方的損失,而是澳方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損失。

徐海靜認爲,澳大利亞本身就是移民國家,此前之所以能迅速發展的原因之一也是澳政府和學術界海納百川的包容心態。也只有抱持開放的胸懷,才能吸引全世界人才。反之,總持一種風聲鶴唳的抵制心態,對澳大利亞自身發展也沒有好處。

-END-

記者:林晶

編輯:杜健 劉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