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變得虛弱不堪,成爲世界列強爭相瓜分的對象。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又是割地,又是賠款,大清逐步走上了滅亡之路。而隨之而來的是國家各項權力的喪失,其中海關征稅權更成爲洋人眼中的香餑餑。如果能夠把海關征稅權抓在手裏,那麼就可以掌控大清的經濟命脈,於是中國海關最重要的一個職位——總稅務司一職落入洋人之手。

這麼重要的職務,清廷爲何輕易讓與外人呢?今天銘蘇先生就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說到中國近代海關的建立不得不提兩個英國人,李泰國和羅伯特·赫德。李泰國創建了中國近代海關最初的管理制度,併成爲第一任總稅務司;羅伯特·赫德接替李泰國擔任第二人總稅務司長達半個世紀,在任內創建了稅收、統計、浚港、檢疫等一整套嚴格的海關管理制度,他另外一大貢獻是主持創建了中國的現代郵政系統。

太平天國佔領天京後,清朝政府實際無力控制上海江海關。在此背景下,1854年,英國、法國和美國三國駐上海領事聯合與蘇松太道吳建彰商談,決定由三國各派稅務司一名“協助”清政府徵集關稅。不過,很快這個機構的職權擴充到了海關、航運甚至郵政管理方面。1858年清政府與英、美、法簽訂的《通商章程善後條款》規定各口劃一辦理。

李泰國原爲英國駐上海領事館工作人員,其後接替威妥瑪擔任江海關關稅管理委員會的英方司稅。李泰國這個人算是一箇中國通,比較懂得中國官場世故,因此跟清廷高官打成一片,並極力鼓吹洋人“治關”,並制定了《各國商船進出起卸貨物完納鈔稅條款》等規章制度。上海道吳煦奏稱,“自李泰國經理夷稅徵收之後,稅鈔大有起色,按年比較,銀數倍增。”博得清政府的信任。

1859年,李泰國被清朝兩江總督何桂清任命爲總稅務司,成爲了中國海關的一把手。爲取得各海關的管理權,李泰國要求何桂清授權預選洋人,並決定洋人的去留。何桂清只許他保舉,“聽由監督延請”,他極力抗爭,並以辭職來要挾。英駐華公使卜魯斯也干預說:“各口稅務司的任免,都取決於總稅務司,清政府和監督無權過問。”最後決定,“募用洋人,先定上海章程,各口仿行”。從此,外籍稅務司管理中國海關便成爲制度了,中國海關管理權從此完全由外人管轄。其後,李泰國去廣州和汕頭,創辦粵海關和潮海關。

1861年起,廣州副稅務司的英國人羅伯特·赫德任總稅務司,一直管理中國海關近半個世紀。赫德在任總稅務司期間創建了稅收、統計、浚港、檢疫等一整套嚴格的海關管理制度,他另外一大貢獻是主持創建了中國的現代郵政系統。

然而,赫德在做好作爲一名中國公務員的本職工作以外,極盡個人才能擴大總稅務司的權勢。以至於清政府舉借外債、建置海軍、購買軍火、修築鐵路等事,都有總稅務司參與,許多外交交涉以及條約草案,也由總稅務司經手,甚至連封疆大吏的任命,有時也須徵求總稅務司的意見。

赫德的過分自信還體現在他想當清廷的總海防司,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海軍總司令。這是怎麼回事呢?

由於赫德在清廷的地位以及擔任總稅務司的便利,清廷把組建新式海軍採購艦艇的任務交給了赫德。1879年赫德協助清廷購買了8艘軍艦,赫德仗着自己的威望和購買軍艦的功勞,要求擔任總海防司,統領擬組建的北洋、南洋、福建和廣東四支水師。

赫德的這一無理要求一經提出,便遭到薛福成等人的強烈反對,認爲赫德擔任總海防司是“內西人而外中國”,把這麼重要的職務交給外國人,是將國家至於危險之中。赫德現在這麼驕橫無理,將來一旦掌控了清廷水師,便更加難以駕馭,必成禍患,因此清廷拒絕了赫德的這一無理要求。

辛亥革命爆發後,總稅務司夥同外交使團把海關稅款分存於滙豐、德華、道勝三家外國銀行。自此,稅款保管權也落入外國人手中,甚至連償債、賠款剩下的關餘中國政府也無權動用。

民國軍閥混戰時期,海關更成爲扶植軍閥派系勢力、左右政局的一股力量。因而,近代中國海關的活動,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1918年,孫中山領導的廣州軍政府要求按比例分取關餘,並與外交團、總稅務司進行了長期的鬥爭,逐步發展爲要求關稅自主、收回海關管理權的羣衆性運動。

1927年國民黨政府成立後,又恢復了海關外籍稅務司制度。但是經過不斷地爭取和對外交涉,中國實現了一定的關稅自主。

抗日戰爭時期,各通商口岸被日本佔領,海關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隨着美國在華勢力的急劇膨脹,從1943年起總稅務司一職由美國人擔任。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延續了95年的以洋員稅務司爲主宰的海關制度宣告結束。

近代中國海關,統一了全國的海關行政,引進了比較先進的組織、人事、財務管理制度,成爲近代中國效率較高的行政機構。並在港務、船政等方面引進了一些先進設施,在統計、調查、文獻保管方面頗有成績。但是,統治海關的洋稅務司們利用這個組織維護外商在華貿易的利益,利用關稅操縱中國的財政,並在關務、港務、船務等各方面擴大帝國主義的勢力。

中國如此重要的一個部門居然被洋人把持佔據了上百年,這不得不說是世界歷史上所罕見的現象,這也從側面說明腐朽衰落的舊中國已經病入膏肓,被歷史所淘汰!只有國家強大了,纔不會受如此之羞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