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九九消寒

“我去东方明珠兼职过,暑假那次挣了四千多块……挣钱就是为了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上海,男,高二,私立学校“跟吴亦凡有关的活动,比如他的路演、电影、演唱会什么的我有机会都会参加,路演的门票在喂饭上面看到就买了……”——上海,女,高三,重点学校“我现在的手机是我小姨给我买的,如果让我选的话,我会选华为。”——佛山,女,初二,私立学校…………

这是《腾讯00后研究报告》中一些接受采访的00后的zqsg(真情实感)。调查显示,这些10岁出头、最大不过16、7的00后不仅眼界宽广、言谈大方,面对采访,他们更表现出了超出成人认知的理性和逻辑性

和前几年还占据着网络话语权的90后比起来,他们似乎更加不符合人们对少年群体的认知,这样的他们也让90前、80前的内容创作者因捉摸不透而感到迷茫。

下面,鹦鹉君将根据《腾讯00后研究报告》和由红杉资本发布的《创造未来——红杉00后泛娱乐消费研究报告》,从多角度对00后做一些分析,希望能够从消费观、价值观等方面对00后的娱乐趣味管窥一二。

相信他们的消费能力 钻研他们的消费个性

根据调查,00后的平均存款为1840元,而90后平均存款仅有815元。这和以往我们所认为的年轻群体年纪越高,消费能力越强似乎是相悖的。

和即将离开大学或已经步入社会的90后相比,00后的物质生活相对更加优越,存款较多,且基本上是纯粹的零花钱,日常生活消费占比较小,娱乐消费占比相对较大。并且他们更早地了拥有了个人智能手机,娱乐平台也以手机为主,线上娱乐消费占整体娱乐消费比例也就更大。

数据显示,00后用户付费习惯业已形成,这一群体对于按需或按使用次数付费的比例达到59%,且选择年付费的女性比列略高于男性。有种说法是:“当90后还在纠结要不要包月的时候,00后已经直接选择包年了。”看来并非空穴来风。

与此同时,互联网拓宽了00后的视野,优越的生活条件给了他们更多看世界的机会,他们的眼界和思想都不能再以传统尺度去衡量。

前文提到,00后时常会表现出超出成人认知的理性和逻辑性,这也是由他们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和成长环境决定的。据红杉资本调查,00后群体相关人群的一大特征是父母双方的教育背景良好,双方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占比在45%

数据显示,相比90后,愿意听取子女意见的00后的父母从19%增多到了29%,允许学生辩解的00后的老师也增多了5%,66%的00后表示“有很多决定都是我自己做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的自主选择意识更强,天性得以释放,选择的范围更加宽广,追求个性的态度也更甚于90后。

因此他们的兴趣方向更加分散,消费态度充满个性。调查显示,00后甄别和获取信息的意识强烈,KOL(关键意见领袖)的影响力逐渐降低,60%的00后认可品牌应该在自己经营的领域里有独到的见解和成就。

在应用获取途径上,主动搜索的比例高达44%,显示了很强的选择主动性。且00后女性用户在泛娱乐应用上更加追求潮流、有趣和个性,相比00后男性高出10%-15%

“二次元”G站董事长朱明曾这样总结“00后”与“90后”的区别:“00后对于内容的要求和苛刻程度,比90后更加挑剔,他们会为喜欢的事情赴汤蹈火,但如果只是‘换皮产品’或者内容粗糙、同质化的产品,他们绝不会买单。”

眼界开阔、更具个性、追求精致内容的00后,娱乐诉求比前代更具国际性,想要讨好这些Z世代,可能需要从业者对美日韩娱乐文化中具有普世价值的部分先一步进行了解和研究,同时精化内容、做出创新。

00后社交属性更强 娱乐时间多集中在晚间

00后是更为彻底的独生一代,个体孤独感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他们的社交属性比任何一代都要强上许多

他们一般拥有多个社交应用,每天花费在社交应用上的时间超过一小时,这些社交应用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微信、QQ、微博。75%的00后表示希望有更多时间和同伴相处。

他们更喜欢互动体验强的设计,弹幕就是很好的例证。从2014年被国内年轻群体了解开始,弹幕的发展壮大仅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从最初的表达观感到简单交流,再到聊天起哄,直观反映了年轻人尤其是00后强烈的社交欲。

这种强烈的社交欲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圈层的形成。数据显示,七成00后有自己的网络社交圈,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游戏圈、小说圈和动漫圈。而这三大圈层也是目前影视IP来源最多的领域,了解00后的娱乐心理,首先就需要从这三个领域着手。

娱乐方向是一个维度,在什么样的时间投放娱乐产品又是另一个维度。数据显示,00后普遍课业压力更重,参加课外班的时间平均达到了90后的三倍,娱乐时间被集中压缩到了晚上和凌晨。尤其是00后女性用户,她们中的83%娱乐时间都集中在晚6点到晚12点之间。

沉重的课业之后,必要的睡眠之前,这段时间娱乐内容的第一属性首先是具有放松作用,愉快、刺激以及一些幻想因素的加入有助于释放00后被压抑的天性,即使是在寒暑假期间,也同样要考虑到这些问题。

此外还有00后关注的偶像类型,有些偶像虽然在全民范围内流量可观,但单看他们在00后群体里的影响力可能反不如一些实力过关,独具个性的新人。

另一方面,92%的00后表示偶像也应该坚持自己的兴趣,发扬自己的长处,而很多影视项目开发者往往会忽视选秀明星多数是通过歌唱、舞蹈方面的实力圈粉,以短(演技)代长,加上配套的项目质量不够硬,即使是粉丝可能也不会买单。

总而言之,面对这群眼界宽广、想法多样、个性鲜明的00后,内容创作者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轻敌”,要注意避免囿于以往认知,过于局限地理解他们的趣味。

影投人 [公众号ID:movieeye]

有眼力、有脑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视内容制片工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