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自爆家丑:父亲曾是侵华日军,触痛了日本人的神经?

文/麦大人

近日,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发表的一篇名叫《弃猫,提起父亲时我要讲述的往事》的新作,震惊了整个日本社会。

据了解,这是村上首次公开其父亲曾是侵华日军。消息一经传出,引发大量网友关注,网友们纷纷表示要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村上春树自爆家丑:父亲曾是侵华日军,触痛了日本人的神经?

今天上午,立马登上了热搜榜第一。

众所周知,村上春树作为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畅销书作家。

他的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的影响,基调轻盈、文风清新、不问政治,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

01

今年五月,日本社会进入“令和时代”,这也是村上春树在新时代发表的第一篇作品。

文章内容一反常态,打破了村上的一贯风格,作为公众人物站出来呼吁日本政府要“正视历史,反思过去。”

这篇名为《弃猫》的随笔,一共有28页,封面采用一张幼年时代的村上春树与父亲一起打棒球的黑白照片。

村上春树自爆家丑:父亲曾是侵华日军,触痛了日本人的神经?

村上春树的父亲名叫村上千秋,1917年出生在日本京都,是当地一家寺庙住持的第二个儿子。

1938年20岁的村上千秋,被征兵到了侵华日军第16师团第16连队当辎重兵,文中写道:

“虽然辎重兵基本上不直接参加前线作战,但也并不意味着就很安全。”

“用军刀砍掉人脑袋的残忍情景,毫无疑问强烈刺痛了我幼小的心灵。”

从1938年开始,父亲参与了多场侵华战争,但他在儿子面前很少谈及战争经历,村上春树曾一度怀疑父亲参与了当年的“南京大屠杀”。

为了弄清真相,村上春树花了5年多时间来调查此事,查阅父亲的从军经历,与父亲有关的各色人士等。最终水落石出,父亲并没有直接参与“南京大屠杀”,他说自己心里面放下来一个沉重的包袱。

村上春树自爆家丑:父亲曾是侵华日军,触痛了日本人的神经?

文章最后写道:

“我们只是落向广袤大地的众多雨滴中那无名的一滴,即使是一滴雨水也有历史,也有继承那段历史的责任,我们不能忘记这一点。”

南京大屠杀带给中国人民的伤痛不言而喻,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耻辱的一页。

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日本历届政府从来没有承认过这起事件,也没有为此向中国人民诚恳地道歉。

02

村上春树作为一位传奇作家,在国内拥有很高的知名度。

自2009年以来,已连续7年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虽均未获奖,但并不影响他在世界文学界的地位。

1949年1月12日,村上春树生于京都,出生不久后,随家庭迁至关西。

作为战后出生的一代,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积极上进,成为日本战后重建的主力军,重塑了今天日本社会的价值观。

但村上春树却是一个异类,内心相当叛逆,身为国语老师的父亲,有意识地培养儿子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兴趣,但他却始终学不进去,只对欧美文学情有独钟。

村上春树自爆家丑:父亲曾是侵华日军,触痛了日本人的神经?

他从小热爱阅读,但对学校的考试教育却不感冒,整日痴迷于看电影、听爵士乐和英文小说等“不务正业”的行当,所以学习成绩可想而知。

进入高中后,他更是整日和女生厮混、抽烟、逃课,用中国话来说就是个“问题少年”。

第一次高考失败,复读一年才勉强考入早稻田大学,大学期间因为各种学生运动,也没怎么安心上课,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看电影。

别看村上学习成绩不咋地,但他的文学素养却很高,经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还翻译自己喜欢的美国惊悚小说等。

大学里,他还有一件令人自豪的事,就是谈了一个女朋友高桥阳子,毕业不久两人就喜结连理,一直厮守到今。

村上春树自爆家丑:父亲曾是侵华日军,触痛了日本人的神经?

都说谈恋爱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但婚姻生活却极为现实,每天要与柴米油盐打交道。

如何赚钱养家?

这活生生地摆在了村上的面前,由于受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他自然也不会踏踏实实地去上班做白领。

于是和妻子一合计,两人白天到唱片行做事,晚上在咖啡馆打工。三年后,用手中的积蓄加上贷款,开了一家爵士乐酒吧,白天卖咖啡,晚上当酒吧。

这是村上春树一生中最静谧、幸福的时光,他一边经营,一边读书,事业也渐渐进入正轨。

村上春树自爆家丑:父亲曾是侵华日军,触痛了日本人的神经?

事实上,经营酒吧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但他和妻子都坚持挺了过来。后来,他很认真地劝勉后来者:

“吃苦受难绝不是乐事一桩……但是如果你恰好陷入了困境,我很想告诉您,尽管眼下十分困难,可日后这段经历说不定就会开花结果,请您这样换位思考、奋力前行。”

换句时髦的话说,人生从来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03

1978年4月的一天,29岁的村上春树观看了神宫球场的一场棒球赛。

对于热爱棒球的他来说,这原本只是普通的一场比赛,却成为改变他命运的日子,一个念头在清脆的击球声中冒出来:“没准,我是不是可以靠写字为生呢?”

村上春树自爆家丑:父亲曾是侵华日军,触痛了日本人的神经?

于是,那场比赛之后,他就一边经营着爵士乐酒吧,一边尝试着写小说。

白天太忙,村上只能在酒吧打烊后,伏在在餐厨桌上写作。几个月后,他对初稿不满意,干脆扔了重新开始写,后来寄给一家出版社。

原来的设想是,如果第一部作品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那就继续创作,如果没有获得出版,说明文学才华不够,那也没什么遗憾了。

或许是命运特别眷顾,村上一炮而红,处女作《且听风吟》一举拿下了日本第23届“群像新人奖”。

这对于村上春树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直接促使他走上写作这条路,日后跻身世界文学大师的行列。

成名作《挪威的森林》出版后更是好评如潮,村上春树的大名不断在日本传扬开来,引起了空前的“村上现象”,至今已在日本畅销1500万册以上。

村上春树自爆家丑:父亲曾是侵华日军,触痛了日本人的神经?

2006年年初,他再次凭借《海边的卡夫卡》,入选美国“2005年十大最佳图书”。而后,他又获得了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安徒生文学奖等等。

长篇小说《1Q84》,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

最近的一部长篇小说,是2017年出版的《刺杀骑士团长》,作品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暴行。

他在接受《朝日新闻》等多家日本主流媒体采访时表示,试图忘记或涂改历史的行为是错误的。作为一名小说家,他希望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对抗。

文学作品是有使命的,文学家也肩负着弘扬正气的社会道义,村上春树从几乎与政治绝缘的公众人物,到站出来公开呼吁日本应该为过去的侵略战争真诚道歉,并表示道歉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事实就是事实,不容否认。

村上春树自爆家丑:父亲曾是侵华日军,触痛了日本人的神经?

在日本文化里,有一种扭曲的社会价值观,羞于承认自己的不光彩行为,极力想尽一切办法来遮掩,这只是自欺欺人的行为,掩耳盗铃终将成为笑柄。

有网友说,历史是所有人的记忆时空,永远存在……正视历史,反思忏悔,是灵魂救赎的唯一通路。

可贵的是,村上春树作为知名作家早已认识到这一点,从零到一的突破是最难的,如今有了这一束微光,相信今后必将称燎原之势。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我们向这位有良知的作家致敬。

04

村上春树的成功,不止是因为他在文字方面的天赋,更得益于他良好的写作习惯。

很多人都有拖延症,但这点在他身上却没有。村上春树写小说,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他会列出一个大概框架,然后信马由缰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快速完成第一稿。

村上春树自爆家丑:父亲曾是侵华日军,触痛了日本人的神经?

初稿完成后,他会放一段时间,让自己的思维从故事里跳出来,过几个月再去修改。凡事不符合逻辑的,就尽力调整,实在修改不了的,就直接删除。

第一遍修改后,他又会休息一段时间,第二次修改就不动大纲,只着眼于细节,力求完美。

村上春树的这种方法,不止适用于文字工作者,对于从事其他工作的人来说,也非常实用。

另外,他每天定量工作,养成了一个极其自律的写作习惯。

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只写4000字,400字一页的方格纸,每天写满10页。

完成了任务,他就果断放下纸笔,愉快地去做其他的事情。如果每天的目标没写完,不管发生天大的事他也不管,天大地大,稿子最大。

村上春树至今写了整整40年,已发表长篇小说14部,短篇小说32部,旅游文学4部,报告文学3部,随笔13部,翻译了6部作品等等,可谓著作等身。

正是因为这种高度自律的写作习惯,让他像流水线一样地创作了一部又一部作品,成为高质又高产的作家。

最让我们钦佩的,还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长跑习惯。

村上春树自爆家丑:父亲曾是侵华日军,触痛了日本人的神经?

写作,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它不仅是一项脑力劳动,更是一项需要极大体力才能驾驭的工作。

村上春树从33岁那年起,就坚持每天跑步10公里,没想到这个习惯被他坚持了30多年,不仅成功戒掉了烟瘾和多余的脂肪,还让自己成为职业马拉松运动员。

当然,不仅仅是写作,任何一个人想要取得一些成绩,都需要一个强健的体魄,我们只有活得长久,才能去做更多的事。

一个人良好的习惯里,藏着他的运气,深以为然。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村上春树亦是如此,这得益于他良好习惯的坚持。

村上春树自爆家丑:父亲曾是侵华日军,触痛了日本人的神经?

一直很喜欢他的这句话: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怎么也长久不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想让自己取得一点点成绩,就应该去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找到它并长期坚持下去,遇到困难不轻易认输。

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