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自爆家醜:父親曾是侵華日軍,觸痛了日本人的神經?

文/麥大人

近日,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發表的一篇名叫《棄貓,提起父親時我要講述的往事》的新作,震驚了整個日本社會。

據瞭解,這是村上首次公開其父親曾是侵華日軍。消息一經傳出,引發大量網友關注,網友們紛紛表示要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村上春樹自爆家醜:父親曾是侵華日軍,觸痛了日本人的神經?

今天上午,立馬登上了熱搜榜第一。

衆所周知,村上春樹作爲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暢銷書作家。

他的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家的影響,基調輕盈、文風清新、不問政治,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被譽爲日本80年代的文學旗手。

01

今年五月,日本社會進入“令和時代”,這也是村上春樹在新時代發表的第一篇作品。

文章內容一反常態,打破了村上的一貫風格,作爲公衆人物站出來呼籲日本政府要“正視歷史,反思過去。”

這篇名爲《棄貓》的隨筆,一共有28頁,封面採用一張幼年時代的村上春樹與父親一起打棒球的黑白照片。

村上春樹自爆家醜:父親曾是侵華日軍,觸痛了日本人的神經?

村上春樹的父親名叫村上千秋,1917年出生在日本京都,是當地一家寺廟住持的第二個兒子。

1938年20歲的村上千秋,被徵兵到了侵華日軍第16師團第16連隊當輜重兵,文中寫道:

“雖然輜重兵基本上不直接參加前線作戰,但也並不意味着就很安全。”

“用軍刀砍掉人腦袋的殘忍情景,毫無疑問強烈刺痛了我幼小的心靈。”

從1938年開始,父親參與了多場侵華戰爭,但他在兒子面前很少談及戰爭經歷,村上春樹曾一度懷疑父親參與了當年的“南京大屠殺”。

爲了弄清真相,村上春樹花了5年多時間來調查此事,查閱父親的從軍經歷,與父親有關的各色人士等。最終水落石出,父親並沒有直接參與“南京大屠殺”,他說自己心裏面放下來一個沉重的包袱。

村上春樹自爆家醜:父親曾是侵華日軍,觸痛了日本人的神經?

文章最後寫道:

“我們只是落向廣袤大地的衆多雨滴中那無名的一滴,即使是一滴雨水也有歷史,也有繼承那段歷史的責任,我們不能忘記這一點。”

南京大屠殺帶給中國人民的傷痛不言而喻,侵華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難書,這是人類文明史上最恥辱的一頁。

但令人遺憾的是,至今日本歷屆政府從來沒有承認過這起事件,也沒有爲此向中國人民誠懇地道歉。

02

村上春樹作爲一位傳奇作家,在國內擁有很高的知名度。

自2009年以來,已連續7年被視爲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雖均未獲獎,但並不影響他在世界文學界的地位。

1949年1月12日,村上春樹生於京都,出生不久後,隨家庭遷至關西。

作爲戰後出生的一代,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積極上進,成爲日本戰後重建的主力軍,重塑了今天日本社會的價值觀。

但村上春樹卻是一個異類,內心相當叛逆,身爲國語老師的父親,有意識地培養兒子對日本古典文學的興趣,但他卻始終學不進去,只對歐美文學情有獨鍾。

村上春樹自爆家醜:父親曾是侵華日軍,觸痛了日本人的神經?

他從小熱愛閱讀,但對學校的考試教育卻不感冒,整日癡迷於看電影、聽爵士樂和英文小說等“不務正業”的行當,所以學習成績可想而知。

進入高中後,他更是整日和女生廝混、抽菸、逃課,用中國話來說就是個“問題少年”。

第一次高考失敗,復讀一年才勉強考入早稻田大學,大學期間因爲各種學生運動,也沒怎麼安心上課,大部分時間都用於看電影。

別看村上學習成績不咋地,但他的文學素養卻很高,經常在校刊上發表文章,還翻譯自己喜歡的美國驚悚小說等。

大學裏,他還有一件令人自豪的事,就是談了一個女朋友高橋陽子,畢業不久兩人就喜結連理,一直廝守到今。

村上春樹自爆家醜:父親曾是侵華日軍,觸痛了日本人的神經?

都說談戀愛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但婚姻生活卻極爲現實,每天要與柴米油鹽打交道。

如何賺錢養家?

這活生生地擺在了村上的面前,由於受西方自由思想的影響,他自然也不會踏踏實實地去上班做白領。

於是和妻子一合計,兩人白天到唱片行做事,晚上在咖啡館打工。三年後,用手中的積蓄加上貸款,開了一家爵士樂酒吧,白天賣咖啡,晚上當酒吧。

這是村上春樹一生中最靜謐、幸福的時光,他一邊經營,一邊讀書,事業也漸漸進入正軌。

村上春樹自爆家醜:父親曾是侵華日軍,觸痛了日本人的神經?

事實上,經營酒吧也面臨着諸多困難,但他和妻子都堅持挺了過來。後來,他很認真地勸勉後來者:

“喫苦受難絕不是樂事一樁……但是如果你恰好陷入了困境,我很想告訴您,儘管眼下十分困難,可日後這段經歷說不定就會開花結果,請您這樣換位思考、奮力前行。”

換句時髦的話說,人生從來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03

1978年4月的一天,29歲的村上春樹觀看了神宮球場的一場棒球賽。

對於熱愛棒球的他來說,這原本只是普通的一場比賽,卻成爲改變他命運的日子,一個念頭在清脆的擊球聲中冒出來:“沒準,我是不是可以靠寫字爲生呢?”

村上春樹自爆家醜:父親曾是侵華日軍,觸痛了日本人的神經?

於是,那場比賽之後,他就一邊經營着爵士樂酒吧,一邊嘗試着寫小說。

白天太忙,村上只能在酒吧打烊後,伏在在餐廚桌上寫作。幾個月後,他對初稿不滿意,乾脆扔了重新開始寫,後來寄給一家出版社。

原來的設想是,如果第一部作品能夠得到大衆的認可,那就繼續創作,如果沒有獲得出版,說明文學才華不夠,那也沒什麼遺憾了。

或許是命運特別眷顧,村上一炮而紅,處女作《且聽風吟》一舉拿下了日本第23屆“羣像新人獎”。

這對於村上春樹有着不可估量的意義,直接促使他走上寫作這條路,日後躋身世界文學大師的行列。

成名作《挪威的森林》出版後更是好評如潮,村上春樹的大名不斷在日本傳揚開來,引起了空前的“村上現象”,至今已在日本暢銷1500萬冊以上。

村上春樹自爆家醜:父親曾是侵華日軍,觸痛了日本人的神經?

2006年年初,他再次憑藉《海邊的卡夫卡》,入選美國“2005年十大最佳圖書”。而後,他又獲得了有“諾貝爾文學獎前奏”之稱的“弗朗茨·卡夫卡”獎、安徒生文學獎等等。

長篇小說《1Q84》,獲得“耶路撒冷文學獎”。

最近的一部長篇小說,是2017年出版的《刺殺騎士團長》,作品揭露了侵華日軍的暴行。

他在接受《朝日新聞》等多家日本主流媒體採訪時表示,試圖忘記或塗改歷史的行爲是錯誤的。作爲一名小說家,他希望用“講故事”的方式進行對抗。

文學作品是有使命的,文學家也肩負着弘揚正氣的社會道義,村上春樹從幾乎與政治絕緣的公衆人物,到站出來公開呼籲日本應該爲過去的侵略戰爭真誠道歉,並表示道歉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事實就是事實,不容否認。

村上春樹自爆家醜:父親曾是侵華日軍,觸痛了日本人的神經?

在日本文化裏,有一種扭曲的社會價值觀,羞於承認自己的不光彩行爲,極力想盡一切辦法來遮掩,這只是自欺欺人的行爲,掩耳盜鈴終將成爲笑柄。

有網友說,歷史是所有人的記憶時空,永遠存在……正視歷史,反思懺悔,是靈魂救贖的唯一通路。

可貴的是,村上春樹作爲知名作家早已認識到這一點,從零到一的突破是最難的,如今有了這一束微光,相信今後必將稱燎原之勢。

第一個喫螃蟹的人不僅需要勇氣,也需要承擔着巨大的風險,我們向這位有良知的作家致敬。

04

村上春樹的成功,不止是因爲他在文字方面的天賦,更得益於他良好的寫作習慣。

很多人都有拖延症,但這點在他身上卻沒有。村上春樹寫小說,一般分爲三個步驟。

首先,他會列出一個大概框架,然後信馬由繮地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快速完成第一稿。

村上春樹自爆家醜:父親曾是侵華日軍,觸痛了日本人的神經?

初稿完成後,他會放一段時間,讓自己的思維從故事裏跳出來,過幾個月再去修改。凡事不符合邏輯的,就盡力調整,實在修改不了的,就直接刪除。

第一遍修改後,他又會休息一段時間,第二次修改就不動大綱,只着眼於細節,力求完美。

村上春樹的這種方法,不止適用於文字工作者,對於從事其他工作的人來說,也非常實用。

另外,他每天定量工作,養成了一個極其自律的寫作習慣。

他給自己規定,每天只寫4000字,400字一頁的方格紙,每天寫滿10頁。

完成了任務,他就果斷放下紙筆,愉快地去做其他的事情。如果每天的目標沒寫完,不管發生天大的事他也不管,天大地大,稿子最大。

村上春樹至今寫了整整40年,已發表長篇小說14部,短篇小說32部,旅遊文學4部,報告文學3部,隨筆13部,翻譯了6部作品等等,可謂著作等身。

正是因爲這種高度自律的寫作習慣,讓他像流水線一樣地創作了一部又一部作品,成爲高質又高產的作家。

最讓我們欽佩的,還是他數十年如一日的長跑習慣。

村上春樹自爆家醜:父親曾是侵華日軍,觸痛了日本人的神經?

寫作,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它不僅是一項腦力勞動,更是一項需要極大體力才能駕馭的工作。

村上春樹從33歲那年起,就堅持每天跑步10公里,沒想到這個習慣被他堅持了30多年,不僅成功戒掉了煙癮和多餘的脂肪,還讓自己成爲職業馬拉松運動員。

當然,不僅僅是寫作,任何一個人想要取得一些成績,都需要一個強健的體魄,我們只有活得長久,才能去做更多的事。

一個人良好的習慣裏,藏着他的運氣,深以爲然。

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村上春樹亦是如此,這得益於他良好習慣的堅持。

村上春樹自爆家醜:父親曾是侵華日軍,觸痛了日本人的神經?

一直很喜歡他的這句話: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麼說,我都認爲自己的感受纔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麼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怎麼也長久不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要想讓自己取得一點點成績,就應該去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找到它並長期堅持下去,遇到困難不輕易認輸。

不必太糾結於當下,也不必太憂慮未來,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的時候,眼前的風景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