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盘州市淤泥艺胜民族民间旅游产品有限公司的展示室内,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令人目不暇接。

形态逼真的麻编、活灵活现的泥塑、巧夺天工的绣画、做工精美的服饰……这些展品,无一不是艺胜公司的法人、艺胜“凉都工匠场”领衔人柳胜的心血之作。

柳胜在整理用于展示服装的人偶。

柳胜加工彝族服饰的手艺,是自祖辈传承下来的。早在上个世纪,柳胜母亲手巧的名声就已在外,遇婚丧嫁娶,很多人宁愿跑几十公里的路都要到他家里订做服饰。小时候,家里大人忙不过来就会叫柳胜给打打下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对如何配线以及多种绣法烂熟于心。“中专毕业后,工作不好找,打了一年工也挣不到多少钱,于是就回到淤泥,开始以这门手艺为生。”柳胜说,也是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艺胜公司应运而生。

最初的艺胜公司只是一个注册资金10万元,在淤泥乡街面上有一间小门面的小公司。以出售传统彝族服饰为主,产品单一、市场小,每年大约有15万余元的营业额。

关注民族传统工艺人才,弘扬“工匠精神”,通过“传、帮、带”,带动周边地区形成相应产业链,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为少数民族贫困乡镇探索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这是创建‘凉都工匠场’的目标和任务之一。

为了把“沉睡”在深山彝家的民族传统工艺变成“脱贫利器”,自2017年创建‘凉都工匠场’以来,艺胜公司持续关注民族传统工艺人才的现状,翻山越岭探寻彝族传统刺绣、剪纸、雕刻等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人,并聘请12人担任“凉都工匠场”的技术顾问,搭建大拨米村、新村、麻朗垤村等村级培训基地。同时,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适龄妇女纳入整体发展规划,优先吸收18名贫困妇女,通过员工上岗前由公司统一培训,培训后由公司发放原材料并定期去各农户家收取产品,按件给绣女核算工资的运转模式,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带动一片”的社会效益。

刺绣培训。(资料图)

淤泥乡米妥新村村民彭小左,因丈夫生病、儿子残疾,一家人的生活依靠她一个人务农艰难维持。2017年,彭小左参加彝族传统工艺培训后与艺胜公司签订了兼职协议,每月为公司提供绣品可获得1800元至2200元不等的酬劳,家里有了固定收入,一家人的日子有了新希望。

传承民族文化的关键是做实民族传统工艺的品牌影响力。

在民族传统工艺品牌的打造方面,艺胜公司坚持“走出贵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发展目标,依托“凉都工匠场”这一平台,努力挖掘精品传统工艺,实现了原生态材料和纯手工制作的完善结合,增强了精品竞争力。现今,公司的剪纸被多家媒体展播,在“中国·凉都清韵”全国廉政剪纸大奖赛中荣获铜奖,并被大赛组委会荣誉收藏。各种旅游产品在参加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和能工巧匠技能大赛中,获省、市级多个一、二、三等奖。

通过“凉都工匠场”这一平台,艺胜公司的产品质量和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2018年底实现生产总值160万元,创利润80万余元,民族产品供不应求,畅销昆明螺蛳湾批发市场,甚至远销海外。同时,通过“公司+基地”的模式,带动火麻种植及旅游产品销售人员近千人,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少数民族就业难等问题。

学员们在刺绣培训班上展示自己作品。(资料图)

2017年至今,聘请“刺绣”“剪纸”等省、市、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12人,传帮带学徒1800人,其中妇女1750人,贫困户60户130人。先后带动120余名妇女就业(其中60余名贫困户,4名残疾妇女,50余名留守妇女),人均年收入1.5万元以上,2018年公司帮扶12户3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以“参与入股”方式入股分红。

在艺胜公司总部基地,员工们正在忙碌着,有的在将绣品缝制到服饰、包包上,有的在用传统木机纺织布匹……

如今,艺胜公司的商品除彝族服饰以,还生产各种酒具、绣花鞋、剪纸、泥塑、电脑包、挂饰等100多种产品。通过“凉都工匠场”这一平台,艺胜公司把民族传统手艺传授给更多人,传承了民族文化,也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

六盘水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建英 杨琳 报道

编辑制作:六盘水日报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