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這種危重複雜的緊急狀態下,爲了給小葉制定治療方案,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的器官移植、多器官聯合移植及肝膽胰外科專家鄭樹森,醫院黨委書記、著名肝膽胰外科和肝臟移植專家梁廷波,醫院常務副院長、感染病專家裘雲慶多次組織專家團隊進行多學科會診,並拿出了最佳方案:盡一切力量維持生命,爲心臟移植爭取時間。因嚴重心肌病在浙大一院搶救的葉金藝,病情兇險危急,短短2周時間經歷心臟驟停、全身多器官衰竭等“生死劫”,搶救過程中,醫院黨委、院領導高度重視搶救工作,爲家境貧困的她開通綠色通道,舉全院之力不遺餘力搶救,醫院黨委書記、我國肝膽胰外科及肝移植著名專家梁廷波教授親自組織多次全院多學科專家會診,爲她制定最好的治療方案,並親自指揮搶救,在一次次病情突變時,爲命懸一線的葉金藝保駕護航。

“救救我,我想活!”21歲麗水姑娘歐洲“感冒”回杭搶救要換心臟!

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搶救!

過去一週,麗水21歲姑娘葉金藝的病情牽動了社會愛心人士的心,更牽動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全院上下醫護人員,拼盡一切力量搶救她的生命。

驚心動魄,頂尖專家匯聚分秒必爭!

因嚴重心肌病在浙大一院搶救的葉金藝,病情兇險危急,短短2周時間經歷心臟驟停、全身多器官衰竭等“生死劫”,搶救過程中,醫院黨委、院領導高度重視搶救工作,爲家境貧困的她開通綠色通道,舉全院之力不遺餘力搶救,醫院黨委書記、我國肝膽胰外科及肝移植著名專家梁廷波教授親自組織多次全院多學科專家會診,爲她制定最好的治療方案,並親自指揮搶救,在一次次病情突變時,爲命懸一線的葉金藝保駕護航。

險象環生,團隊協作完成心臟移植!

上週六晚,終於等到救命的心臟供體,經過6個多小時手術,葉金藝成功接受了心臟移植,向生命的希望又近了一步。

病情持續惡化

醫護人員分秒必爭全力搶救

分秒必爭地搶救,不斷與死神“掰手腕”,是這幾天浙大一院醫護人員們的真實寫照。入院時,小葉的心功能只有正常人的四分之一,而短短一週之內,由於嚴重心衰反覆發作,她兩次被緊急送入重症監護室,並很快出現多器官衰竭症狀。

5月7日深夜11時,小葉病情急轉直下突發心臟驟停,醫院黨委書記梁廷波得知消息後,親自指揮搶救,心胸外科、重症監護室的醫護團隊全力救治,用ECMO(體外膜肺氧合技術)代替心肺功能,一直到8日凌晨3時,歷經4個多小時的不間斷搶救,終於把她從死神手裏搶了回來。8日夜間,小葉的意識恢復清醒,可以自己動動手腳,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標一度好轉,醫護人員知道,這些都是權宜之計,及時換上一個新的心臟,才能挽救這個年輕女孩。

然而,現實就是這麼殘酷。5月9日晚,小葉的病情又迅速惡化,命懸一線。最糟糕的還是她的心臟功能,小葉脆弱的心臟已幾乎喪失了收縮能力,僅剩微弱的跳動,心臟裏的血液無法射向全身,全靠ECMO在維持功能,由此也引發了“連鎖反應”:肝臟、腎臟、肺等多器官衰竭,人也逐漸陷入一種淺昏迷狀態;各項感染指標也處於高危狀態。

在這種危重複雜的緊急狀態下,爲了給小葉制定治療方案,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的器官移植、多器官聯合移植及肝膽胰外科專家鄭樹森,醫院黨委書記、著名肝膽胰外科和肝臟移植專家梁廷波,醫院常務副院長、感染病專家裘雲慶多次組織專家團隊進行多學科會診,並拿出了最佳方案:盡一切力量維持生命,爲心臟移植爭取時間!

梁廷波書記(第一排左一)組織多學科會診

一邊是死神一步步緊逼的腳步,一邊是醫護人員如分秒必爭地配合搶救,拉鋸戰膠着而激烈。

只要有1%的希望

就要100%全力以赴

亟待移植!只有儘快移植,才能成功挽救這個正在凋零的年輕生命。

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牢牢抓住!”梁廷波書記的指示,更是醫護人員責無旁貸的使命。所有專家開足馬力,通過一系列搶救措施,努力維持小葉的各項生命體徵,爲她爭取更多時間和機會。

另一方面,浙大一院OPO辦公室積極行動,在全省乃至全國爲小葉協調可移植的心臟。在此期間,有幾位潛在捐獻者經過專家評估,都不適合手術。

時間一秒一秒流逝,對小葉來說都是生與死的考驗。

有合適供體。”5月10日晚的一條短信,突然讓心胸外科專家們看到希望:一位因車禍搶救無效的傷者,生前曾自願登記成爲器官捐獻志願者,家屬尊重了他的意願,讓他的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

供體有了,但按小葉當時的生命體徵,手術風險極大,做還是不做?做心臟移植還是多器官聯合移植?爲此,浙大一院連夜再次召集多學科會診。

專家組一致認爲,移植手術必須做!儘管手術風險高,但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100%全力以赴。由心胸外科心臟病區主任馬量主刀爲小葉實施心臟移植手術,麻醉科、手術室、重症監護室、輸血科、體外循環組全力保障手術開展。

感謝大愛捐獻心臟

移植手術順利,康復之路很長

5月11日,週六,杭州晴空萬里。這天,是小葉第二次生命的開端。

移植手術緊張而有序。第34間手術室,主刀醫生爲小葉開胸,儘管術前已經知道情況很糟糕,但打開胸腔,醫護人員還是大喫一驚,一顆病變的心臟已經完全失去活力,幾乎不跳動了。病變的心臟被取出,健康的心臟“種入”她體內。體外循環阻斷35分鐘後,一顆蓬勃有力的心臟重新跳動。

但和術前預料的一樣,廣泛的大滲血出現。由於肝功能異常,小葉本身的凝血功能就已經很差了,再加上連續多天使用ECMO,使得術中止血難度異常大,手術團隊拿出了“釘釘子”的精神,就這麼一處一處耐心地止血。經過6個多小時,手術順利完成。

目前,小葉的心臟功能已經恢復,但由於術前全身多器官衰竭,康復的路還很長,還要經歷肺功能恢復、感染、排異等一道道關口。但不論後續遇到多少困難與問題,醫護人員一定會盡最大努力,搶救這位年輕的女孩

手記

2019年的5月,因爲工作關係,我接觸到了小葉,瞭解到她的故事,也一直在跟進她的病情進展。正因爲此,這個5月,於我而言,是感動的、感謝的、感恩的。

感動,我們的社會是如此溫暖。來自五湖四海的,和小葉素未謀面的愛心人士、團體和組織紛紛伸出援手。一筆筆善款、一句句加油、一聲聲堅持……我們的社會充滿着善意、愛意和正能量。

感謝,器官捐獻者的偉大。我雖不知道你的名字,不知道你的故事,但我知道你的心是熱忱的,你用自己不能繼續的生命,圓滿了另一個生命的延續。後來我們得知,因爲你的舉動,你的家人也自願登記成爲了器官捐獻志願者,你的影響讓人銘記。

感恩,浙大一院醫護人員的妙手仁心。如果不是當初的那句“留下來”,如果沒有每一次全力以赴的搶救,或許小葉的人生早已是另一個結局。迎難而上、不懼挑戰、做別人不能做的事……浙大一院的“移植精神”已深深融入每一個員工。醫學是未知的,但醫學的溫度可以消除這種未知帶來的恐懼,不拋棄、不放棄,我們正在書寫一個又一個醫學的奇蹟。

本文爲浙大一院原創

歡迎轉發、轉載請聯繫

圖/文:宣傳中心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拼盡全力挽救你

葉金藝加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