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生活目之所及,總能看到還算年輕的臉龐,本該烏黑濃密的頭髮,卻摻雜着絲絲白髮,人們普遍稱爲“少白頭”,其中有部分人,鬢角白髮尤其明顯,影響美觀的同時,你知道爲什麼這個部位的頭髮會“未老先衰”嗎?

兩鬢在頭部側面,也就是耳朵兩旁,這個位置恰恰是中醫裏膽經的循經路線走勢,所以這個部位有白髮,膽的問題首當其衝,因爲肝膽相表裏,肝臟也脫不了干係。

隋朝醫家巢元方曾在《諸病源候論》寫到:氣血虛則腎氣弱,腎氣弱則骨髓枯竭 , 故發變白。也就是說,頭髮變白不能只責問腎臟,氣血虧虛纔是真正的導火線。很多人一旦發現自己頭髮變白,脫髮,就開始一味補腎,雖說沒錯,但臨牀上很多未老先衰,頭髮枯萎,早脫早白者不僅僅是腎精不足,跟血的虧虛也關係密切,所以中醫常說:發爲血之餘。頭髮好比長在腦袋上的小樹葉,想要它長得又多又茂密,不僅要依賴樹根的營養(腎精),更要依賴樹枝源源不斷輸送水分(肝血)。

肝主風,主升發。正常情況下,肝血充盈時,肝風應該是微微和風,可以吹生萬物;但當肝血肝陰不足時,肝風就猶如颱風,像缺水多旱的沙漠裏愛刮沙塵暴一樣,開始肆虐作亂,這個時候它就成吹落你頭上樹葉的邪風了。所以對待血虛生風的脫髮、兩鬢斑白,應當一邊祛風,一邊養血。

說到祛風,不得不提清代張秉成先生寫的《本草便讀》裏寫到的桑葉:“得箕星之精氣,能搜肝絡風邪。稟青帝之權衡,善泄少陽氣火。”少陽就是膽經,意爲桑葉能祛肝風,能清膽火。古人觀察到,箕星特別明亮時,地上就會起風,所以古人說“箕星好風”,而桑葉呢?古人認爲它能吸取箕星之精氣,且肝主東方,肝氣通東方青龍七宿,故古人認爲桑葉能入肝治風。

血虛精虧,不得不提到黑芝麻。黑芝麻性味甘平,走肝,腎,大腸經,能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明代龔廷賢《壽世保元》中流傳至今的桑麻丸早已成方。治療陰虛兼風的脫髮效果卓著,而且它對於肝陰不足的目暗昏花也極其有效,甚至臨牀上專門有用此方來治療眼乾燥綜合徵。

所以簡簡單單兩味藥,只要辨證正確,再次擁有一頭黑髮不是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