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在去書店的路上,這些人的面孔又突然浮現在眼前,心裏面想着今天會不會遇見其中的某個或者某幾個,他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幾尺見方的木塊上鋪着紅彤彤的朝陽,手機悠閒自在的坐在三腳架上面玉樹臨風,幾排椅子上四處蔓延着春天,仔細一看,還有三兩片綠葉盪漾其間,應該是護花使着,但是他們此刻的作用必須使用“襯托”兩個字才更爲貼切,溝溝壑壑的山丘爬滿臉頰,身上穿着一件昨日在雨中淋過的夢,兩隻眼睛直視舞臺,臉上找不到關於心理變化的任何表情,沉重而深刻。

看,那羣女人

天氣不錯,腦袋裏面一直翻滾着答應給別人寫的東西,好長時間了,根本無從下手。詞窮、思想空、各種可調動資源完全的枯竭,最終把我逼到了家鄉的新華書店。

記得剛剛畢業那會兒,我性情偏靜,工作又正好在縣城,這裏順理成章的就成了我靈魂棲息的一方寶地。閒暇之餘,我把幾乎全部的時間都心甘情願的交付於此。說實話,那時候來這裏看書的人並不多,每次去了稀稀疏疏地散落於書架之間的也總是那幾副面孔。雖然互不相識,見的多了便也會相互點頭致意,也算是書友一場,儘管默默無言。那時候,人們好像還是很靦腆,也沒有現在通訊技術這樣發達,手機的作用規規矩矩,沒有眼花繚亂的的各種社交APP,有個QQ大多時候也是要去網吧才能盡情享用。費用昂貴的無線網絡絕大多數人還是敬而遠之的。

走在去書店的路上,這些人的面孔又突然浮現在眼前,心裏面想着今天會不會遇見其中的某個或者某幾個,他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如果遇見會不會還像以前那樣悶不作聲,還是簡單的以點頭代替一切?就像舒婷詩裏面寫的“每一陣風過,我們都相互致意,但沒有人能聽懂我們的語言。”還想着,倘若見到了,我要說點什麼呢,他們還記得我嗎?我一定要主動出擊,加他們微信,把他們請入我的生命中變成一束永不褪色的書花。想着這些零零碎碎,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小七年了吧,書店經常去但是這裏,真的再也沒有來過。心情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異樣,腦海裏閃現着各種各樣的畫面。書店的書客多了嗎?書店的裝扮變成什麼樣子了?會不會還是像以前那樣,在四壁包圍着的土地上生長着幾排木頭架子,架子上面爭相輝映着各種文思,純粹的就像鄉村傍晚掛在天邊的那片孤獨而聖潔的雲朵。想着想着,一抬頭,已經來到了書店的門口。心情突然緊張了一下,停了幾秒,在心裏默唸了一句:希望今天能夠遇見那些曾經熟悉的老面孔,算是祈禱!

一進書店,好洋氣!變化太大了,我顧不上看書,就想繞着書店轉一圈,算是和它進行了一場親密的擁抱。踏着書店上空素雅的曲子,我從東走到西,每一個角落都不捨得放過,留下的每一個腳印都是一個深情的吻。

人好多,看書的人好多!之前的木頭架子換上了銀裝,撒落在它們中間的除了人來人往還有充滿着文化氣息的文人墨寶,三五步幾幅字畫,兩三米一個古玩,不是賣的就是擺設,錯落有致又典雅大方,這裏已經不單單是書籍的海洋已然變成了文化的天堂。再往前看,桌子圍成大大小小的蘑菇,一不小心就鑽入了你的眼簾,三五成羣的孩子像小鳥、小蝴蝶一樣安靜的在裏面自由飛翔,一會兒落在這個上面一會兒又飛到那個上面,望着這一切,我竟然恍惚回到了鄉間的田野,空曠而美好、自由而安寧,對,就是這個味兒!這就是我夢裏面書店的模樣。我越來越興奮,眼前的這一幕幕幾乎讓我忘記了到這裏來的初衷。

我走走看看、看看停停,傾心於它的質樸獨特、癡迷於它的豐碩博大。忽然書架前面的傳來了一陣朗誦的聲音。我不由的加緊了步伐。

首先闖入我眼中的是一羣打扮入時的中年婦女!有的妝容精緻,有的蓄意雕刻,穿着花枝招展的四月天,大紅大綠、大藍大白靚麗而顯眼。幾尺見方的木塊上鋪着紅彤彤的朝陽,手機悠閒自在的坐在三腳架上面玉樹臨風,幾排椅子上四處蔓延着春天,仔細一看,還有三兩片綠葉盪漾其間,應該是護花使着,但是他們此刻的作用必須使用“襯托”兩個字才更爲貼切,溝溝壑壑的山丘爬滿臉頰,身上穿着一件昨日在雨中淋過的夢,兩隻眼睛直視舞臺,臉上找不到關於心理變化的任何表情,沉重而深刻。在他們的映襯下,這羣女人更加的鮮活、生動、多情而美麗。

我情不自禁的停了下來仔細端詳,簡單的舞臺上方紅布拉着一排顯眼的大字“傳承地域文化弘揚太行精神,悠悠朗讀第十七期——傳承地域文化,民間故事之墨鐙、洪水篇”。我是洪水人,關於自己的家鄉,說實話瞭解的少之又少,除了這羣人,這個標題更是黏住了我的腳,讓我寸步難行。便索性站在一旁津津有味地聽了起來,站累了就蹲下,蹲困了便任性地席地而坐,就像穿越到兒時纏着爸爸講故事的時光裏,美好而愜意。

一個接着一個的故事,從劉東萍老師的《殺虎道場的傳說》到李麗萍女士《攔攔子的由來》,從段菊英女士《段疙道的傳說》到魏朝霞女士《蘇峪村的由來》。幾乎把墨鐙、洪水典型的故事都講了一遍。她們的語言質樸通俗、淺顯易懂,故事妙趣橫生、引人注目,情節跌宕起伏、攝人魂魄。有的操着一口及其標準的普通話落落大方的站在臺上;有的則用着蹩腳的普通話梨花帶雨面含羞的半推半攘;有的不拿腳本,神情自然;有的中途忘了莞爾一笑;有的拿着腳本卻總在儘量脫離。每一個人都那麼努力,每一個人都飽含深情地在敘述着這片熱土上流傳着的美麗傳說。除了我和爲數極少的幾位可以稱得上資深觀衆外,其餘的都是流動的看客。但這些絲毫不影響她們的情緒,每一次上臺,每一次下臺他們的臉上都盪漾着滿滿的自豪和勇氣,那一臉的燦爛早已點亮了現場,什麼燈光呀、鮮花呀、掌聲呀這些虛無的東西早就被晃得蒼白而乏力。在一旁席地而坐的我竟然感動的熱淚盈眶,被眼前她們和她們渾身上下散發出的熱情。趕緊轉頭,躲到了她們的後面,繼續傾聽。故事一樣精彩,氣氛更加熱烈,活動最終被韓翠英女士的《板山賦》推上了高潮並圓滿的畫上了句號。

沒,沒有觀衆,那我就自己鼓掌;人仰慕那我就繼續忙碌;沒,沒有蠟燭那我就不去慶祝。而如果沒,沒有你們,哪來的這麼多感動!一旁意猶未盡的我依依不捨的地站了起來。淚水收起來,情緒拽回來,一看錶,慌了!五點半的客車現在已經四點半多,而想要的書還一本沒有找到。趕緊跑到書架前。而她們,這羣可愛的女人又給了我始料未及的眼洞大開。

愛臭美,她們真的好愛臭美!三個一起要拍,五個成羣要拍,全體成員要拍,挾持“綠葉”還要拍。抱着小孩要拍,換個姿勢再拍,姿態變化萬千,笑容燦爛依然。就這樣雀躍着應該有將近四十分鐘吧,時間就愉快而華麗的跟着她們跳動。在一旁找書的我也跟着他們的節拍快樂的忙碌着,心情就像剛下過雨的天空,純淨而明朗。

書找好了,故人一個也沒有遇見,也許是沒有顧上相遇,不過意外地收穫了一本幾乎絕版的詩集。匆匆來到車站,坐在客車上,腦子裏揮之不去的居然還是她們。我和她們素不相識,除了和劉東萍老師在年後頒獎典禮上有過一面之緣外,其餘的完全不認識。回味着她們精彩的講述,我想她們大多應該是來自最基層的崗位或者是田間地頭最樸素的人。然而,她們眼裏滌盪着的自信和對鄉土文化熱愛的情懷以及勇於擔當傳承文化的精神,還有對待生活的那種積極向上樂觀的生活態度都將刻入我的生命中讓我永生難忘。

看,那羣女人,此刻她們又在我的心頭跳躍,我想,在未來的道路上這羣可愛的女人將給予我無限的力量。女人,加油!願你們餘生更加燦爛!如果我們有緣再見,一定要和你們一起留下最美的照片,然後,我也在朋友圈臭美半天。

加油,女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