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在去书店的路上,这些人的面孔又突然浮现在眼前,心里面想着今天会不会遇见其中的某个或者某几个,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几尺见方的木块上铺着红彤彤的朝阳,手机悠闲自在的坐在三脚架上面玉树临风,几排椅子上四处蔓延着春天,仔细一看,还有三两片绿叶荡漾其间,应该是护花使着,但是他们此刻的作用必须使用“衬托”两个字才更为贴切,沟沟壑壑的山丘爬满脸颊,身上穿着一件昨日在雨中淋过的梦,两只眼睛直视舞台,脸上找不到关于心理变化的任何表情,沉重而深刻。

看,那群女人

天气不错,脑袋里面一直翻滚着答应给别人写的东西,好长时间了,根本无从下手。词穷、思想空、各种可调动资源完全的枯竭,最终把我逼到了家乡的新华书店。

记得刚刚毕业那会儿,我性情偏静,工作又正好在县城,这里顺理成章的就成了我灵魂栖息的一方宝地。闲暇之余,我把几乎全部的时间都心甘情愿的交付于此。说实话,那时候来这里看书的人并不多,每次去了稀稀疏疏地散落于书架之间的也总是那几副面孔。虽然互不相识,见的多了便也会相互点头致意,也算是书友一场,尽管默默无言。那时候,人们好像还是很腼腆,也没有现在通讯技术这样发达,手机的作用规规矩矩,没有眼花缭乱的的各种社交APP,有个QQ大多时候也是要去网吧才能尽情享用。费用昂贵的无线网络绝大多数人还是敬而远之的。

走在去书店的路上,这些人的面孔又突然浮现在眼前,心里面想着今天会不会遇见其中的某个或者某几个,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如果遇见会不会还像以前那样闷不作声,还是简单的以点头代替一切?就像舒婷诗里面写的“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但没有人能听懂我们的语言。”还想着,倘若见到了,我要说点什么呢,他们还记得我吗?我一定要主动出击,加他们微信,把他们请入我的生命中变成一束永不褪色的书花。想着这些零零碎碎,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小七年了吧,书店经常去但是这里,真的再也没有来过。心情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异样,脑海里闪现着各种各样的画面。书店的书客多了吗?书店的装扮变成什么样子了?会不会还是像以前那样,在四壁包围着的土地上生长着几排木头架子,架子上面争相辉映着各种文思,纯粹的就像乡村傍晚挂在天边的那片孤独而圣洁的云朵。想着想着,一抬头,已经来到了书店的门口。心情突然紧张了一下,停了几秒,在心里默念了一句:希望今天能够遇见那些曾经熟悉的老面孔,算是祈祷!

一进书店,好洋气!变化太大了,我顾不上看书,就想绕着书店转一圈,算是和它进行了一场亲密的拥抱。踏着书店上空素雅的曲子,我从东走到西,每一个角落都不舍得放过,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是一个深情的吻。

人好多,看书的人好多!之前的木头架子换上了银装,撒落在它们中间的除了人来人往还有充满着文化气息的文人墨宝,三五步几幅字画,两三米一个古玩,不是卖的就是摆设,错落有致又典雅大方,这里已经不单单是书籍的海洋已然变成了文化的天堂。再往前看,桌子围成大大小小的蘑菇,一不小心就钻入了你的眼帘,三五成群的孩子像小鸟、小蝴蝶一样安静的在里面自由飞翔,一会儿落在这个上面一会儿又飞到那个上面,望着这一切,我竟然恍惚回到了乡间的田野,空旷而美好、自由而安宁,对,就是这个味儿!这就是我梦里面书店的模样。我越来越兴奋,眼前的这一幕幕几乎让我忘记了到这里来的初衷。

我走走看看、看看停停,倾心于它的质朴独特、痴迷于它的丰硕博大。忽然书架前面的传来了一阵朗诵的声音。我不由的加紧了步伐。

首先闯入我眼中的是一群打扮入时的中年妇女!有的妆容精致,有的蓄意雕刻,穿着花枝招展的四月天,大红大绿、大蓝大白靓丽而显眼。几尺见方的木块上铺着红彤彤的朝阳,手机悠闲自在的坐在三脚架上面玉树临风,几排椅子上四处蔓延着春天,仔细一看,还有三两片绿叶荡漾其间,应该是护花使着,但是他们此刻的作用必须使用“衬托”两个字才更为贴切,沟沟壑壑的山丘爬满脸颊,身上穿着一件昨日在雨中淋过的梦,两只眼睛直视舞台,脸上找不到关于心理变化的任何表情,沉重而深刻。在他们的映衬下,这群女人更加的鲜活、生动、多情而美丽。

我情不自禁的停了下来仔细端详,简单的舞台上方红布拉着一排显眼的大字“传承地域文化弘扬太行精神,悠悠朗读第十七期——传承地域文化,民间故事之墨镫、洪水篇”。我是洪水人,关于自己的家乡,说实话了解的少之又少,除了这群人,这个标题更是黏住了我的脚,让我寸步难行。便索性站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听了起来,站累了就蹲下,蹲困了便任性地席地而坐,就像穿越到儿时缠着爸爸讲故事的时光里,美好而惬意。

一个接着一个的故事,从刘东萍老师的《杀虎道场的传说》到李丽萍女士《拦拦子的由来》,从段菊英女士《段疙道的传说》到魏朝霞女士《苏峪村的由来》。几乎把墨镫、洪水典型的故事都讲了一遍。她们的语言质朴通俗、浅显易懂,故事妙趣横生、引人注目,情节跌宕起伏、摄人魂魄。有的操着一口及其标准的普通话落落大方的站在台上;有的则用着蹩脚的普通话梨花带雨面含羞的半推半攘;有的不拿脚本,神情自然;有的中途忘了莞尔一笑;有的拿着脚本却总在尽量脱离。每一个人都那么努力,每一个人都饱含深情地在叙述着这片热土上流传着的美丽传说。除了我和为数极少的几位可以称得上资深观众外,其余的都是流动的看客。但这些丝毫不影响她们的情绪,每一次上台,每一次下台他们的脸上都荡漾着满满的自豪和勇气,那一脸的灿烂早已点亮了现场,什么灯光呀、鲜花呀、掌声呀这些虚无的东西早就被晃得苍白而乏力。在一旁席地而坐的我竟然感动的热泪盈眶,被眼前她们和她们浑身上下散发出的热情。赶紧转头,躲到了她们的后面,继续倾听。故事一样精彩,气氛更加热烈,活动最终被韩翠英女士的《板山赋》推上了高潮并圆满的画上了句号。

没,没有观众,那我就自己鼓掌;人仰慕那我就继续忙碌;没,没有蜡烛那我就不去庆祝。而如果没,没有你们,哪来的这么多感动!一旁意犹未尽的我依依不舍的地站了起来。泪水收起来,情绪拽回来,一看表,慌了!五点半的客车现在已经四点半多,而想要的书还一本没有找到。赶紧跑到书架前。而她们,这群可爱的女人又给了我始料未及的眼洞大开。

爱臭美,她们真的好爱臭美!三个一起要拍,五个成群要拍,全体成员要拍,挟持“绿叶”还要拍。抱着小孩要拍,换个姿势再拍,姿态变化万千,笑容灿烂依然。就这样雀跃着应该有将近四十分钟吧,时间就愉快而华丽的跟着她们跳动。在一旁找书的我也跟着他们的节拍快乐的忙碌着,心情就像刚下过雨的天空,纯净而明朗。

书找好了,故人一个也没有遇见,也许是没有顾上相遇,不过意外地收获了一本几乎绝版的诗集。匆匆来到车站,坐在客车上,脑子里挥之不去的居然还是她们。我和她们素不相识,除了和刘东萍老师在年后颁奖典礼上有过一面之缘外,其余的完全不认识。回味着她们精彩的讲述,我想她们大多应该是来自最基层的岗位或者是田间地头最朴素的人。然而,她们眼里涤荡着的自信和对乡土文化热爱的情怀以及勇于担当传承文化的精神,还有对待生活的那种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都将刻入我的生命中让我永生难忘。

看,那群女人,此刻她们又在我的心头跳跃,我想,在未来的道路上这群可爱的女人将给予我无限的力量。女人,加油!愿你们余生更加灿烂!如果我们有缘再见,一定要和你们一起留下最美的照片,然后,我也在朋友圈臭美半天。

加油,女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