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这一学期又快结束了,

大家是不是欢腾地期待着暑假的到来呢?

对于这接下来的一个半月里,

该找个什么方式让暑假有意义地度过呢?

且听缓缓道来~

悠游徐家汇,感受历史人文的东西交融

从徐家汇一带开始,向东延伸出一条淮海路,笔直地划过上海滩,它曾经是充分呈现西方文明的一道动脉,老上海高层社会的风度,长久地由此散发。因此有人认为,如果要把上海文明分个等级,最高一个等级也可名之为徐家汇文明。

——余秋雨《文化苦旅》

说起徐家汇,人们可能会想到四百多年前大明朝首倡西学的科学家徐光启;可能会想到民国时期影响中国历史的宋氏三姐妹;也可能会想到号称宇宙中心的繁华的徐家汇商业圈。

这正是徐家汇文明的魅力所在,历史的绵长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孕育出了别有韵味的老上海,而在上个世纪中西文明激荡之时应运而生的交通大学,正是这个最高等级文明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大徐汇校区是跨越三个世纪的大学校园。历经百余年的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2010年被列入“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南洋公学旧址建筑群”,校区修建于1896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古老的大学校园之一。

交大徐汇校区一号门在华山路上,门牌号为华山路1954号,即上海交通大学的正门(俗称“庙门”)。1935年建成沿用至今的仿古京城宫门式建筑,金水桥畔,绿瓦红墙,“庙”不可言。

进入正门后向右转,便会看到交通大学的老图书馆,其由1916年毕业生发起,师生及社会各界募资兴建,建成于1919年,为一栋具有传统欧式风格的建筑。

从图书馆出来,沿着大草坪一直向北走会看到许多漂亮的小楼。包括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新中院)、新上院,董浩云楼(南洋公学中院)等,这里可以说是交大历史建筑的聚集地。

位于绿地西北角的新上院,这座建于解放初年的教学楼,明显受到当时“社会主义建筑风格”的影响,体现出清晰的时代特征。

体育馆建于1925年,简朴而端庄美丽,与古老宁静的老图书馆、中院、上院遥相呼应,出自我国最早的留美建筑师庄俊之手,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历史写照,更是交大爱国、荣校的见证。

和体育馆并排坐落的是总办公厅原名“容闳堂”,是为了纪念我国最早留美的爱国学者容闳先生而命名的。建成于1933年,是由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庄俊先生设计的。

交通大学日晷始建于1925年,后于1988年重建。

现位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大草坪南侧,正面刻有“与日俱进”四字。

包兆龙图书馆由原香港环球航运集团主席包玉刚先生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1000万美元用于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1985年10月包兆龙图书馆落成使用。现为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办公大楼。

大礼堂因纪念前校长唐文治之功绩而命名文治堂。文治堂默默见证交大历史,风雨沧桑。她曾经是校园焦点,浓缩了交通大学的发展,她深藏于每一位交大人心底,是母校与大学生涯回忆的象征。

执信西斋位于校园西侧,又为纪念1920年在反对桂系军阀战争中英勇就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朱执信先生,故定名为"执信西斋"。

饮水思源碑位于执信西斋前,始建于1933年,“饮水思源”取自交大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充分表达了交大人报效母校载培之恩的深情厚意。

以美丽的交大徐汇校园为中心,周边的新华路,番禺路也是沪西知名的时尚部落。

上生·新所

上生·新所 海军俱乐部“英制”露天泳池今昔

如今,百年前可望而不可及的号称欧美侨民的“休闲娱乐天堂”的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市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位于番禺路历史风貌道路的“上生·新所”正式对外开放。

上生·新所的新老建筑在拂去时空之尘后,将容纳多样的生活方式共享共生,创造出美好生活场景。引领公众深入到每个细节,体验城市更新带来的改变与惊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