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日/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征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B.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日/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征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

新题速递

送福利啦!

高分备考资料来了!

临近高考,很多同学想要高质量模拟题和学习资料。考虑到大家的需求,高考语文开设了一个新栏目,每日上传一套最新模拟题(无水印),供需要的同学下载。

为方便同学们下载试卷,现将每日套卷word版本汇总整理于“谢明波语文网校”,网址是www.xiemingbo.com,需要下载word版的同学可以电脑浏览器打开网址www.xiemingbo.com,点击“发现课程”,加入「新题速递课」,自行下载即可。

陕西省201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联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部中国古代神话史就是一部华夏民族早期形成史。在华夏民族的凝聚过程中,神话起到了精神滋养作用,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图腾的统一、祖宗的认同、神话精神的滋养。

图腾是先民们的祖先认同与部族灵魂的标识。上古时代,部族林立,图腾各异。由于超自然力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涵,龙成为太昊伏羲部族的图腾,并得到中原各部族的公认。炎帝部族入主中原后放弃了自己的羊图腾与牛图腾,改为.龙图腾。黄帝入主中原后,也用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炎黄后裔在龙图腾引导下,经过不懈努力融并接纳了东南西北中的不同部族,龙部族联盟进一步扩大。至汉时,刘邦以龙子的身份降生。并斩白蛇起义建立汉朝,龙成为汉兴的重要力量与灵魂旗帜,也成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华夏民族的图腾,直到现在中华民族还被称为龙的传人。’

在龙图腾旗帜的引领下,作为龙子的炎帝与黄帝特别是黄帝成了华夏民族融合发展的文化核心与血缘纽带。华夏民族的融合过程就是和合向心、归宗炎黄的过程:一是华夏民族向外兼并扩张的外向认同,变夷为夏;一是外围民族认炎黄为租宗归依华夏的内向认同,夷变为夏,于是匈奴、鲜卑、苗族、瑶族等都成了黄帝炎帝的后裔,成了华夏民族的一分子,炎黄子孙遍布大江南北,华夏民族不断壮大。华夏民族的外并内聚是从“血缘”到“文化”的融合,是龙图腾的统一,是炎黄始祖地位的认同,是中国神话的胜利。正如德国思想家谢林所说:“一个民族,只有当他们认同了共同的神话时,它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核心神话只有两个——龙和黄帝。”

中国古代神话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它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置媒、燧人取火、有巢造屋、伏羲画卦结网、仓颉造字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创造精神;女娲补天治洪、舜耕历山、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奋斗精神;盘古化物、神农尝草、鲧死化禹、夸父手杖化邓林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奉献精神;龙图腾的形成与统一、大神们的复合形象、华夏民族的融合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团结精神。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引领着华夏民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战天斗地的奋斗篇章,引吭出可歌可泣的奉献之歌,弹奏出团结向心的动听旋律。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铸造了华夏民族团结奋斗、牺牲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成就了华夏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使华夏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摘编自闰德亮《古代神话定型与华夏民族形成》)

l.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古代神话对于华夏民族的强大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滋养了华夏民族的精神。

B.上古时代,每个部族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图腾,例如龙是太昊伏羲部族的图腾。

C.华夏民族的融合过程有两条途径:外向认同,夷变为夏;内向认同,变夷为夏。

D.古代神话中蕴含的创造、奋斗、奉献、团结等精神,促进了华夏民族发展壮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德国思想家谢林的言论,有力证明了龙图腾旗帜对于中华民族的引领作用。

B.文章按照历史时代顺序,清晰地揭示了龙如何一步步成为华夏民族统一图腾的过程。

C.文章较为具体地阐释了中国古代神话中蕴含的丰富的民族精神,并指出其重要意义。

D.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神话在华夏民族凝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采用了总分式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图腾是先民们的祖先认同与部族灵魂的标识,而龙图腾就包含着超自然力的精神内涵。

B.在龙图腾旗帜引领下,匈奴、鲜卑、苗族、瑶族等主动归依,成了华夏民族的一分子。

C.刘邦以龙子的身份降生尽管荒诞,却使龙成了华夏民族图腾,中华民族成了龙的传人。

D.神话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对华夏民族品格的铸造、社会责任的形成,都有很大促进作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正逐渐发生转变,对于商品品质的需求不断增强。消费者在追求国外更加丰富的商品品类的同时,国内频繁爆发的奶粉、化妆品等商品质量问题以及食品安全问题,使得消费者对国外商品品质更为信任,由此兴起了出境消费、海外代购和海淘热潮。但由于海淘、个人代购在货源、价格、物流、服务诸多方面存在痛点,从而为跨境进口零售电商行业发展留出机会。同时,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渐清晰与大力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越发规范与迅速。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从政策层面上承认了跨境电子商务,也同时认可了业内通行的保税模式。这一系列政策红利直接刺激国内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行业在2015年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

跨境电商是在电商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用户消费需求升级而出现的新型电商,它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整个电商行业的发展。随着网络购物发展日益成熟,各家电商企业除了继续不断扩充品类、优化物流及售后服务外,也在积极下沉渠道发展农村电商,发展跨境网购,打造新增长点。阿里研究院认为,到2020年,中国网络零售总额将超过IO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 7%,届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交易额将达到1.5万亿元,相当于中国网络零售总额的15%。随着整个电商行业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完善,跨境电商的发展将更加顺利。(摘编自搜狐财经2018年4月17日)

材料二

材料三:

随着消费升级趋势日渐壮大,消费者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注重品牌成为大趋势,正品保障逐渐成为海淘用户考虑的重要因素,从网易考拉海购主打“自营、正品”的概念,进而使其在上线初期取得了快速发展的例子可以看出商品品质对跨境电商平台的重要性。在未来,如何更好地建立选品及质检机制以保障商品品质,鉴别摒除假冒伪劣货物,成了跨境电商制胜的关键。

跨境电商发展初期,商品品类主要集中在母婴、美妆领域,随着进一步的发展,消费者对其他品类商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多,营养保健、家居个护、电子产品等品类的需求逐渐增大,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品牌的集中度被打散,非标品化的趋势越发明显,跨境商品的供应链逐渐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状态,流转周期长,难以及时响应国内需求。如何迅速响应消费者需求,把相应品类的商品从国外运送到客户手中,成了跨境电商最大的问题,也是很多中小平台的发展瓶颈所在。要解决此问题,对于跨境电商平台的供应链和物流整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同于国内电商,跨境电商的供应链条较长,物流、售后、支付以及通关等都需要跨地域信息统一,整合难度很大。(摘编自《北京日报》)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013年到2017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呈持续增长状态,同时期跨境进口零售电商交易额也呈增长趋势。

B.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在整个市场商品交易中的占比2014年达到顶峰后,整体呈下降趋势,2018上半年降到谷底。

C.近年来,虽然跨境进口零售电商交易规模不断增加,但增长率迅速降低,说明这一行业已经进入了发展困难期。

D.预计2019年,我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交易规模将稳步上升,交易额将达到6202.6亿元,交易增长率将继续下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内频繁爆发的奶粉、化妆品等商品质量问题以及食品安全问题,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出境消 费、海外代购和海淘热潮。

B.2013年国务院发布文件,从政策层面上承认了跨境电子商务,使得跨境电商得到了迅速发展,发展态势规范且完善。

C.农村电商与跨境网购是电商企业的新增长点,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完善,网络零售总额已超过10万亿。

D.跨境电商如果能够完善供应链和物流整合能力,做到迅速响应消费者需求,就能突破发展瓶颈,成为行业内的翘楚。

6.影响跨境进口零售电商交易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再到凤凰山

陈忠实

小小的凤凰城远近闻名,着意在山水韵味。凤凰城山水名扬天下,得益于作家沈从文。凡读过沈从文作品的人,不仅难以忘记湘西的山水韵味和民俗风情,而且种下有朝一日走一回湘西的欲念。凤凰城是湘西风景风情的代表性杰作,自然为首选之地。

十年前到凤凰城,看了山,看了水,看了沈从文先生的书屋和基地,感触颇多,却不著一字。说采很简单,沈先生早在几十年前把湘西的山光水色和民生的风情灵气展示得淋漓尽致,至今都很难再读到那样耐得咀嚼的文字,我便不敢贸然动笔了。这回又去湘西,再上凤凰山,不仅有沈先生文章里的景致为参照,而且还有第一次来凤凰城的印象作对比,我发觉变化真是太快了,也太大了。

我记得十年前进凤凰城时,要过一座桥,从桥上看下去,河水里浮游着几头水牛。水牛在河里懒洋洋地游着,露出硕大的头和头上的弯角,还有浅灰色的脊背。水色不清,浑而近浊,漂浮着有藤蔓的野草,据说是刚刚下过雨涨了水的缘故。这幕水牛戏水的景象就留在我这个北方人的记忆里。

这回一看见凤凰城,一看见那条河,自然不再陌生,却看不见水牛的姿容了。水变清了,大约没有落雨也就没有涨水,更看不见浮草;原先沙子泥土铺就的河岸,用水泥砌得整整齐齐,类似城市公园人工湖的堤岸了。我似乎隐隐生出某种缺失的惆怅。我又不敢说这种整修有什么不合适,却想着那泛着青草的泥岸伸展着的自然状态的曲线,再也不复存在了。

沈从文先生的旧居,我十年前看了一回,这次来仍然想再看一回。我从东正街拐进中营巷,就感到拥挤和熙攘,拥挤着的男男女女,都是因观瞻一位作家宅第的好奇心驱使。而这位作家生前却是落寞的,尽管住在繁华的北京,活着时几乎是蛰伏隐居,即使在胡同里迎面撞怀,乃至不经意间头与头碰撞得起了疙瘩,却谁也认不出个沈从文采。现在,先生早已弃居的老宅旧屋,却“下自成蹊”。据说一年四季都是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旅游旺季就这么拥挤着。

旧居左卧室背后,有一方小小的火塘,上边吊着一只水壶,四周摆着几只小板凳。使我自然地发生最生动的联想,家人或朋友,围坐在火塘边,听燃烧的劈柴噼啪响着,水壶里的水咝咝咝响着,沏一碗热茶,或叙友情,或议家事,该是怎样一番惬意和快活。

沈先生的基地在半山上,山不高,却很幽静,曲径盘绕,杂树蔽荫。突兀看到一块碑石,刻着龙飞风舞的手书字体:“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初看吓了一跳,碑题内容似乎太硬,一下子竞反应不及。细看副题为“悼念从文表叔”。立碑题字者为大名鼎鼎的黄永玉。便把太硬和突兀的感觉隐压下来,慢慢嚼磨,反复体味个中内涵。

沈先生的墓,是以一块巨大的石头为标志,据说重达五吨。上边刻着沈先生自己的话:“照我思索,能理解人;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应该是先生一生的哲思概括,也是一种复杂曲折的人生历程之后的生命体验,只可领悟,不敢评说。

据说这石头是黄永玉先生亲自为其表叔选择采掘来的,我便钦佩这位画坛大师超凡脱俗的审美取向,真是一块再恰切不过的石头。想先生平生不声不响,似乎也不爱热闹,悄悄走出凤凰,死后又悄然归于凤凰,不料热闹发生在死后,拥挤了旧宅老屋,又川流不息吵吵嚷嚷在坟头墓前。如果真有先生不死的幽灵,怎么承受得住……

我依着同行的朋友去河上乘一种专供游乐的小艇,河水清冽,暑气闷热暂得缓解。河边有人在洗衣淘米。女人洗着淘着,淘着洗着的还有男人。洗菜的男女似乎平平常常,洗衣的男女居然还用着棒槌。棒槌在石头上捶击衣服的响声听来悦耳,那是我自小在家门口的涝池边和灞河里听惯了的脆响乐声。

上岸后沿河边的小路走,不时有人拉着小车擦身而过,车上绷一顶遮阳的花布,车内置一张躺椅。花了几块钱的人坐在躺椅上。挣了几块钱的人拉着车子在小巷和河边跑着,供花了几块钱的人观光赏景。这是最简单最直白的一种关系,容不得多愁善感者说三道四。我看着觉得有点扎眼的,是一位坐在躺椅上的人的姿势,手里夹一支正燃着的纸烟,两条腿以八字撇开,搭在车子的两边,旁观者入目颇觉不雅。

沈先生如果活着,今日的凤凰在他的笔下会是怎样一番景致?(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十年前来凤凰城“不著一字”,再次来时却写了这篇文章,这是因为作者认为自己要像沈从文那样,写出耐得咀嚼的文字。

B.文中的描写灵动而细致,有形有声,在石头上捶击衣服的棒槌声是“悦耳的”,就连作者想象壶里 的水也是“咝咝咝”作响的。

C.文中说“先生早已弃居的老宅旧屋,却‘下自成蹊”’一句中,“下自成蹊”既是实指,也包含了作者对沈从文先生人品的态度。

D.作者再次到凤凰时,笔下的凤凰少了初识时的惊喜,代之而来的是由表及里的沉思与回味,这些沉思与回味给读者以深沉的启示。

8.作者说,“这回又去湘西……我发觉变化真是太快了,也太大了”,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9.文章结尾说:“沈先生如果活着,今日的凤凰在他的笔下会是怎样一番景致?”作者这样写在结构上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字希祥,侍中、中抚军将军景历子也。幼聪敏,精识强记。七岁,丁母忧,居丧如成人礼。 继母刘氏性悍忌,视之不以道,征供侍益谨,初无怨色。征本名览,景历以为有王祥之性,更名征,字希祥。梁承圣初,高祖为南徐州刺史,召补迎主簿。寻授太学博士。天嘉初,迁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历外兵参军事、尚书主客郎,所居以干理称。至德二年,迁廷尉卿,寻为吏部郎。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掌诏诰。寻授左民尚书,与仆射江总知撰五礼事。后主器其材干,任寄日重,迁吏部尚书、安右将军,每十日一往东宫,于太子前论述古今得丧及当时政务。又敕以廷尉寺狱,事无大小,取征议决。俄有敕遣征收募兵士,自为部曲,征善抚恤,得物情,旬月之间,众近一万。微住望既重,兼声势熏灼,物议成忌惮之。寻徙为中书令,将军如故。中令清简无事,或云征有怨言,事闻后主,后主大怒,收夺人马,将诛之,有固谏者获免。祯明三年,隋军济江,后主以微有干用,权知中领军。征日夜勤苦,备尽心力,后主嘉焉,谓日“事宁有以相报”。及决战于钟山南岗,敕微守宫城西北大营,寻令督众军战事。城陷,随例入关。微美容仪,有口辩,多所详究。至于士流官宦,皇家戚属,及当朝制度,宪章仪轨,户口风俗,山川土地,问无不对。然性颇便佞进取,不能以退素自业。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日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微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微不修廉隅,皆此类也。隋文帝闻其敏赡,召见顾问,言辄会旨,然累年不调,久之,除太常丞。历尚书民部仪曹郎,转给事郎,卒,时年六十七。(节选自《陈书·蔡征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日/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征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

B.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日/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征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

C.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日/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征/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

D.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日/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征/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右迁”“陟”表示晋升;“左迁”“迁谪”表示降职。

B.后主,在本文指陈朝的末代君王。我们熟知的“后主”还有蜀汉的刘禅、南唐的李煜等。

C.吏部,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武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

D.隋文帝,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谥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蔡征孝顺父母,笃守孝悌之道。七岁时,母亲去世,他就按成人礼节为母亲服丧;他的父亲认为蔡征有孝子王祥的品行,替蔡微改名。

B.蔡微政务娴熟,办事能干老练。陈后主诏令蔡征决断廷尉寺狱大小事情,蔡征受命招募兵士,十天到一个月之间,招募兵士将近一万人。

C.蔡征位高权重,险些遭遇不测。蔡征担任中书令时,有人说他有怨言,陈后主听闻后大怒,想杀蔡征,幸亏有人极力谏诤,才免于一死。

D.蔡征历官三朝,颇受皇帝器重。梁高祖征召他为主簿;陈后主让他给太子讲述古今得失和当时政务;隋文帝召他咨询,授予太常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继母刘氏性悍忌,视之不以道,征供侍益谨,初无怨色。(5分)

(2)隋军济江,后主以微有干用,权知中领军。(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杜苟鹤:晚唐诗人,曾经历过黄巢之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两个“穷”字含义不同。前者指境遇困窘,后者则是“穷尽”的意思。

B.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反衬,以战乱年代社会的纷扰反衬弟侄静心尚礼的风范。

C.尾联是对弟侄的告诫,诗人以长辈身份直抒胸臆,告诫弟侄不要骄傲自满。

D.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琢的痕迹。

15.这首诗的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l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勾勒了一幅“渔樵泛舟举酒图”:我们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驾着这一叶小舟,“”。

(2)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现在人们也用这两句表现无私的奉献精神。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慨叹昔日的显赫人物都在历史风尘中化为乌有的名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与欧洲、日本同行相比,不仅仅中国高铁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的优势体现在低成本和建设高效率,而且体现在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行速度最高。中国高铁建设造价只有海外同行的1/3到1/2,越南国会于2010年6月否决了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修建河内一胡志明市高铁线路的方案,理由是造价高达560亿美元,超过越南国力承受限度。如果采用中国技术,( )。

凭借这些优势,中国高铁不仅赢得了国内亿万旅客的心,而且令的亲眼目睹、亲身体验的海外人士 、“像是从未来开来的”之类赞誉。仅近两年就有100多个国家元首、政要和代表团考察中国高铁,无不高度评价中国高铁的成就,更在全世界激起了高铁建设的热潮。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时曾被安排亲身体验京津城际高铁,痛感美国铁路技术与中国已经完全不在一个时代,回国后在国情咨文中专门呼吁美国人民奋起赶超,不能,随后,奥巴马政府宣布了建设13务线路的高速铁路网发展计划。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计其数 望洋兴叹 不绝如缕 抱残守缺

B.不胜枚举 惊叹不已 不绝如缕 墨守成规

C.不计其数 惊叹不已 不绝于耳 抱残守缺

D.不胜枚举 望洋兴叹 不绝于耳 墨守成规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仅仅中国高铁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的优势体现在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行速度最高,而且体现在低成本和建设高效率。

B.不仅仅中国高铁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的优势体现在低成本和建设高效率,而且体现在技术最高、集成能力最全、运行速度最强。

C.中国高铁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低成本和建设高效率,而且体现在技术最强、集成能力最全、运行速度最高。

D.中国高铁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行速度最高,而且体现在低成本和建设高效率。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新干线的造价只有原来的一半 B.新干线的造价或许只有原来的一半

C.造价几乎只有新干线的一半 D.造价也许只有新干线的一半

20.下面是五种实用文的摘录,请根据其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句中的不当之处,并修改。(5分)

①我于今日下午在图书馆拾到钱包一个,内有现金96元4角,望失主前往校政教处认领。(招领启事)

②校学生会于4月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办“孝为先”专题讲座,欢迎大家亲自参加。(通知)

③各位来宾,今天是敝校80周年校庆,校史展览馆、图书馆全部对外开放。(广播稿)

④现将拙作暂存于贵小区传达室,望及时取回拜读。(留言条)

⑤毕业之后,高足一直思念恩师,值此教师节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手机短信)

21.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内容合乎语境,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每处不超过40个字。(6分)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前过大年时的欢声笑语、促膝而谈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是短暂寒喧之后的手机互动,与跟前人的交流成了忙中偷闲的礼貌。有的老人日思夜盼一年盼到儿孙归来,却像是迎来了一群“熟悉的陌生人”,尴尬落寞地被晾在一边。

春节是一个欢乐节,我们在节日里当然可以尽情休闲、放松,舒缓身心,但是它更是一个团圆节,我们应该①;它更是一个亲情节,我们应该②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寒假开学在即,为了给孩子创造清洁的学习环境,某小学老师在家长微信群中征求志愿者到教室打扫卫生。家长甲认为孩子小,不会打扫卫生,于是踊跃报名,参与其中;家长乙认为,孩子虽小,但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于是带着孩子参与其中;家长丙认为自己工作忙,脱不了身,于是花钱聘请一位保洁工代劳。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陕西省201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D(A“对于华夏民族的强大起到了重要作用”理解不当,应为对于华夏民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B“每个部族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图腾”理解不当,有的部族有多个图腾,如炎帝部族就曾有羊图腾与牛图腾。C“外向认同,夷变为夏;内向认同,变夷为夏”理解不当,应为外向认同,变夷为夏;内向认同,夷变为夏。)

2.A(文章引用德国思想家谢林的言论,并不是为了证明龙图腾旗帜对于中华民族的引领作用,而是阐明神话对于华夏民族融合发展的意义。)

3.C(“却使龙成了华夏民族图腾”说法不当,原文第二段说,“黄帝入主中原后,也用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

4.C(“说明这一行业已经进入了发展困难期”主观臆断,分析不当。)

5.A(B“发展态势规范且完善”误把未然为已然,原文说“跨境电商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越发规范与迅速”。C“网络零售总额已超过10万亿”与原文“到2020年,中国网络零售总额将超过10万亿”不符。D这一判断过于绝对。)

6.示例:①用户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改变,消费需求升级。②国家政策的清晰与支持。③电商行业快速发展,网络购物日益发展成熟。④是否能够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⑤供应链和物流整合能力的提高。⑥全产业链的整合与完善。(1点1分,共6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7.A(“这是因为作者认为白己要像沈从文那样,写JLH耐得咀嚼的文字”分析不当。作者十年前来到凤凰城,看到的、感受到的与沈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写的大致相似,沈先生早把湘西的山光水色和民生的风情展示得淋漓尽致,作者不敢贸然动笔;十年后再到凤凰城,这里山水和民俗的变化让人心生感慨,忍不住要动笔写下来。)

8.示例:①那条河依然存在,却失去了水牛的姿容;水变清了,看不见浮草;沙子泥土铺就的河岸,用水泥砌得整整齐齐,自然状态的曲线,不复存在了。②先生旧居因观瞻者的好奇心驱使,变得拥挤和熙攘。③原汁原味的湘西,染上了浓厚的经营意味,游客的不雅行为令人扎眼。(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9.示例:①结构上,以问句结尾,引人深思,同时照应文章的开头,点出凤凰与沈从文密不可分的关系。(2分)②内容上,委婉地道出了作者的困惑与感叹,曾经钟灵毓秀的凤凰成了熙来攘往的旅游胜地,让人遗憾;现在的凤凰出现了铜臭味和丑陋相,与沈从文先生当年描写的凤凰大不相同。(4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10.B(正确标点为: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日:“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征不白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

11.C(“武官”解说不当,应为文官。)

12.D(文中“高祖”应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然累年不调,久之,除太常丞”,不是“即刻”也不能说明隋文帝对他器重。)

13.(1)继母刘氏性格凶悍妒忌(蛮横猜忌),不按常理对待他,蔡征供奉侍候更加谨慎,从来没有怨恨的神色。(“悍忌”“视”“不以道”“初无”各1分,句意1分。)(2)隋军渡江,后主认为蔡征有才干,让他暂时代任中领军。(“济”“以”“干用”“权知”各1分,句意1分。)

【译文】蔡征,字希祥,侍中、中抚军将军蔡景历的儿子。幼年聪敏,精于识字,强于记忆。七岁,母亲去世,蔡征按成年人的礼节服丧。继母刘氏性格凶悍妒忌(蛮横猜忌),不按常理对待他,蔡征供奉侍候(她)更加谨慎,从来没有怨恨的神色。蔡征本名蔡览,蔡景历认为他有王祥的品性,替他改名蔡征,字希祥。梁朝承圣初年,(陈)高祖担任南徐州刺史,征召蔡征补任迎主簿。不久,授予太学博士一职;天嘉初年,改任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历任外兵参军事、尚书主客郎,任职期间以办事干练为人所称道。至德二年,改任廷尉卿,不久担任吏部郎。改任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掌管诏诰。不久被授予左民尚书,与仆射江总负责编撰五礼事宜。后主器重他的才干,任用寄望日趋加重,改任吏部尚书、安右将军,每十天去东宫一次,在太子面前论述古今得失和当时的政务。又诏令廷尉寺狱,事无大小,都采纳蔡征的议论决断。不久有诏令派蔡征收募兵士,自为编制,蔡征善于安抚体恤士兵,很得人心,十天到一个月之间,士兵已近一万。蔡征地位威望已经很高,加上声势逼人,众人议论都妒忌惧怕他。不久转为中书令,将军照旧。中书令清简无事,有人说蔡征有怨言,此事传到后主耳中,后主大怒,收夺他的人马,将要杀他,有人极力谏诤,使他获免。祯明三年,隋军渡江,后主认为(因为)蔡征有才干,(让他)暂时代任中领军。蔡征不分昼夜辛勤劳苦,尽心尽力,后主嘉奖他,说道:“事情平定后一定有报答。”到了在钟山南岗决战,命蔡征守卫宫城西北大营,不久命令他统领众军作战。城被攻陷,按通例入关。蔡征容貌仪态很美,有口才,(对许多事情)都有深入研究。诸如士流官宦、皇家戚属,以及当朝制度、宪章礼仪、户口风俗、山川土地,凡问无所不能对答。然而生性颇会阿谀逢迎进取,不能以谦退淡泊自守。起初被授予吏部尚书,启奏后主借用鼓吹军乐,后主对主管官员说:“鼓吹军乐,有功者才能授予,蔡征不自量力,扰乱我的朝廷章法,然而他的父亲蔡景历有着缔造之功,应暂且如他所启奏,授官完毕就把它追讨回来。”蔡征不注重廉洁自律,大都像这样。隋文帝听说蔡征聪敏能干,召见他咨询,言谈中他总能领会旨意,但多年没有获得调任,过了很久,才被任命为太常丞。历任尚书民部仪曹郎,转任给事郎,六十七岁时去世。

14.C(“告诫弟侄不要骄傲自满”分析不当,应为慰勉、赞美并鼓励弟侄。)

15.示例:①绿竹摇曳影落书案,泉水潺潺声来耳边,“竹影”与“泉声”表现了弟侄书房周遭景致的清幽。②在纷乱的战争环境下弟侄仍能静心读书,清幽的景致也是弟侄清静内心的体现。③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弟侄勤勉专注求学态度的赞美之情。(6分,答m -个要点给3分,给满6分为止。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16.(1)侣鱼虾而友麋鹿举匏樽以相属 (2)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6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则该句不给分。)

17.C(第一处:“不计其数”指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不胜枚举”指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此处形容数量多而计算不过来,应选“不计其数”。第二处:“惊叹不已”指因为惊异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形容感受至深。“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此处表示惊异叹息,应选“惊叹不已”第三处:“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不绝于耳”指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此处形容赞誉声不断,应选“不绝于耳”。第四处:“抱残守缺”指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此处指美国铁路技术,应选“抱残守缺”。)

18.D(原句“不仅仅中国高铁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的优势体现在低成本和建设高效率,而且体现在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行速度最高”关联词语位置不当,递进关系语序不当。A“不仅仅中国高铁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的优势体现在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行速度最高”语序不当。B“不仅仅中国高铁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的优势体现在低成本和建设高效率”语序不当,“技术最高、集成能力最全、运行速度最强”搭配不当。C“技术最强、集成能力最全”搭配不当。)

19.C(新干线是日本技术,据此可排除A、B。D中的“也许”表示或然判断,与文意不合,应排除。)

20.示例:①“96元4角”改为“一宗”或“若干”。②“亲自”改为“拨冗”。③“敝校”改为“我校”。④“拜读”改为“雅正”。⑤“高足”改为“学生”或“弟子”。(5分,改对一处给1分)

21.示例:①珍惜这难得的时光,多陪陪父母家人,与他们多一些面对面地交流、心与心地沟通。②在陪伴中享受亲情,在交流中厚植亲情,让亲情成为我们新一年奋斗的动力。(6分,填对一处给3分。每处内容合乎语境给1分,表述准确给1分,语言连贯给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2.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参考立意:①教育责任岂能一推了之?②越俎代庖,往往事与愿违。③为言传身教者点赞。④教育孩子不是花钱就能代替了的事。

【更多优秀套卷】

“2019精选模考套卷合集”(持续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