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立彭州市人才发展促进会,以农业行业领域优秀专家人才为主体,组建乡村振兴人才联盟,通过定期开展专场活动,促进成员之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开展务实合作,组团开展交流学习,并以“传帮带”的模式,助力更多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探索实施“彭友计划”,以柔性引进农业等各类高端领军型人才、开展专家顾问团成员调研指导等方式,为乡村振兴规划、农业产业发展、培养现代职业化农民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保障。

四川省彭州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

四川省彭州市葛仙山镇乡村旅游示范区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补齐人才“短板”。近年来,四川省彭州市着眼破解乡村人才瓶颈制约,通过健全乡村人才激励机制、创新搭建乡村人才发展平台、不断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环境,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环境留住人,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推动改革创新,提高乡村人才集聚能力

创新乡村人才引进培养机制,破解乡村人才振兴的制度制约,制定出台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人才向乡村有序流动,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乡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政策先行,夯实人才振兴制度基础。制定《彭州市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十大重点工程”和“五项重点改革”的实施意见》,配套出台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等N个统揽人才政策,初步构建起“1+N”招引乡村人才的政策体系。建立市级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现场办公会工作机制,每月1期乡村振兴“竞进”拉练活动,围绕乡村振兴把脉问诊、解决难题,形成乡村人才上优先招引、规划设计上优先安排、资金项目上优先保障、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的保障体系,为高效推进乡村振兴集聚人力和智力优势。

分类储备,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以“乡土乡情乡愁”为纽带,实施“群雁还巢计划”,组建彭州市返乡农民工交流群,解读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广大彭州籍农民工朋友“群雁还巢”。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探索实施“彭友计划”,以柔性引进农业等各类高端领军型人才、开展专家顾问团成员调研指导等方式,为乡村振兴规划、农业产业发展、培养现代职业化农民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保障。启动实施“金彭人才乡村行”活动,坚持需求导向,收集镇村的问题和诉求,借助金彭人才研究专长,采取精准对接服务的方式,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让人才到农村一线为乡村发展诊断把脉。

精准培养,建强育优乡村人才队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互相讲”“相互促”等方式,加强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分批次遴选培养本土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给予首批5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专项扶持资助。实施乡村人才培训计划,以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等为主体,开展知识更新培训400人次、实用技术培训5万人次,开展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培训3500余人。采取驻村农技员实地指导、邀请农技专家专题讲授、农村创业青年外出学习等方式,培育一批有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目前,全市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997人、认定1585人。

丰富平台载体,增强乡村人才振兴合力

创新搭建人才项目孵化发展的载体平台,以乡村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为目标,拓展引进渠道,丰富发展载体,为人才在乡村书写传奇提供宽阔舞台。

“校地联手”共推人才产业“协同创新”。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互利合作,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借助彭州乡村资源优势,编制田园综合体规划,壮大农业产业链,充分发挥镇域产业优势,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搭建乡村农业人才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彭州分院,在四川奥力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借助研究院智力资源优势,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

“双招双引”深化人才项目“相融互促”。深化“人才+项目+资本”模式,制定出台《彭州市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融合互动八项机制(试行)》,聚力政策合体推介、需求同步收集、资源统筹利用、平台共建共享等八项工作,促进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融互促,实现以项目聚集人才、以人才带动项目发展的良性循环。以“‘蓉漂’人才荟”、成都彭州2018年(北京)投资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等活动为契机,瞄准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发展,赴广州等城市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活动,开展人才项目洽谈4次。

“人才联盟”促进金彭人才“抱团发展”。成立彭州市人才发展促进会,以农业行业领域优秀专家人才为主体,组建乡村振兴人才联盟,通过定期开展专场活动,促进成员之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开展务实合作,组团开展交流学习,并以“传帮带”的模式,助力更多优秀人才创新创业。依托“菁彭汇”双创中心等平台和产业园区特色孵化载体、服务设施,推进人才项目“梯队式”孵化,形成规模效应,促进金彭人才抱团发展。

强化服务保障,激发乡村人才发展活力

优化乡村振兴领域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生态环境,强化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促进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相统一,建设“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创业服务”全环节人性化的人才服务链,切实优化人才在乡村的发展环境。

“四擎驱动”确保工作“有高度”。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成立彭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成员单位职能职责,制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重大招才引智项目周报制度,推进人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障,每年安排2000万元作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并随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和实际需要逐年增加,明确专款专用,切实满足招才引智各项工作开支。建立乡村振兴领域各类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更新管理,健全日常联系服务管理机制。将乡村振兴各类人才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差异化考核。

“四箭齐发”确保工作“有深度”。建立“一会一站一窗口一中心”联动服务模式,立足乡村人才需求,构建专业化的人才服务新格局,营造具有比较优势的人才发展环境,通过人才发展中心、人才发展促进会、新型人才工作站、新型人才服务窗口四维联动,织牢人才工作“服务网”,积极主动为专家人才提供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服务,促进各类乡村振兴人才与彭州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共进、相得益彰。

“四措并举”确保服务“有温度”。围绕“蓉城人才绿卡”建设,梳理具有彭州特色的服务事项23项,营造便利化的人才创新创业和生活环境,提供专业、高效、舒心的优质服务。建成青年人才驿站,内设青年人才沙龙室,为入住“蓉漂”提供交流沟通平台、畅通干事创业渠道。加快落实人才安居工程,积极推进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建设,解决人才住房安居的后顾之忧。每年春节前后结合农民工返乡,举办“主题沙龙”活动,搭建优秀专家人才交流互动平台,畅通专家人才为彭州乡村振兴建言献策的渠道,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

(来源:中国人才杂志2019年第4期)

责编:李向光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事宜未及落实,如转载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欢迎作者持有效版权凭证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稿酬事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