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鄉周先生,年屆四十,從事銀行會計工作,近年來身體發福。自訴工作壓力較大, 晚上總是睡不好,白天睏倦,心煩憂慮,腰背痠痛,下肢不溫,時常伴有口腔潰瘍。中西藥 物都用過,還喫過不少補藥,可失眠未見明顯改善。

察其舌,尖紅苔少、根部苔膩,脈細略數(快),此爲腎陽不足、心火上炎而致心腎不交。 遂仿古方交泰丸,但不用煎服,僅作外敷足心即可。囑其取黃連30克、肉桂30克,把黃連和肉桂洗淨、曬乾,共研爲細末,加蜂蜜適量加工成外用膏,暫且稱作交泰膏。每次使用, 把交泰膏敷於雙腳足心湧泉穴處,再用紗布、膠布固定,一般兩三天換藥 1 次,連敷 10 次爲 一個療程。

膏中黃連清瀉心火,以制偏亢的心陽,肉桂溫補下元,以扶不足的腎陽,兩藥相 輔相成,以交通心腎。另外,足心敷膏,思緒向下,有助排除雜念,安寧心神。

周先生用此偏方外敷一個月,睡眠居然變得正常了。 由於失眠原因大多不明確,一時又查不出器質性疾病,全身伴隨症狀多,病程長,對身 體健康損害大,患者很是痛苦。治療失眠至今尚無特效方法,鎮靜催眠類西藥,雖有一時性 療效,但易造成藥物依賴性,長期服藥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中藥鎮靜安神類配方, 藥性相對溫和,但起效較爲緩慢,且煎服不甚方便。有時試試一些助眠的小偏方,倒會收到 意想不到的效果。

做一個蕎麥皮枕頭:把優質半球狀蕎麥皮作爲枕頭的主要填充物,取金銀花、野菊花、玫 瑰花、夏枯草、龍膽草各25克,連翹、合歡皮、陳皮、木香、甘草各 15 克。共研成粗末, 用兩層紗布扁平小袋包裝,置蕎麥皮枕心中,睡眠時作枕頭用。中藥袋三個月換 1 次。借頭 部自然重壓及體溫作用,這些中藥的有效成分緩慢釋放,通過滲透、呼吸等方式進入經絡血 脈,從而起到良好的清火、寬胸、安神的治療作用。同時,蕎麥皮空殼呈半球狀,隨着頭部 運動在枕心內滾動,可對頭皮及頭部穴位起到持續按摩作用,有助於失眠患者的健腦安睡。

燒一碗核桃棗紅小米粥:準備核桃仁 30 克,酸棗仁 30 克,蜂蜜 20 克,小米 100 克。先把核桃仁、酸棗仁研爲細末備用,將小米加清水適量煮粥,候粥將熟,把核桃仁末、酸棗仁 末加入其中,攪勻稍煮一兩沸即成。可作早晚餐,食時可加蜂蜜調味。此粥具有寧心補脾、 健腦安神的功效,適用於失眠多夢、納食不香、大便乾燥者。

煎服花生葉:取鮮花生葉 250 克,洗淨,加入清水適量煎煮,睡前服用。若無新鮮的花生葉,用幹葉也行,取乾花生葉 30 克,研末,睡前吞服。名老中醫王翹楚認爲,廢棄的花生葉其實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天然助睡藥。花生葉具有養血寧志的功效,能幫助患者加快入睡,提 高睡眠質量。因爲花生葉“晝開夜合”的生物特性與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晝夜作 息規律同步,可能含有某種類似人體內“睡眠肽”之類的促睡眠藥物成分。經過臨牀觀察和 藥理實驗,結果也表明花生葉確有良好的鎮靜安神作用。

喝一杯靈芝枸杞遠志酒:準備靈芝 25 克,枸杞子 35 克,遠志 10 克,白酒 500 毫升。將 藥洗淨、晾乾、軋碎,用白酒浸泡在酒罈內,密封壇蓋,不時地搖動。一星期後即可飲用。 每晚酌情溫服一小杯,對頑固性失眠有效。

沖泡青紫蘇葉:將青紫蘇葉洗淨,擦乾,放通風陰涼處晾乾,乾透後搓碎,放入茶葉筒中保存。睡前取紫蘇葉適量放入茶杯,注入開水,浸泡片刻,飲用,可治療頑固性失眠。

【每日灸一灸】 風寒感冒視頻學習

版權聲明:本文摘自《大衆醫學》2002年第21期作者 / 陳永燦。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