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时评 唐福勇

海南又一次成为试验区的先行者,这一次,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要以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为目标,着力在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统筹陆海保护发展、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推行生态优先的投资消费模式、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

虽然海南是试验的先行者,但对中国而言,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吹向了全国各地。未来的中国,不仅海南要成为生态文明之地,全国其他省区市同样会吹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将美丽中国的新篇章从海南建设到全国各地。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经历过粗放式发展、集约式发展,也经历过重发展、轻污染;边发展、边污染;边发展、边环保等各种阶段,但今天,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有着不一样的理念、不一样的目标、不一样的要求与做法。

比如通过试验区建设,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这种理念不再是仅写成文字,而是传递到各级组织及所有建设者的脑海中,并落在实践中。以海南为例,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此前一再表示,要始终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海南的最大本钱和最强优势,所有新上项目都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增量压力,以最严格的政策和措施确保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为此,海南在创建生态文明试验区中坚持“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

今后的建设与保护并重,保护也不再是单一的保护,任何想打擦边球的做法都难以通过。以海南为例,是陆海统筹保护发展,是要坚持统筹陆海空间,重视以海定陆,协调匹配好陆海主体功能定位、空间格局划定和用途管控,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促进陆海一体化保护和发展。因此,任何再重大的项目,只要不符合产业环保政策就会被一票否决。

重要的是,绿水青山未来也不仅仅是眼睛看到的绿水青山,还要转化为金山银山,要体现出生态价值。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和发展能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产业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努力把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

此外,生态文明的建设也离不开清洁能源的优先发展。大幅提高新能源比重,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将是必行之路。比如,海南已经开始实施《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计划按照“公共服务领域先行、社会运营领域引领、私人使用领域引导”的推广思路,分步骤、分领域稳步推进全省车辆清洁能源化工作。

对海南来说,生态是海南的本色,绿色是海南的底色,生态价值是海南的内生发展动力。任何一个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不仅要保持本色,保留底色,更要发挥出本色和底色所蕴藏的生生不息的价值所在,只有如此,生态文明区内的人民才能有真正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