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网3月23日晚间公告:公司时任及现任高级管理人员、核心骨干梁军、高飞、张旻翚、吴亚洲、蒋晓琳、袁斌、谭殊、金杰、赵凯、张志伟(以下简称“各承诺人”)于 2016年 11月 11日曾作出承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判断,拟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允许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总金额不低于 3亿元人民币,增持所需资金由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自筹取得。公司分别于 2018年 2月 5日和 2018年 3月 19日以发送邮件方式督促各承诺人履行增持承诺义务。

近期,公司收到上述各承诺人分别发来的回函,各承诺人分别表达了目前已无法再继续履行增持计划承诺。承诺增持期间,上述承诺人未按照承诺的增持计划增持公司股票。

以上公告是什么意思呢?

直白一点讲,就是2016年11月11日的时候,那时的乐视网虽然开始出现债务危机,但仍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互联网翘楚,以上10位高管一致认为乐视网只要融到资未来还是大有所为,于是乐呵呵地与乐视网签订了在未来六个月内(自 2016年 11月 11日起至 2017年 5月 10日止)增持公司股份的承诺计划,增持总金额不低于 3亿元人民币。

而让这群高管万万没想到的是,乐视网的债务危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乐视网的整个业务体系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环环溃败。从手机生态到体育生态,再到内容生态、大屏生态、汽车生态、互联网金融生态、互联网及云生态,乐视网的债务渐渐演化成一个巨大的无底洞,即使后来孙宏斌来雪中送炭也无济于事,乐视网从以前的“创业板第一股”迅速衰落成一家人人喊打的企业,而创始人贾跃亭也多了一个老赖的身份。

眼看乐视网复兴之路遥遥无期,10位原高管(其中有5人已离职)又不傻,自然不愿意增持一家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公司股份,而无人援救的乐视网显然也被逼到生死边缘了,贾跃亭逃到美国之后对乐视的危机不管不顾,只留下个烂摊子给国内的他们,病急乱投医的乐视网只好拿自己人开刀了,于是乎有了上面的公告。

其实从那一纸未来六个月增持公司股份的合同我们可以看到,该增持计划的截止日期是到2017年5月10日,而现在时间已然过去了将近一年,从这里可以看出,乐视网本来并不想和自己的高管们撕破脸皮,但自己苦苦撑了一年实在扛不住了,才狠心对自己人发出履行增持承诺义务的邮件,然而却遭到了高管们的果断拒绝。

很多网友表示对这10位乐视高管表示理解,那么你怎么看呢?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