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痘痘+痛经=上热下寒?

咽炎浓痰+小肚子凉=上热下寒?

头屑耳屎多+手脚凉=上热下寒?

……

上热下寒,是很多人常常不解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又上火又怕冷呢?

「上热下寒」是什么?

中医讲人体的循环是个圆运动,有升,有降。心为火,肾为水。心火向下潜入肾水中,给肾以阳气和动力,肾水向上走滋养肝阴,同时确保上焦不会太热。

简单理解,肾像是一口大锅,里面盛满了水,而心火跑到锅下面用热气使肾水动起来,滋润心肺。如果这个循环被破坏,火不能下来温暖胃,就会胃痛,不能温暖小肠,食物无法消化,会腹泻。而同时,肾水也没有力量上去了,就会心烦,肺热,肝火旺。出现我们常说的「上火」症状。

寒气,是阻断这条圆运动的一大主要原因,造成冰火两重天之像:上焦烈火熊熊燃烧,失眠,满脸的痘痘,脾气火爆,看谁都不顺眼。下焦如冰箱一般,腹痛,腹泻,姨妈驾到时生无可恋。

「上热下寒」如何调养?

1、健脾胃,通中焦

中焦就是我们的脾胃。我们通常说的补中益气,补的就是脾胃的气。这个中焦脾胃是五脏六腑的中心,其他脏腑都要围绕着它转,所以中焦一旦出了问题,其他脏腑也都会跟着倒霉。

心火要下来必须要经过中焦脾胃这个要道,肾水要上去也必须要经过中焦脾胃这个要道,所以打通中焦要塞是调理上热下寒的当务之急。

内调:【荞果金】每日两包健脾和胃,【清苓杞饮】健脾化湿;

外养:【姜连伏佩】配合【电磁波磁疗灯】照射,每2天使用1次,益气健脾、和调脾胃。

2、灸神阙,驱寒气

寒为凝滞,就是说寒气让身体内的能量运动受阻,只要先动起来,寒热才能交通,心肾才能「交泰」。【仙蓉温齐】涂抹脐周(上下覆盖到中脘和关元穴),配合【炁原神灸】灸神阙穴、关元穴是个很好的方法,先把寒气驱走,才能把热引下来。还可以长期喝姜糖水,都是方便有效的方法。

3、引火归元,活气血

寒气驱走之后,如果不及时引火归原使得热下趋,就很容易上火了。所以要注意,艾灸神阙关元之后,还要用【炁原神灸】灸涌泉穴、足三里和三阴交穴,把热引下来,这样全身的气血才能有效运转起来。

4、最后才是清热解毒

中医常用的桑叶、菊花、金银花、竹叶、瞿麦等,都有很好的清热作用,感觉上火,有烦热的时候取上述草药三到五克开水冲服代茶饮即可。喜欢甜味的可以加冰糖或者蜂蜜。

只是要注意,清热的同时要去寒。好多人发现脸上起痘就拼命的清热解毒,用很多凉药,使身体下焦越来越寒,痘痘也越来越厉害。有了艾灸,姜糖水等温暖后才能清热,才会有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