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行業,人們習慣將BAT(或AT)列爲第一陣營,然後是TMD(頭條、美團、滴滴),以及JN3M(京東、網易、360、小米)等等,原因是這些公司的規模夠大、營收和市值也夠大,是左右中國互聯網格局的重要力量。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這樣的一家公司:該公司的單人盈利能力,要秒殺騰訊、阿里、百度等一流公司,而在規模上,也是八九十億美金市值的小巨頭。

這家公司的名字,就叫陌陌。

單季度人均利潤 竟秒殺BAT?

最近,陌陌公佈了2018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財報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陌陌淨營收達31.52億人民幣(約4.943億美元),同比增長58%。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量,2018年二季度歸屬於陌陌的淨利潤爲8.94億人民幣(約1.402億美元),同比增長90%,持續14個季度盈利。同時,2018年6月,陌陌月活1.08億,同比增長18%,環比淨增470萬,再次創下了歷史新高。

單季度接近9億人民幣利潤是什麼概念?騰訊二季度利潤是178.67億元,小米二季度利潤是21億元,阿里巴巴集團最近一季度發佈的淨利潤則爲66.41億元,百度第二財年季度收入也是64億元。看起來,陌陌和他們的確不是一個量級。但是,我們將員工人數考慮進去呢?

從公開數據來看,陌陌的員工總數約千人,加上探探等預計也不會超過1500人。而騰訊集團的員工總數4.8萬多人。阿里員工則在5-6萬人。百度員工總數也在5萬以上。小米員工則在2萬人左右。

從圖片看出,從總數來看,陌陌遠不如這些巨頭,但由於陌陌是一家小快靈的公司,單員工創造的季度利潤,竟是騰訊的1.6倍,阿里、百度和小米的4-5倍!

筆者僅僅將利潤率非常出色的公司,來和陌陌對比,如果將美團、滴滴等尚未規模盈利的公司來相比,差距會更大。

4個單身漢3個在亞洲 男多女少成就陌陌

陌陌爲什麼能創造如此高的利潤率呢?陌陌陌陌公司董事長、CEO唐巖、陌陌公司聯席總裁兼COO王力、陌陌公司CFO張曉松、探探創始人兼CEO王宇等公司管理層在針對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中,透漏出這樣的驚人信息:

"亞洲單身漢的人數佔了全球的75%左右,因爲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人口都比較多。第三,中國和亞洲的收入前景是非常可觀的,增值服務,尤其是與交友、社交有關的服務的ARPU比西方高很多。"

這段話,揭示了陌陌爲何如此"吸金"的真相,孤獨和寂寞的單身漢人羣基數太大了,他們給陌陌創造了非常可觀的收入。根據國家統計年鑑發佈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空巢青年"的人數已超5800萬,並且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甚至有機構預測,到2021年,這個人羣的數量將上升到9200萬。

目前如日中天的抖音、快手,也有直播或短視頻業務,甚至還向社交進軍,給陌造成多大的衝擊呢?唐巖給出了這樣的解答:

"抖音從產品和運營層面對直播都有所加強,但到目前爲止,並沒有對我們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不管是從流量上還是從收入上,我們都沒有觀受到。我們認爲抖音是一個短視頻內容分發平臺,它的用戶畫像、核心、需求和使用習慣跟陌陌相比是非常不一樣的。

比如說,陌陌的男性用戶比例相對偏高,核心訴求是建立關係和有效互動,直播用戶的使用習慣相對短視頻用戶沒那麼碎片化,這幾個方面我們跟抖音的理解是非常不一樣的。基於我們在娛樂直播行業多年的經驗,我們認爲陌陌這樣的用戶畫像和使用習慣是更加適合直接的付費打賞,這跟我們目前觀察到的實際情況也相符。"

陌陌王牌主播阿冷

由此可見,陌陌是直播打賞這種商業模式,天然最好的土壤。男性和女性比例基本是7:3甚至8:2左右,每個女性用戶,在這裏都會享受到被敬仰、被寵愛的尊貴福利,大家不再發愁沒有土豪來送禮物、打賞,自然表演的積極性就高了。而單身漢們面對同類如此激烈的競爭,不出點血,打賞一些禮物,根本獲得不了女神的青睞。

爲什麼映客、花椒、抖音,都無法撼動陌陌根基?

直播、尤其是秀場,是一項非常吸金的業務,大家都知道。而社交直播曾經出現過“千播大戰”,其中映客、花椒,都做到了日活幾百萬的規模。尤其是映客作爲個人直播的領頭羊,在16年、17年經過調整後的淨利潤分別爲5.7億,7.9億,營業收入更是達到60多億。而花椒在持續緊追之後,最終在月活等指標,超越映客。然而,這兩家直播平臺,最終還是輸給了陌陌。

同樣,抖音的日活,今年僅在國內,就超過了1.5億。而陌陌的月活,纔剛剛過億,預計日活應該是2000-3000萬的規模。然而,從陌陌CEO唐巖的態度來說,似乎並不在意抖音崛起的衝擊。

他表示,陌陌運營、財務各項數據在年初以來趨勢非常好,陌陌業務增長好。而抖音和陌陌的定位顯然不同。

筆者對於唐巖的觀點,基本認同。抖音定位爲UGC的短視頻平臺,媒體屬性還是相當強的,適合刷和看,消遣閒暇時間。而在社交因素上,抖音既沒有陌生社交的屬性,也沒有熟人社交的屬性,觀衆和內容提供者之間的關係,非常鬆散。即便點擊了關注,更多的是訂閱的功能,人和人之間的交互和溝通,是非常弱的。

微信是熟人圈子關係,無法創造出多個單身漢一起給一位女神競相打賞的情景。而映客等雖然搶了直播的風口和紅利,但最終在社交方面,始終沒有找到突破口,最終導致新鮮感之後,主播和打賞者熱情衰退的情況。

陌陌 孤獨經濟下的最大贏家

在10年前,曾經有一張圖,提到中國互聯網行業遇到的問題和弊病,就是BAT等巨頭壟斷併購,導致互聯網創新的荒漠化趨勢。這種觀點看似非常犀利和前瞻,但陌陌、今日頭條、新浪微博等小巨頭的崛起,其實說明一個道理,BAT依靠規模、資金優勢、壟斷、用戶量等優勢,以及收購併購等措施,並沒有讓互聯網變成這幾家的後花園。相反,很多更具成長性的領域,被他們忽略了。

陌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陌陌之所以能從巨頭圍堵的夾縫中,突出一條血路,有非常深刻的原因:包括經濟低迷後的"口紅效應",中國的男多女少性別比例,以及國人不擅場社交等。但最核心的因素,是陌陌真正洞悉了人性,很恰當的迎合了孤獨經濟下的趨勢,滿足了空巢青年們的內心深層需求。

陌陌、探探撩個妹;喫個一人小火鍋壓壓驚;日常調戲一下Siri;養一隻寵物做鏟屎官;深夜刷直播,爲主播送遊艇;到迷你KTV裏忘然地高歌一曲……可以說,中國多達5800萬的空巢青年,餵養了孤獨產業。

只要孤獨的人越來越多,陌陌的生存發展空間,就會越來越廣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