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對於我們新養蜂的朋友來說,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收捕到蜂羣,而且都希望收捕到一個強羣,但是並不是什麼事情都按我們想象的那麼發展,有的朋友的確收到了蜂羣,但是不是強羣,而是一個蛋羣。對於新養蜂的朋友來說,收到一個蛋羣可真的是一件傷神的事情,想要養,沒技術,不養吧,好不容易纔得來一個蜂羣。最後出現了一種現象,收捕一個鵝蛋羣,慢慢變成一個鳥蛋羣,最後就直接滅絕。那麼我們飼養蛋羣失敗率爲什麼那麼高呢?蛋羣究竟應該怎麼養?今天蜂部落就來向朋友們分享這一問題。

蜜蜂活框養殖,蛋羣應該怎麼養?砍巢礎幾刀成活率翻倍

一、蛋羣的概念

首先我們說說什麼是蛋羣,因爲很多朋友對於蛋羣的概念理解有誤,認爲是一個蜂羣中只有卵的蜂羣。實際上,蛋羣不是描述蜜蜂蜂卵的名詞,而是形容蜜蜂數量的性容詞。所謂的蛋羣其實就是蜜蜂結團的時候只有一個雞蛋那麼大,或者就是鵝蛋那麼大,總之就是蜜蜂數量過少。

蛋羣雖然數量少,但是往往功能齊全,三型蜂都有,或者有蜂王與工蜂,而且蜂王還是在產卵的那種。

二、活框養殖蛋羣的方式

現在養蜂大多都是活框養殖模式,不管蜂羣有多大,反正都是一張固定大小的巢礎,硬插進蜂羣中給蜜蜂造脾。最後的結果往往就是鵝蛋羣變成鳥蛋羣(鵪鶉蛋不是鴕鳥蛋),最後甚至全部死光。

其實就蛋羣來說,如果沒有其它蜂羣的補助,再有經驗的養蜂人也不一定能夠挽救,原因很簡單,如果蜜蜂太少,就算第一批工蜂幼蟲出房哺育蜂和採集蜂也不一定有這麼長的壽命,所以蛋羣的養殖還是需要較高的技術,且失敗的可能比較大。

蜜蜂活框養殖,蛋羣應該怎麼養?砍巢礎幾刀成活率翻倍

當然,如果是一個在有養蜂技術的前提下可以挽救的蛋羣,就算是有經驗的養蜂人養殖,這個蛋羣必然也會經歷一個由鵝蛋羣變爲鳥蛋羣,然後又變回雞蛋羣,慢慢變爲鴕鳥蛋羣,最後變爲我們理想中的強羣。從養蜂的角度來說,一個可以挽救的蛋羣應該是這種發展模式,那麼我們如何來讓蜂羣按照這種發展模式發展呢?

三、蛋羣的正確飼養方法

  • 第一:去掉整張巢礎

    標題中說了,活框養蛋羣只有死路一條,這裏的死路其實與巢脾有很大關係,如果是一個蛋羣,我們就算用一框蜂來繁殖,整張巢礎的蜂量都在3000只左右,但是蛋羣往往只有幾百只甚至幾十只,這是不能同言而語的。主要原因在於一框蜂是一個蛋羣達不到的,或許只在巢礎中間有一點點蜜蜂,最後的結果就是造成蜂羣中溫度大大降低,幼蟲無法保溫,整個蜂羣長期處於一個寒冷狀態,現象這樣的飼養方式只會讓蛋羣加速死亡。

    看到過野生蜂羣的朋友都知道,野生蜜蜂的蜂巢是半球形的,而且蜂巢不是一下就有這麼大的,而是逐步加大的。這個過程中隨時保持了蜜蜂能夠將巢脾覆蓋完整,而我們採用的巢礎是遠遠超過了這樣的面積的,這裏不說蜂脾相稱,一個蛋羣採用嚴重蜂少於脾,這是養蜂大忌。

    蜜蜂活框養殖,蛋羣應該怎麼養?砍巢礎幾刀成活率翻倍

    蜂部落認爲正確的做法是採用小巢脾,直接綁在巢框上的鉛絲上,以蜜蜂能夠覆蓋完整巢脾爲標準,至少這樣可以保證工蜂能夠哺育的幼蟲數量不會很多,能夠慢慢養出一批幼蜂。

  • 第二:小蜂路、單巢脾

    有的朋友養蜂總感覺一個蜂箱裏面就是要有很多張巢脾才舒服,哪怕蜜蜂只有三兩隻。對於一個蛋羣來說,連一張巢礎都無法佈滿,可想而知我們增加多餘也是徒勞,而且起到反作用,原因很簡單,增加了蜂巢的空間,不利於蜂團保溫。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採用小蜂路,單張巢脾,不是整張哈,是蜜蜂能夠覆蓋完整的一小塊。然後兩邊用保溫板擋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給蛋羣保溫。

  • 第三:獎勵餵養

    由於蛋羣蜂量本來就不足,就連造脾一小塊都費力,更別說還有擔任採蜜任務和哺育工作了。所以這樣的蜂羣我們應該儘可能的減少工蜂負擔,我們的目的是獲得蜜蜂幼蟲,所以可以保持蜂羣中飼料充足,延長工蜂壽命,保證下一批的幼蟲能夠或者見到曾經哺育過他們的工蜂。

    所以這裏面我們應該做的是把蛋羣面臨的障礙全部剷除,讓蛋羣以發展強大爲目的,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獎勵餵養。同時還應該注意病蟲害的發生,比如胡蜂驚擾,盜蜂等。

    蜜蜂活框養殖,蛋羣應該怎麼養?砍巢礎幾刀成活率翻倍

    福建漳州:春雨“攪局”蜂農“絕收”

    通過這些處理,如果這個蛋羣還是一個可以挽救的蛋羣,基本挽救回來了,如果這樣都無法挽回,就算老蜂農也無招了。

    四、最好的處理方式

    最好還是要家裏面有多餘的蜜蜂,因爲工蜂是不分幼蟲的,可以採用從其它蜂羣提取封蓋子脾補充來提高蜜蜂積極性,也可以將蛋羣直接合併到其它蜂羣。如果可以,蜂部落不建議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蛋羣身上,從養蜂的角度來說,實在沒有意義。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