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交易流程

1.开户

使用第三方支付,客户必须在支付机构平台上开立账户,向支付机构平台提供银行卡、身份证等有关信息。

支付机构应当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机制。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的,应当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登记并采取有效措施验证客户身份基本信息,按规定核对有效身份证件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或者影印件,建立客户唯一识别编码,并在与客户业务关系存续期间采取持续的身份识别措施,确保有效核实客户身份及其真实意愿,不得开立匿名、假名支付账户。支付账户不得透支,不得出借、出租、出售,不得利用支付账户从事或者协助他人从事非法活动。

2.账户充值

客户开户后,将银行卡和支付账户绑定。付款前,将银行卡中的资金转入支付账户,是为“充值”。

3.收、付款

客户下单后,付款时,通过支付平台将自己支付账户中的虚拟资金划转到支付平台暂存,待客户收到商品并确认后,支付平台会将款顶划转到商家的支付账户中,支付行为完成。收款人需要资金时,可以将账户中的虚拟资金再转入银行,兑成实体的银行存款。

交易时的身份认证

1.支付机构可以组合选用下列三类要素,对客户使用支付账户付款进行身份验证:

仅客户本人知悉的要素,如静态密码等;

仅客户本人持有并特有的,不可复制或者不可重复利用的要素,如经过安全认证的数字证书、电子签名,以及通过安全渠道生成和传输的一次性密码等;

客户本人生理特征要素,如指纹等。

支付机构应当确保采用的要素相互独立,部分要素的损坏或者泄露不应导致其他要素损坏或者泄露。

2.第三方支付的具体支付流程示例(以支付宝为例):

消费者即客户在电子商务网站(如淘宝网、京东商城等)选购商品,下订单,与该商品的卖家在网上达成交易意向。

消费者选择支付宝作为交易中介,使用自己的借记卡或信用卡将资金划到自己的支付宝账户,形成支付宝“余额”(即充值),再使用自己的支付宝账户余额付款(此时“付款”,款项并非直接转到商家的支付宝账户,而是暂时保存在支付宝平台),并设定发货期限。

支付宝平台收到货款后,通知商家,告知消费者已经付款,要求商家在规定时间内发货。

商家收到支付宝平台关于消费者已付款的通知后按消费者所下订单发货,并在网站上做相应记录,消费者可在网站上查看自己所购买的商品出库、发货等状态(如果已经发货,后续还会显示物流状况);如果商家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发货,则支付宝平台会通知顾客交易失败,并询问是将货款划回顾客的支付宝账户还是暂存在支付宝平台。

消费者收到货物并确认后,支付宝平台便将暂存在平台的款项划转到商家的支付宝账户,交易完成(如果消费者对商品不满意,或者不是自己所要的规格等,或认为与商家承诺不符,可通知支付宝平台拒付货款并将货物退回商家,消费者已经支付的货款会退回自己的支付宝账户)。商户需要资金时,可以将自己支付宝账户中的虚拟资金再转到银行,兑成实体的银行存款取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