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同濟大學物理實踐工作站站長吳於人教授評價“‘誰是王牌詮釋者’賽事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比賽,不管是學生、還是科普領域的工作人員,在參賽過程中都加深了對科學的理解,表現力、思考力、執行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爲更好地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檢驗並提升科學詮釋者的詮釋技能,進一步提升科普能級,上海市科協秉承“科學與社會需要緊密結合”理念,於2014年首創“誰是王牌詮釋者”賽事活動。

5月11日,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誰是王牌詮釋者”賽事線下說明會在創新前灘學院舉行。

科學詮釋者是要掌握和具備一定的詮釋技能和方法,把複雜難懂的科學理論和科學現象解釋給大衆,在科學詮釋者的帶領下,培養和激發公衆對科學的興趣。爲更好地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檢驗並提升科學詮釋者的詮釋技能,進一步提升科普能級,上海市科協秉承“科學與社會需要緊密結合”理念,於2014年首創“誰是王牌詮釋者”賽事活動。

賽事集實踐、競賽和展示於一體,以創新的科普方法和形式,掀起全社會“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潮,推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整體提高。多年以來,賽事已成爲面向社會各界人士大科普 大傳播的盛會。

上海市科普教育展示技術中心科技會展部副部長唐莉春爲大家介紹了“誰是王牌詮釋者”的背景和今年賽事各階段的具體安排。賽事招募向全社會開放,歷屆參賽選手遍佈各行各業,有科普場館、科普教育基地工作人員;科技教師、科學教育機構工作人員;各領域科研人員、各行業科普志願者;熱愛科學、熱衷傳播的在校生;網絡科普達人和其他科學愛好者等。選手以個人或組合形式參賽,自行選擇科學相關的內容。可以是基礎科學,如數學、物理、化學、天文知識等;也可以是技術和應用科學,如人工智能、醫療健康、生態環保、航天航海等等,把這些複雜的科學知識用各種生動通俗的形式表達出來。

賽事導師團、評審團權威雲集、星光熠熠,包括院士、學科專家、金話筒主持人、高校名師等。複賽、決賽之前,有相關學科領域專家及戲劇學院教授對選手進行多場集中培訓和一對一專業指導,以確保科學知識點的準確表達以及舞臺表演的專業生動。

唐莉春副部長通過視頻向到場參與解讀會的參賽者展示了往屆優秀科學詮釋者的案例。學習前人的經驗,可以讓詮釋更具科學性、更有表現力、更具競爭力。

原同濟大學物理實踐工作站站長吳於人教授評價“‘誰是王牌詮釋者’賽事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比賽,不管是學生、還是科普領域的工作人員,在參賽過程中都加深了對科學的理解,表現力、思考力、執行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經過5年多時間的培育,賽事活動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收穫了好口碑。多次被文匯報、新民晚報、新華網、東方網、科學網、中國新聞網、上海教育新聞網等主流媒體報道。同時,公衆參與熱情不斷高漲,每年報名參賽人數不斷攀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