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火焰燃燒必須需要氧氣。燃燒反應通常發生在碳氫化合物與氧氣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燃燒反應是混合物中的可燃成分急劇與氧反應形成火焰放出大量的熱和強烈的光的過程。當燃燒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會產生多種主要和次要產物;例如燃燒碳時會產生一氧化碳和煤煙。此外,在大氣中發生燃燒反應時,因爲大氣中含有78%的氮氣的緣故,會產生各式各樣的氮氧化物。

那麼宇宙中並沒有氧氣,太陽又是怎麼出現表面上的火焰的呢?有人說太陽上的火焰是核聚變產生的,然而並不只是如此。

太陽的大氣層從內到外可分爲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而光球層和色球層溫度太低,達不到核聚變溫度的要求,日冕層溫度雖高,但是沒有足夠的能力進行碰撞,所以也不能產生核聚變,因此,核聚變只能在高溫,高密度太陽核心發生,而核聚變產生的光子從太陽核心出發,最後到達太陽表面,這一段路程光子可能要花費上百萬年時間,那麼太陽表面的火焰不只是核聚變產生的,那是怎樣產生的呢?

答案就是是磁重聯。太陽表面的物質都是處於高電導率等離子體狀態,這種物質會與磁感線集合在一起,物質怎麼運動,磁感線就怎麼運動,磁感線隨着物質不停運動,相互糾纏,不斷存儲能量,當兩條磁感線在非常狹窄的區域碰撞時,就會釋放大量的能量,這就是是磁重聯。這就是爲什麼太陽看起來像一個火球的原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