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三代檢察官 半部檢察史

——走進雲南省彌勒市檢察院

1996年,時任雲南省彌勒縣檢察院礦產檢察室主任楊洪武(中)對一起煤礦安全事故進行調查。

院情小貼士

●現任檢察長:蘇超(第十任)

●檢察人員人數:42人,其中少數民族檢察人員16人,40歲以下檢察人員13人

●最高榮譽:連續兩屆獲評“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

今年5月末,饒豔豔接到雲南省彌勒市紀委發來的轉隸通知。這意味着,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她要一邊在彌勒市檢察院把手裏的案件處理完,同時還要在紀委接收辦理新的案件。

十年前,饒豔豔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彌勒縣(當時還沒有縣改市)檢察院工作。從書記員、助理檢察員、檢察員、員額檢察官,一步步踏實走來。

在辦案實踐中,饒豔豔感受到司法體制改革帶來的鉅變。“過去案件登記卡都由內勤手工做,效率低。司法改革之後,用上了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加之電子卷宗的應用等,讓更多檢察官從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辦案效率大幅提升。辦案量從過去的每年30多件增加到每年百餘件。”饒豔豔說,去年她和同事兩人辦結了一件非法集資案,卷宗就有70多冊,這樣的辦案效率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

2012年,饒豔豔參與了彌勒市首例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的辦理。她認爲,正是這次歷練讓她真正感受到公訴工作的魅力,認識到嚴格把控證據的重要意義。在隨後辦理的每一起案件中,對每個證據,她都要反覆斟酌,從而揭開了多起看似簡單的交通肇事案背後的“頂包”犯罪。

在彌勒市檢察院,李曉琪是饒豔豔的同事,也是家人——小姑子。“嫂子是彌勒市的優秀政法幹警,更是我的偶像。”說到饒豔豔,李曉琪爲家庭成員中又出了一位優秀檢察官感到自豪。

就讀於中國政法大學的李曉琪在2010年畢業後,就回到家鄉彌勒市,成爲一名檢察官。她說,對職業選擇,主要受外公王佩瑾和姨爹劉建國的影響。

王佩瑾是家族中第一代檢察官。在老同事們的記憶中,王佩瑾平時爲人和藹可親,辦起案來卻是一絲不苟。當時,在彌勒提起王佩瑾,就會令犯罪分子不寒而慄。1966年,檢察機關被撤銷後,王佩瑾被迫離開了他熱愛的檢察事業。一生從事政法工作的王佩瑾希望家人也都學習法律,從事檢察工作。

2000年,劉建國緊隨岳父的腳步,成爲家族中的第二代檢察官。他先後任彌勒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金平縣檢察院檢察長和箇舊市檢察院檢察長。

“無論從偵查技術手段,還是對辦案證據的要求,司法改革帶來的變化翻天覆地。”劉建國說,2000年的時候,檢察官辦案還是手寫筆錄,外出調查基本上是騎自行車。現在不僅硬件好了,而且檢察工作面臨司法體制改革、訴訟制度改革等多重改革,涉及檢察業務、檢察隊伍、檢察管理、檢務保障等各個方面,這些改革,關乎檢察工作未來發展方向。

儘管王佩瑾和劉建國已經陸續離開檢察工作崗位,但是“公正善良”的家風得以傳承下來。

近期忙於辦理掃黑除惡案件的李曉琪發現,在雲南,未成年人在涉毒涉黑犯罪中越來越低齡化。心痛之餘,她總會與面帶稚氣的犯罪嫌疑人深入交流,挖掘導致他們走入歧途的原因。隨着交流的深入,搭建未成年人關護教育基地幫助孩子迴歸社會,送法進校園、進家庭引導學校和家庭對未成年人的正確教育,幫助他們儘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系列設想在她腦海中逐漸構建起來。李曉琪說,她最大的願望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挽救更多的未成年人。

雲南省檢察院新媒體出品

本期編輯丨楊雲海

策劃 |王衛雲 李曉花

監製 |肖鳳珍

來源 |檢察日報微信公衆號

聯繫(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