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OPPO發佈了自家的新品R17, 從產品定位來看屬於R系列,將在一段時間裏成爲OPPO線下主推的機型。這款手機是高通驍龍670的首發機型,不過OPPO官方對此似乎介紹不多。由於此前傳聞驍龍710是由驍龍670改名而來,那現在這個驍龍670到底是什麼芯片、他又與驍龍710以及驍龍660之間是什麼關係呢?這問題有點複雜。

評價君在介紹OPPO R17的時候提到了驍龍670首發,不過從評論來看並不是所有人都瞭解。這顆看起來像是驍龍710降頻版的芯片卻被高通用6系列命名,類似的情形在此前驍龍636上也發生過,這款產品命名聽起來像是個八核A53的傢伙,實際上卻是雙四核大小核心架構,看起來與驍龍660更相似。就評價君的理解而言,高通這種命名方式自然有他的道理。

早在本月初高通就發佈了驍龍670這可芯片的信息,並且媒體也對規格做了整理。從CPU部分來說,驍龍670採用了和驍龍710一樣的2+6大小核心架構,由兩個A75和六個A55組成CPU,它與驍龍710最大的區別僅僅是頻率低了200MHz。所以這也就決定了它的CPU部分和4+4大小核心的驍龍660完全不同。

GPU部分也是同樣,驍龍660所使用的GPU是Adreno 512,驍龍710所使用的是Adreno 616,這款驍龍670則是Adreno 615,從命名基本可以知道是與後者架構一致但也是頻率上有所區別。

如果對比驍龍670和驍龍660的性能,會發現兩者之間的區別確實非常大。CPU運算性能高出了15%,GPU性能高出了25%。另外由於採用了更強力的GPU以及升級的計算DSP,所以驍龍670的AI性能是驍龍660的1.8倍。不過評價君在這裏照樣要潑冷水,提升1.8倍看起來很大,但考慮到羸弱的基數,跑人工智能其實約等於性能沒提升。

在驍龍670乃至驍龍710上內置的計算DSP都是全新的Hexagon 685,這是最神祕的部分了,高通從來不講DSP的乾貨,以至於評價君聽過最誇張的分析文章是用它與寒武紀對比人工智能的運算能力。高通第三代人工智能很複雜,評價君只想說Hexagon 685脫胎於前代Hexagon 680,其中的矢量數據寄存器HVX儘管性能還不錯,卻只負責Int8運算,更多內容就先不展開了。

但驍龍670作爲中檔SoC芯片,高通又使出了一貫的手法,那就是“隱性縮水”。比如ISP雖然採用了和驍龍710一樣的Spectra 250,規格上卻有所削減,只支持1600W像素雙攝,要知道同一個ISP在驍龍710上是支持2000W像素雙攝的;基帶芯片標稱和驍龍710一樣支持Cat.15/13,但因爲不支持4x4 MIMO,所以實際規格還是驍龍660的Cat.12/13水準;同理視頻編碼和解碼部分也去掉了對HDR10的支持,變得和驍龍660一樣。

這是高通在驍龍450、驍龍636和現在驍龍670上一貫的手法,規格表裏沒列出的部分被縮水的地方更多。被這樣一頓暴改之後,它確實和驍龍660相似的地方更多,甚至某些部分規格被強行限制成只比驍龍660略高甚至相同,所以高通才沒讓它進入7系的序列,只給它命名爲驍龍670,可惜這些都被光芒萬丈的新CPU和GPU給掩蓋了。

所以說到這裏也就非常清楚了。相對於“驍龍710降頻版”這種描述,其實說它是在驍龍660基礎上嫁接了驍龍710的CPU、GPU、ISP和DSP四大件更恰當。這顆芯片表面看起來僅僅給驍龍710做了降頻,實際在諸如網絡支持、ISP性能、視頻性能等隱性指標上都與驍龍660保持一致,知道這些也就理解高通爲什麼這麼命名了。

但不管怎麼說,驍龍670對於我們的很多訴求,比如上網、玩遊戲、看視頻、拍照等等都能做到遊刃有餘的程度,所以仍不失爲一個高性價比級別的芯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