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開始,五、四、三、二、一,轉體!”

8月23日凌晨1時35分,隨着施工人員作業指令的下達,烏西烏北聯絡線上跨蘭新鐵路立交特大橋兩組橋樑,開始沿順時針方向緩慢旋轉。

在機械調度和精準牽引下,平行於蘭新鐵路兩側,單長54米、單體淨重1948噸的T構橋樑,以每分鐘1度的角速度進行轉體,至2時19分,歷時44分鐘,兩組橋樑成功實現對接。

關於烏西烏北聯絡線上跨蘭新鐵路橋

上跨蘭新鐵路轉體橋是烏西烏北鐵路聯絡線的重要節點工程,位於蘭新鐵路烏西至三坪站間,全長2404.07米.

關於烏西烏北聯絡線

烏西至烏北聯絡線項目全長25.433公里,是烏魯木齊鐵路樞紐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連接烏將線、北疆支線與蘭新鐵路主通道的唯一通道

大橋轉體的原理

大橋轉體的原理就像推磨盤,在承臺上裝個轉盤,利用千斤頂推着橋轉。這種橋樑平行施工及轉體的好處既有效避免了傳統施工方式影響正常鐵路運輸的問題,又可以加快施工進度。

跨蘭新鐵路立交特大橋不同於單T構轉體橋樑,該橋採用雙T構轉體,兩組T構橋樑如果同時開始轉體,轉體到夾角剩餘6度時,會發生碰撞。技術人員通過反覆演示轉體動態路徑,控制起始轉體角度差,提前有效地避免了兩組T構梁體在轉體過程中出現碰撞,確保轉體精準到位。

轉體如何實現

爲確保橋樑順利轉體,此次施工採用了更爲安全、合理的墩底轉體施工方案。

施工前對梁體進行稱重試驗,在預定位置進行吊裝配重,有效控制了因曲線梁偏心等引發的轉體傾覆等安全風險,保證了梁體轉體平穩。

施工中,作業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執行,對每一道施工環節進行嚴密測控,經過現場技術、作業、精測人員有序聯動,有效解決了轉體施工的各項難題。

烏西烏北聯絡線的建成投運將進一步釋放烏西站樞紐壓力

今年以來,新疆鐵路部門單日裝車量連續22次打破記錄,昭示着新疆經濟發展平穩,一路向好。

成績的背後,是創新貨運思路,大力發展綠色、循環、高效運輸的不懈努力。

新疆鐵路部門結合疆內大型企業運輸需求,以清潔、環保、高效的敞頂箱循環列車運輸爲龍頭,積極組織開行烏準鐵路準東北至甘泉堡、小黃山、石河子、奎屯等站的區域性循環列車,有力保證了煤炭、焦炭、鋼鐵等重點貨物的運輸,較好地實現了公鐵快速聯運,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

同時,加快推進23個物流基地建設, 截至目前,樂土驛、鄯善、瑪納斯等物流基地已陸續投入使用,最大限度實現物流基地輻射服務周邊企業,爲推動內地企業向西轉移、本地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動力。

烏西烏北聯絡線的建成投運將進一步釋放烏西站樞紐壓力,將烏準鐵路、蘭新鐵路有機連接,確保運輸關鍵節點高效暢通,爲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爲充足的運力保障。

據瞭解,烏西烏北聯絡線項目建成後,將會更好地發揮烏準線、蘭新線貨物運輸能力,對打通烏魯木齊鐵路樞紐運輸瓶頸,滿足區域大宗物資運輸需求,打造烏魯木齊“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物流中心,推動新疆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