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花錢買商鋪是許多老百姓樂於參與的一種投資方式。而就在那個時候,位於上海市金山區的上海服裝城進行招商宣傳,吸引了不少浙江人的關注和參與。

他們本以爲投資能獲得較好的收益。然而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項投資卻成爲他們永久的心病。十多年來,非但沒有拿到投資收益,而且還屢屢和開發商發生爭執。“我們從當年的中年人,一晃到現在都成了老年人,這樣的狀態再持續下去,這事難不成要交給下一代處理了?”不少維權的業主爲此而自嘲。

【閒置十餘年的“荒涼之城”】

上海服裝城位於金山區楓涇鎮,是當地2002年的一個招商引資項目,於2003啓動建設。據瞭解,服裝城共有1500多戶小業主,以浙江投資人爲主,來自於台州、寧波、杭州、紹興等許多地方。他們購買了服裝城總計20萬平方左右的房屋產權。

在接到業主們的投訴後,《市場導報》維權中心記者近期介入,並趕赴實地進行走訪。

緊挨着朱楓公路這一項目,佔地面積有613畝。連通大門入口的是一條“永康大道”,它貫穿於整個市場。據稱,這條大道的東部入口段,是市場內最爲“繁華”的地段。大道兩旁的商鋪大多已出租,並開門營業着。

“我買的商鋪就在這個區塊,整個市場也就這裏集中地開着幾家店鋪,所以被稱爲最繁華地段。”寧波象山縣的業主張先生苦笑道,也正是因爲地段好,他當時花費了45萬元,比其它商鋪要貴出不少。但是,目前雖然有人承租着,可十多年來,他一分錢的收益也沒拿到。

大多數業主通常是買一間商鋪,同時再帶上一間配套房。另一位業主老石所買的商鋪位於A區。當記者跟隨他走近時,看到的景象卻讓人喫驚不小。門前一大片區域散落着毛竹竿,要踮着腳,小心地跨過雜亂交錯的竹竿,才能步入商鋪內。

“已經被糟蹋得不成樣子了!”老石提起這個話題就頗爲氣憤。據他介紹,商鋪四周全通透着,原先安裝的鐵閘門不知道何時被拆光了,室內整個是毛坯狀,不通水電,一些牆體也被無端地敲掉了,內部還堆放着不少的建築垃圾、裝修垃圾。

在商鋪的外牆上,記者還看到了一句黑色字體,稱“這個房子的所有權益屬私人,任何單位或個人不準侵佔,撬壞房屋必須恢復原樣!”

老石說,這是他多年前寫下的,想不到房子最後還是落得這樣的境況。

同在A區的寧波市區業主王先生,所購買的商鋪也是一副差不多的“慘狀”。上樓通道處的大鐵門經過十多年來的風吹雨打後,下部已鏽爛地掉了下來。樓上的坐便器也被拆離了原先的位置,被扔在牆角,多扇窗戶也被卸下,與相鄰商鋪相隔的牆體也已被拆除。

“我今年都61了,老年證都辦好,15年前來這裏投資時,還是正當年啊!”王先生非常感嘆,說像他這樣情況的人很多。這些年來,大多數業主已辦好了商鋪的產權,但是商鋪一直沒有正式移交過。房子爲何被整成這樣,他們都沒有被告知過原因。

導報記者隨後繞着整個市場走了一大圈,其間只看到了零星的商鋪投入使用,而絕大多數都荒廢着。據稱,這1500多套商鋪,真正在使用的,只有“零頭中的零頭”。

上海服裝城業主集體維權想“當家” 商鋪成水泥盒子,十餘年無收益

絕大多數商鋪空置着,得不到利用。

【“軟弱無力”的違約金條款】

十多年來,“違約金”是被業主們反覆提及但又最爲失望的一個詞語。

業主王先生告訴記者,他於2003年便與上海服裝城有限公司簽約購買商鋪,併爲此花費了20.8萬元。雙方約定最遲於2004年底交付使用,如逾期,服裝城將以“每延期一天按已付房款的萬分之三計付違約金”。

結果,房子沒能按期交付。可讓業主們喫驚的是,開發商非但不支付違約金,而且還在2006年時提出另籤一份《補充協議》,要求業主們放棄追究違約責任的權利。以此作爲交換,服裝城也不再要求業主補交土地差價。

業主們當時深感驚訝。“土地差價”這一說從來也沒有提起過,怎麼就憑空冒了出來?他們還翻看了協議書,其中註明,這是國有商業批租(出讓)土地,土地使用權爲40年。“協議已經明確是出讓的土地,何來補交土地差價?”

上海服裝城的說法是,該項目的土地此前是以非拍賣形式取得的,後來國家不允許這樣做,只好通過拍賣取得,故差價只能由雙方共同承擔。

王先生告訴導報記者,在逾期兩年多(在2006年時),違約金累計數額已非常可觀的情況下,對方的做法令業主們非常牴觸。

在此後,上海服裝城方面又換了一種說法,以協議無效爲由,拒絕承擔違約責任。公司指出,商品房銷售本應取得《預售許可證》,但是公司一直沒有取得該證。爲了規避該規定,公司採用了“聯建”的名義銷售。但經有關方面認定,聯建協議的實質爲商品房預售合同,基於此,公司不需要承擔違約責任。

上述說法,又令業主們傻了眼。經仔細查看了原先簽訂的協議並請教相關專業人士後發現,此前所籤的果然不是常規意義的購房合同,而是一份《營業房聯建協議書》。

“我們是普通老百姓,我們只知道買商鋪是一手交錢一手交房。”衆多業主表示,他們不清楚協議中“聯建”所蘊含的意義。他們認爲,對方明知未取得《預售許可證》卻故意隱瞞,這樣的行爲構成了欺詐。

而在此同時,上海服裝城又發函件給投資人,催促簽訂 《聯建協議》的補充協議。業主們對此更不明白了,《聯建協議》無效的事由並沒有改變,在此基礎上籤訂的補充協議還能有效嗎?

除了這筆逾期交房的違約金沒有拿到外,業主們另外反映,後續所約定的相關違約金也都成了泡影。所以,在他們看來,違約金條款已成爲一個毫無約束力的擺設了。

【一度岌岌可危的新生市場】

導報記者另據瞭解,由於延期交房,小業主們的產權證也無法及時辦理,這已成爲雙方間突出的糾紛和矛盾。但是,混亂的運營不止於此。項目還存在着對施工單位和材料供應商拖欠款項、工程施工單位全面停工等諸多問題,以致項目臨近“崩潰”的境地。

據稱,出現這一局面的原因是初期的運營者,不具有運營如此大型的商業地產項目的能力,不具有相關的財力、人才儲備和管理經驗。

爲了扭轉這一局面,在當地相關政府部門的協調下,以輸配電設備製造爲主業的上海中發集團攜手另兩家企業參股該項目,公司因此更名爲“上海服裝城股份有限公司”。

中發集團的相關人士日前告訴記者,在參股後,公司股東會和經營管理班子一直在積極地處理項目的糾紛,以期化解各種矛盾。爲增強項目的發展後勁,保持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在2008年5月,該項目經調整股東結構,中發集團控股,達到80%。

中發集團參股以來,一手着力處理各種矛盾和糾紛,一手積極推進項目建設和發展。支付了數億元解決工程建設糾紛和材料供應商的欠款,項目分三次竣工驗收,取得房屋大產證。又自2008年12月開始,陸續爲小業主辦理小產證1396套。

公司相關人士表示,他們還支付了數億元主動回購930戶精品商鋪(無法分割小產證)和500多套商辦用房(小業主要求退房),逐步穩妥地解決了絕大部分歷史遺留問題,挽救了上海服裝城項目,儘可能地保障了廣大業主的最根本利益。

上海服裝城業主集體維權想“當家” 商鋪成水泥盒子,十餘年無收益

商鋪破敗的景象可見一斑

【收益分配成了“鏡中之花”】

而在業主們看來,儘管服裝城內部的股權發生了變化,但是雙方的矛盾依舊尖銳。商鋪的收益問題,一直是業主們最爲痛心之處。因爲一直來,有關收益分配的承諾,最終都打了水漂。

在早先的《補充協議》中就有一條款稱,“2008年4月30日之前該聯建房由服裝城免費使用;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該房向業主租賃使用,租金總計爲每間2.688萬元。”

單方面給出的條款,一開始就遭到業主們質疑。“憑什麼拿我的房子給他們長期免費使用?憑什麼按他們規定的租金來執行?”

而上海服裝城方面的說法是,由於項目位於一個小鎮,招商非常困難,經營壓力很大,因此公司提出了免費使用和委託租賃的方案。

由於爭執一直持續着,許多業主都沒有簽署這份補充協議。

此後,上海服裝城又拋出了另一份協議。協議聲稱,其成立市場經營管理公司,打造環球奧萊斯購物公園,要求業主將商鋪交由甲方自營或其他方合作經營。期限從2008年11月1日起,至2018年10月31日。前三年的經營性收入,業主得六成,後面的收入,業主得七成。

一紙合同就訂下了十年的期限,奧萊斯項目究竟靠不靠譜?儘管許多業主有着百般疑問,但疲憊不堪的他們,不得已簽下了上述協議。

“其中一個最爲無奈的因素是,我們不籤合同的話,房產證他們就是扣押着不給,所以實屬迫不得已。”一些業主告訴記者。而在此同時,出於自我安慰,他們也幻想着,這個新的項目能給服裝城帶來生機,他們也能因此獲得收益。

但是,美好的願望最終還是落空了。眼看着十年合同期將至,收益卻分文未得,業主們因此出奇憤怒。

【開發商嘆苦衷:在困境中求生存、求發展】

據瞭解,自2008年9月,環球奧萊斯購物公園試營業後,市場運營方又籌建了楓涇酒城。但因受制於外部環境、公司自身的管理經驗不足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這些項目的運營很不順暢,困難重重。

2015年,作爲項目投資方,中發集團變現了諸多優質資產,舉集團全力,籌措資金,以圖轉型發展。通過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合作,公司將上海服裝城項目轉型爲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 (下稱非遺城),着力打造一個以非遺文化體驗旅遊爲形式、以互聯網+爲手段的集文化旅遊、文化金融、藝術品交易所爲一體的超級新型文化項目。

公司方面稱,園區的建設現已取得了初步的成績。

“早先的項目沒有做成功,而非遺城的項目是需要一定時間去培育的,不可能立刻產生效益。所以這些年來,儘管每年都投入2000萬元以上運營成本,但始終沒有盈利,即便一些正在營業的店面,也多是免費提供使用的,所以沒有收入,也沒法向業主們分配收益。”

“業主們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但我們作爲項目最大的業主,何嘗不希望早日取得成功?”市場方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年來,企業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但他們一直咬緊牙關,堅定不移地在困境中求生存、求發展。

【業主集體維權想自己“當家”】

儘管市場方強調了種種的理由,而在業主們看來,他們投下巨資,十多年來卻“顆粒無收”,卻是個殘酷的現實。有的業主爲此還提起過相關訴訟,但最後一些即便勝訴的案子,由於種種原因也無法執行。

據他們瞭解,市場方又計劃在原有協議結束後,推出另一個十餘年的商鋪租賃協議,期限至2028年。許多業主對此明確表示反對。

“爲了維護我們廣大業主的合法權益,同時爲服裝城重新找到方向,我們決定收回業主各自的房屋,成立業主委員會,成立專業投資引資招商公司,成立專業物業管理公司,全權接管服裝城裏屬於我們自己的房產,由我們自主經營!”不少業主表達了這一想法,併爲此進行多次交涉。

對於業主們的強烈要求,上海服裝城的相關人士近日在接受 《市場導報》維權中心記者面對面的採訪時表示,公司尊重他們的選擇。“部分業主要求收回房產自己經營的,我們會積極配合交還房屋,對於已遭損壞的,也會給予修復,並恢復通水通電等保障。如果有業主願意留下來和我們共同經營非遺城的,我們則表示由衷的感謝!”該人士進而表示,他們依然看好非遺城的前景,依然會利用市場內的自有產權房,繼續朝着這個方向前行。

據悉,上海市金山區政府去年曾發文,對於非遺城項目予以認可。文件稱,根據相關條例,該區積極鼓勵、支持各類社會力量依法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對此次歷時長久的業主維權事件,《市場導報》律師顧問團總顧問、浙江金道律師事務所律師潘瓊華認爲,類似因商鋪投資引發的糾紛由於受市場變化等衆多因素影響,近年來屢見不鮮。不過,“誠實信用”、“公平合理”等原則是雙方在合同簽訂和履行過程中應遵循的根本原則。

“小業主們在商鋪投資過程中造成損失的,一方面,可以依據違約責任條款,向招商方主張違約責任,若所造成的損失明顯高於所計算的違約金的,業主們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增加。”潘瓊華律師表示,“另一方面,即使沒有約定違約責任條款或條款不盡合理的,若招商方在合同簽訂和履行過程中存在過錯的,業主們依然可以依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向招商方主張損失賠償。”

導報記者新近獲悉,在當地政府的見證下,部分業主已與服裝城方面對收房等諸多事項的落實達成約定。對於此事件的進展,《市場導報》維權中心也將繼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