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周玉出生于1912年,1927年参加秋收暴动,1930年参加红军,经历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15年病逝于北京。

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他拥有过很多东西,也失去过很多东西,其中有一样东西,他随身珍藏了26年。耐人寻味的是,这样东西既不是什么金银财宝,又不是什么奖杯证书,而是一张仅有巴掌大的小纸片。当然了,这张纸也不是什么值钱的股票存折或者名家字画,仅仅是一份委任令。

那么,这张委任令在裴周玉眼中为什么那么重要呢?说来话长。

1933年夏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下令,把裴周玉从三军团补充训练第三师调到中央教一导师任师特派员。

7月的一天,裴周玉从江西兴国县来到瑞金沙洲坝找李克农部长报到。李克农在干部训练班给裴周玉讲过课,还当过他的班主任兼讲课教员,因此对裴周玉非常了解。

李克农询问了裴周玉的工作情况,最后对他说:“邓发局长派巡视员周兴同志去了解了你师的工作情况,回来汇报后,邓发局长认为你不错,才决定调你来中央教导师。”

接着,李克农从文件中找出一个铅印的材料,对裴周玉说,国家政治保卫局山邓发局长签名,委任你为中央教导师特派员。

他当即向裴周玉宣读了命令全文: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

委任令 NO0231

兹委任裴周玉同志为国家政治保卫局中央教导师特派员。

此令。

局长邓发

1934

李克农双手持着委任令递交给裴周玉,郑重地说:“这是党与国家保卫局对你的信任,希望你努力工作,完成工作任务。”

裴周玉马上敬礼,双手郑重地把它接过来。他想:我当排长、连长、干事、科长以及团、师特派员,过去都是口头宣布担任什么职务,或者写一张小纸条的介绍信,不曾有过这样正规的委任令。

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当时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裴周玉听到关于他的传闻很多,但未见过面,也未看到过他的签名盖章的文件。这次接到他的委任令后,他接见了裴周玉,并与裴周玉谈话,使裴周玉受到极大鼓舞。

国家政治保卫局是在席毛泽东领导下,领导地方与军队保卫工作的权力机关,其地位与权威很高,极受大家尊敬与羡慕,裴周玉认为自己能得到这一委任令,是他最大的荣幸。

红军中的保卫机关是1932年春天正式建立起来的(以前保卫工作是秘密的)。当时保卫工作的组织制度是仿效苏联的做法,地方政府与红军的保卫工作组织都是垂直关系,保卫工作人员佩戴的领章是红布镶边的绿色领章(红军战士是红色领章),胸前还佩戴有俄文字母的特殊标志的牌子。解放后,这些保卫干部都成了党的坚定捍卫者与国家栋梁。

长征后,裴周玉把这件宝贵的委任令放到挎包内随身携带,视如宝贝一样保护它。长征走了二万五千里,每天从早至晚不论行军走路、翻山越岭还是打仗,不论刮风下雨还是晴天,这个委任令裴周玉都放在挎包里不离身。途中尽管经常与敌人残酷战斗,经常遇到飞机轰炸扫射,但是这件宝物始终未丢失。

例如广西的湘江上游一次阻击战,裴周玉奉命率领第一团,同团长文年生(解放后曾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担负阻击广西军阀的进攻,掩护军委纵队通过湘江,红军一进入阵地,就遇到强大敌人的疯狂进攻,他们的几次冲击都被击退。最后一次几百敌军冲锋突破了红军的前沿阵地。

文年生和裴周玉等红军指战员一道,用刺刀同敌人展开了十几分钟的厮杀,终于粉碎了敌人的冲击,完成了掩护军委纵队安全渡过湘江的任务,受到军委表扬。

这次同敌人残酷拼搏中,这份委任令就背在裴周玉的身上,虽然挎包被敌人刺刀划破了一个缺口,但委令任仍完好无损,裴周玉也未负伤,被他视为大难中之大幸。

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进入雪山草地时,已走了大半年,大家精疲力竭,特别进入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后,一个多月未吃一顿饱饭,人人都饿得骨瘦如柴。

踏上草地后,因缺乏粮食,只好吃树叶、青草、饿肚子,指战员们没有棉、毛衣服,零度气温穿着单衣、打着赤脚,又经常遇上刮大风、下大雨、下冰雹,指战员们硬是凭着坚强毅力与革命意志熬过了七夭七夜无人烟的草地生活。

有几次下雨,裴周玉的衣服湿得无一根干线,他只好把委任令紧紧地夹到腋下,才使它未被大雨淋湿损坏。

许多战友过草地时,因身体瘦弱与高原缺氧、寒冷、饥饿,虽拼力与死神搏斗,还是饿死、累死或陷进泥潭淹死在草地,而这份委任令终于跟随裴周玉渡过了草地。

因此,在裴周玉眼里,这份委任令虽然只是一块巴掌大的小纸片,但其代价之高、之珍贵是任何宝物都难相比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委任令曾有一次失而得复。

那是1935年9月上旬,红军进入甘肃后,裴周玉突然生病,只好骑马翻山越岭。在进入清水县爬上一个山坡拐弯处时,疲惫不堪的马突然后腿一滑,连同裴周玉一起从三四层楼高的悬崖掉下,马当即摔死,裴周玉被摔得不省人事!

幸好山坡下不是乱石,裴周玉才免于一死。后经战友何远洪(原武汉军区顾问)、龙飞虎(原福州军区副司令)等数人下山,从死马肚子下把裴周玉的双腿拔出来,背到山坡上抢救很久,裴周玉才苏醒过来。

当裴周玉发现身上的挎包丢失了,流出了惋惜的眼泪。后来他被担架抬着走出一二里地,战友们还是跑到山沟野,把丢失的挎包捡了回来,这件宝物就此失而复得,并随裴周玉进入吴起镇。

此后这件“宝贝”始终伴随着裴周玉,直到2015年他老人家逝世,也就是说他珍藏这份委任令长达81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