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周玉出生於1912年,1927年參加秋收暴動,1930年參加紅軍,經歷了中央蘇區五次“反圍剿”戰爭、二萬五千里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2015年病逝於北京。

在幾十年的戎馬生涯中,他擁有過很多東西,也失去過很多東西,其中有一樣東西,他隨身珍藏了26年。耐人尋味的是,這樣東西既不是什麼金銀財寶,又不是什麼獎盃證書,而是一張僅有巴掌大的小紙片。當然了,這張紙也不是什麼值錢的股票存摺或者名家字畫,僅僅是一份委任令。

那麼,這張委任令在裴周玉眼中爲什麼那麼重要呢?說來話長。

1933年夏天,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政治保衛局下令,把裴周玉從三軍團補充訓練第三師調到中央教一導師任師特派員。

7月的一天,裴周玉從江西興國縣來到瑞金沙洲壩找李克農部長報到。李克農在幹部訓練班給裴周玉講過課,還當過他的班主任兼講課教員,因此對裴周玉非常瞭解。

李克農詢問了裴周玉的工作情況,最後對他說:“鄧發局長派巡視員周興同志去了解了你師的工作情況,回來彙報後,鄧發局長認爲你不錯,才決定調你來中央教導師。”

接着,李克農從文件中找出一個鉛印的材料,對裴周玉說,國家政治保衛局山鄧發局長簽名,委任你爲中央教導師特派員。

他當即向裴周玉宣讀了命令全文: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政治保衛局

委任令 NO0231

茲委任裴周玉同志爲國家政治保衛局中央教導師特派員。

此令。

局長鄧發

1934

李克農雙手持着委任令遞交給裴周玉,鄭重地說:“這是黨與國家保衛局對你的信任,希望你努力工作,完成工作任務。”

裴周玉馬上敬禮,雙手鄭重地把它接過來。他想:我當排長、連長、幹事、科長以及團、師特派員,過去都是口頭宣佈擔任什麼職務,或者寫一張小紙條的介紹信,不曾有過這樣正規的委任令。

國家政治保衛局局長鄧發當時是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裴周玉聽到關於他的傳聞很多,但未見過面,也未看到過他的簽名蓋章的文件。這次接到他的委任令後,他接見了裴周玉,並與裴周玉談話,使裴周玉受到極大鼓舞。

國家政治保衛局是在席毛澤東領導下,領導地方與軍隊保衛工作的權力機關,其地位與權威很高,極受大家尊敬與羨慕,裴周玉認爲自己能得到這一委任令,是他最大的榮幸。

紅軍中的保衛機關是1932年春天正式建立起來的(以前保衛工作是祕密的)。當時保衛工作的組織制度是仿效蘇聯的做法,地方政府與紅軍的保衛工作組織都是垂直關係,保衛工作人員佩戴的領章是紅布鑲邊的綠色領章(紅軍戰士是紅色領章),胸前還佩戴有俄文字母的特殊標誌的牌子。解放後,這些保衛幹部都成了黨的堅定捍衛者與國家棟梁。

長征後,裴周玉把這件寶貴的委任令放到挎包內隨身攜帶,視如寶貝一樣保護它。長征走了二萬五千裏,每天從早至晚不論行軍走路、翻山越嶺還是打仗,不論颳風下雨還是晴天,這個委任令裴周玉都放在挎包裏不離身。途中儘管經常與敵人殘酷戰鬥,經常遇到飛機轟炸掃射,但是這件寶物始終未丟失。

例如廣西的湘江上游一次阻擊戰,裴周玉奉命率領第一團,同團長文年生(解放後曾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擔負阻擊廣西軍閥的進攻,掩護軍委縱隊通過湘江,紅軍一進入陣地,就遇到強大敵人的瘋狂進攻,他們的幾次衝擊都被擊退。最後一次幾百敵軍衝鋒突破了紅軍的前沿陣地。

文年生和裴周玉等紅軍指戰員一道,用刺刀同敵人展開了十幾分鐘的廝殺,終於粉碎了敵人的衝擊,完成了掩護軍委縱隊安全渡過湘江的任務,受到軍委表揚。

這次同敵人殘酷拼搏中,這份委任令就背在裴周玉的身上,雖然挎包被敵人刺刀劃破了一個缺口,但委令任仍完好無損,裴周玉也未負傷,被他視爲大難中之大幸。

長征途中,紅一方面軍進入雪山草地時,已走了大半年,大家精疲力竭,特別進入四川少數民族地區後,一個多月未喫一頓飽飯,人人都餓得骨瘦如柴。

踏上草地後,因缺乏糧食,只好喫樹葉、青草、餓肚子,指戰員們沒有棉、毛衣服,零度氣溫穿着單衣、打着赤腳,又經常遇上颳大風、下大雨、下冰雹,指戰員們硬是憑着堅強毅力與革命意志熬過了七夭七夜無人煙的草地生活。

有幾次下雨,裴周玉的衣服溼得無一根幹線,他只好把委任令緊緊地夾到腋下,才使它未被大雨淋溼損壞。

許多戰友過草地時,因身體瘦弱與高原缺氧、寒冷、飢餓,雖拼力與死神搏鬥,還是餓死、累死或陷進泥潭淹死在草地,而這份委任令終於跟隨裴周玉渡過了草地。

因此,在裴周玉眼裏,這份委任令雖然只是一塊巴掌大的小紙片,但其代價之高、之珍貴是任何寶物都難相比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委任令曾有一次失而得復。

那是1935年9月上旬,紅軍進入甘肅後,裴周玉突然生病,只好騎馬翻山越嶺。在進入清水縣爬上一個山坡拐彎處時,疲憊不堪的馬突然後腿一滑,連同裴周玉一起從三四層樓高的懸崖掉下,馬當即摔死,裴周玉被摔得不省人事!

幸好山坡下不是亂石,裴周玉才免於一死。後經戰友何遠洪(原武漢軍區顧問)、龍飛虎(原福州軍區副司令)等數人下山,從死馬肚子下把裴周玉的雙腿拔出來,背到山坡上搶救很久,裴周玉才甦醒過來。

當裴周玉發現身上的挎包丟失了,流出了惋惜的眼淚。後來他被擔架抬着走出一二里地,戰友們還是跑到山溝野,把丟失的挎包撿了回來,這件寶物就此失而復得,並隨裴周玉進入吳起鎮。

此後這件“寶貝”始終伴隨着裴周玉,直到2015年他老人家逝世,也就是說他珍藏這份委任令長達81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