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是一名金牌销售员。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拿到一家全球知名品牌的销售代理权,从而开始了我的创业生涯。

凭借着多年的人脉、经验,我非常顺利地将公司做到了五千万的规模。由于精力有限,我提拔了三个业绩不错的销售经理,分别负责三个大片区的客户,自己仅仅负责本地大客户,同时将精力转移到内部管理上。

人一多,就需要指标来衡量每个人的业绩。但是我对绩效考核非常反感,想起自己曾经一度被KPI所支配的恐怖,以及囚禁于Excel表格中的那份屈辱,我决不搞很多指标来限制我的员工。所以我只给三个销售经理下达了基本的销售额指标。

半年下来,效果非常好,销售额猛增。就在我洋洋得意时,财务经理向我提出了一个严重的财务预警:上半年销售增长了50%,但利润只上升了10%。

经过核查,我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我们有两类产品,A类产品毛利润很高,但市场需求量不大;B类产品市场空间大,比较好卖,但利润很低。三位经理为了销售额,自然力推B类产品。其实我一直反复叮嘱,这两类产品都很重要,但在利益面前,大家自然会趋利避害。

没办法,我又增加了一项考核指标,现在核心指标是两项:销售额和利润率。

还别说,KPI就是管用,三个月后,利润好的A类产品销售就慢慢回升了。

就在我准备出国旅游一段时间时,我接到了一位合作多年的老客户的电话,老客户的话让我大为震惊,我赶紧让人找来很久没看的客户统计表。

统计表显示,今年的老客户流失率上升了好几倍,但因为新客户增长数量比较快,掩盖了这个问题。深究原因,原来公司有一种特殊产品C,市场需求量小,但非常刚需,关键是没有其它公司在代理,我以前把C产品作为手里的王牌,当成老客户的回馈。但现在的三位销售经理,为了最求业绩,把C产品作为争取新客户的筹码。老客户没有回馈,自然纷纷取消订单了。

我大为恼火,突然想起以前的公司把KPI搞得那么负责,原来都是给员工逼的。

思来想去,只能再增加一个考核指标—客户流失率。

一个月后,客户流失率稳定了,但是新问题又来了。

财务经理说公司的现金流这几个月都是负的,销售经理为了保业绩,承诺了很多的账期,但这样一来,公司的回款就成了问题。

没办法,又增加了回款的考核指标。

可是这样下去,我知道还要增加“销售费用”、“库存资金占用”等等指标。

KPI真是个好东西,你考核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但KPI又是个坏东西,凡是你考核不到的东西,就会成为业绩黑洞。

可当时的我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激发了我的斗志:我就不信了,我不但要考核业绩,还要考核出勤,考核企业文化,考核忠诚度,考核态度……

来啊,相互伤害吧!

结果可想而知,我破产了。其实,KPI是一个公司与员工博弈的战场,不过在这个战场上,公司几无胜算。因为公司需要管理一推人的KPI,但员工只要管好自己的KPI。

人不能太贪心,其实我完全可以在“真考核,但有业绩黑洞”和“假考核,给员工一点心理压力”这两者中间选择一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