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到别人家孩子会说英文、会跳舞、会唱歌、会画画、会背三字经甚至还有一两个这个年龄孩子少有的特长时,我们都会感叹“别人家孩子怎么什么都会”。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去羡慕别人家孩子会什么。

孩子发育水平不同,所以在语言发展、思维发展上会有差异。可能别人家孩子现在能说英语的年龄,到你家孩子这里也许刚刚能把所有的中文说利索。

教育孩子就像盖高楼,我们不应该只看凸显出来的那一部分,更多的应该去关注孩子的“地基”,拥有良好的基础,将来孩子学任何东西都会事倍功半。

“地基”的首要条件就是给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孩子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长期的沉积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最初的刻意,到自然,再到不经意,无论是好习惯还是陋习都是这样养成的,好习惯更需要初期的有意培养。在孩子小的时候,自主的意识还不是很强,都是通过模仿大人,观察大人学习的。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通过自身行为来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果大人有读书的习惯,那孩子也必然会更容易对读书产生兴趣。

“地基”的其他条件,就是要给孩子奠定良好的艺术修养。

良好的艺术修养是孩子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孩子享用一生的财富,然而艺术修养不是孩子天生的,它需要在艺术欣赏和才艺学习中逐渐培养和锻炼起来。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参加丰富的艺术活动是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要手段。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一些简单的绘画、泥工、手工、纸工、制作玩具等和美术有关的技能,可以培养孩子对美术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美术创造能力。要培养孩子的审美趣味,扩大孩子的欣赏视野。增加生活情趣,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要提高鉴赏能力,正确引导自身的审美趣味,需要具有某种专长的人在欣赏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音乐是一种韵律艺术。一些简单的节奏训练、音阶训练,都是可以增加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里需要多说一句的是,音乐的基础是乐理,只要孩子能懂得枯燥的乐理,以后转任何音乐的种类都是游刃有余的。

舞蹈是一种肢体艺术,对于肢体艺术最重要的是协调性,协调性好的孩子学任何舞蹈都会易如反掌。锻炼协调性的方法有很多种。

孩子在幼儿时期的艺术修养培养很重要,我们不应该在乎孩子在艺术活动中获得了什么具体的、可量化的东西,而是应该关注孩子气质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