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墨家學派認爲,人活着的時候互相攀比,導致財力消耗過大,勢必造成私慾膨脹和生活困頓。由於墨家的政治主張不被統治階層歡迎,更加上墨家的清流思想、嚴明的紀律和清苦生活不爲社會所接受,戰國以後,便逐漸式微。

墨家在中國璀璨的歷史星空,就像一顆耀眼的巨星,曾經光芒四射,覆壓儒法。然而卻煙花般地神祕消失,再也沒有閃爍過,成了一樁歷史迷案。no.1 曾經的鉅子

墨家,與其說是一個學術團體,毋寧說他更像現代意義上的一個政黨組織,因爲他組織嚴密,有領袖階層,有組織架構,有理論學說。墨家領袖稱“鉅子”,其成員,凡到各國爲官者,須帶有本家使命,推行本家主張。若受阻,可辭職。官爵俸祿的變動亦須及時稟報,並奉獻相應俸祿。

戰國時期,墨家與楊朱學派並稱“顯學”。墨家反對等級觀念和兼併戰爭,因此提出“兼愛”、“非攻”等政治主張。它極力推行尚賢、尚同、節用、節葬的治國之道。

墨者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爲宗,以維護公理與道義爲己任,注重實踐,生活清苦。其中善辯者稱爲“墨辯”;武俠稱爲“墨俠”。墨子死後,墨家分分合合之後併成兩支:一支是“墨家後學”,該支派注重認識論、邏輯學、幾何學、幾何光學、靜力學等學科的研究;另一支則轉化爲秦漢時期的遊俠。

由於墨家的政治主張不被統治階層歡迎,更加上墨家的清流思想、嚴明的紀律和清苦生活不爲社會所接受,戰國以後,便逐漸式微。漢武時期的獨尊儒術政策,更是把墨家推向消亡。no.2 百家爭鳴中的神祕墨家學派

戰國時期,天下大亂,紛紛擾擾,如何平息動亂歸於大同?各家都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道家認爲,生死存亡,循乎天道,人的生老病死,社會的治亂,都是自有天道決定,只有服從天道,纔是最高的正義。一句話:聽天道的。

儒家則認爲,天下只有一個道,一個法,一個主,這個道,這個法,這個主,就是君主,所以都要服從君主。一句話:聽君主的。

法家,顧名思義,就是以律法爲宗。主要是制定個框框,該殺的殺,該罰的罰,落實獎懲,認爲社會秩序的治與亂,都緣於獎懲不到位。一句話:聽律法的。

這三家學派各有市場,不同時期不同場合不同需要,會用上不同方案。那麼,作爲當時最耀眼的明星,墨家拿出來的方案又是什麼呢?

兼愛與非攻

也就是說,互助互愛,去私心而存公念,利人利他,公而忘私,組織觀念高於一切,集體利益高於一切,視天下人如同家人,你好我好大家好,以德報怨,你不惹我,我不惹你,這樣做了,何愁天下不治?

在諸子百家裏,墨家是最大公無私的慈悲羣體,他們沒有親疏觀念,最忌惹是生非,因此被最重倫常的孟子罵稱“無父”。因爲墨子的兼愛抹平了等級觀念和倫理界限,與儒家提倡的禮法觀念格格不入。

節用與節葬

節用就是勤儉節約,節葬就是不提倡厚葬,其目的都是節約財力。儒學最講禮,也就是最重視對人的投資和對先人的禮敬,因此,墨子此說與儒家學說就分庭抗禮起來,經常爲此掐架,誰也不讓誰。

墨家學派認爲,人活着的時候互相攀比,導致財力消耗過大,勢必造成私慾膨脹和生活困頓。人死以後又借死人裝點門面,傾其所有,死要面子活受罪,鋪張與厚葬的後果是,滋長犯罪心理,以維持虛僞的面子和體面的生活。

人都變得如此虛僞,又有犯罪的動機,社會豈能不亂?

尚賢與尚同

對於社會之亂,各家都進行了把脈。道家說,病在人違天;儒家說,病在人違禮;法家說,病在人違法。各家針對病症,都開出了救世良方。

墨家的藥方是這樣的:國家選拔人才不能限於貴族那個小圈子,人才不分出身,只要是人才,都是國家棟梁。他認爲用倫理打造秩序很不現實。應該從天子做起,執行同一的標準,人人都自覺效仿,天下大治指日可待。

非天與非命

道儒法諸家,對於社會秩序方面有一個基本共同點,那就是,人類應該效仿天地,制定一套普適性的遊戲規則,這樣,天下才會和平。而墨子不這麼認爲,他們不僅要消滅人的私心雜念,就連老天爺也不放過。

墨子出身於祭祀之職,他對神鬼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他認爲神權高於君權,所謂的天命之說是蒙人的,哪裏有一成不變的天命?心懷大愛的人,天命就好,反之則不好,這就是上天對人類的獎懲。

no.3巨星隕落

墨家顯學的社會背景。從春秋時期開始,傳承幾百年的世襲貴族宗法制度就開始動搖,在劇烈動盪的社會面前,世襲貴族不甘滅亡的命運,開始廣納賢才。這個時期,社會下層人士在經濟上已經獲得比從前更多的獨立空間,參政議政的積極性也在提高。而這些人又大都是理想主義者,他們沒有更多的思想禁區,也敢於挑戰權威,甚至以國君的師友自居,合則留之,不合,則一拍兩散。

在此背景下,具有平民共產主義思想的墨家學說誕生。墨子認爲,從中央到地方,各級主要領導都應該唯纔是舉。他希望建立一個權力集中、更強有力的統治體系,實施“兼愛”、非攻“政策,來實現天下大同的理想。

但是,在家天下的社會格局下,宗法制度與世襲制度生命力之強大,與其對着幹的政治理想,封建帝王深惡痛絕的墨家學說只可能產生,但不可能長久聽之任之,其結局可想而知。

諸家圍攻

顯然,墨子的“兼相愛,交相利”主張,弱化了等級觀念,動搖封建統治的根基,不會爲統治者所歡迎,也不會爲儒家所接受。孟子說他,天下人都無差別的愛,與禽獸何異?所以孟子惡狠狠地罵道“墨子無父”。

法家強化君權,其目的就是要把國家打造成強大的戰爭機器,還要維穩。而墨家學派的成員多是遊俠,又有尖端武器和兵員,動輒派兵調停,是法家的維穩對象,豈能放他不管?後來,秦國的商鞅變法,其中專有一條專門針對私人武裝和遊俠。

不僅如此,就連一直跟儒家對着幹的另一個顯學派楊朱,也毫不留情地攻擊墨家。

楊朱說:什麼兼愛啊?就像你墨子整天破衣襤褸滿天下跑,喋喋不休地兜售你的兼愛,還帶你的兵將參與戰爭,天下就太平了?分明扯淡!只有天下人你不來我不往,纔會相安無事。人人都應該“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取一毫而損天下,亦不爲也”,各人自掃門前雪,這樣,社會才能安靜下來。

到了秦代,墨家在法家和國家機器的雙重打壓下,近乎絕跡。漢代又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給奄奄一息的墨家補了一刀,結束了墨家尚存的一點氣息。

隋唐興起的科舉制,加之宋代的重武輕文,明清兩代的文字獄,則完全把知識分子的頭腦進行了承前啓後的格式化處理。

至此,墨家遺落在民間的一點點火種,也徹底湮滅在了歷史的煙塵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