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漢高祖劉邦的妻子,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后、皇太后,臨朝聽制,從權力及政治表現上來看,都可與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相提並論,而她們也都經常與殘忍、好殺離不開,歷史評價衆說紛紜,而在水一白看來,呂后並不能算做一個殘忍的人,她的更多表現不過是作爲一個政治人物而做的正常選擇,不過她對一個人,卻是非常的殘忍,而這個人既不是戚姬,也不是功臣韓信、彭越。一、“誅殺”功臣

因呂后而死的功臣主要就是韓信、彭越。

當時韓信已經被劉邦貶爲淮陰侯了,既沒有兵權,還要被密切監視,可以說劉邦也是極不信任韓信的了,可以說即便呂后不殺韓信,韓信也會在不久之後死於劉邦之手,一則與韓信的帶兵能力有很大的關係;二則韓信因軍功的膨脹而向劉邦“要”齊王之時,就已經爲他的死埋下了伏筆;三則最初的韓信也許並無反心,當上齊王的韓信也許也沒有反心,而被貶爲淮陰侯的韓信確實已經有了反心了,儘管這時他已經沒有了謀反的資本了。

陳豨叛變的時候,劉邦前去征討,而韓信卻暗中派人聯繫陳豨,他會如之前跟陳豨約好的一樣,做好他的內應工作。另一邊,韓信和家臣計劃,矯詔將各官府中的罪犯和奴隸放出來,拉起隊伍直接去打呂后和太子劉盈,卻不料有內鬼,將韓信的事上告了。呂后聞聽消息,忙和蕭何商量,如果處置。最終決定,他們也假傳消息給韓信,說劉邦平叛已經回來了,陳豨已經被幹掉了,文武百官都來祝賀,怎可少了你淮陰侯韓信呢?韓信接到消息,連忙上朝,卻被武士直接捉拿在當場,隨後被殺於長樂宮中的鐘室之內。

而彭越的死,更象是一種斬草除根的政治手段。當時彭越已經被劉邦一擼到底,貶爲了庶人,直接流放去了蜀地。偏巧,被流放的彭越半路遇到了呂后,彭越以爲自己找到了大救星,不斷地向呂后訴說,自己是多麼樣地冤枉,懇請呂后能夠爲他求情。呂后一聽,當即便答應了彭越,並將他帶回了咸陽城。不過,呂后可並不是想救彭越,而是打算不留後患的,她對她的夫君劉邦說:“陛下怎可將彭越放走,這不是在放虎歸山麼?”劉邦這才恍然大悟,連忙下令,處死了彭越,還把他剁成了肉醬,分給其他諸侯王,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殺掉彭越是呂后的主意,可這“分肉”的主意是呂后想出來的?還是劉邦想出來的呢?殘忍的到底是誰?二、“殘害”劉邦諸子

漢高祖劉邦一共有八個兒子,我們一一來看看,呂后是如何對待劉邦的這些子嗣的。

長子劉肥

爲劉邦做亭長時候的相好的曹氏所生,爲庶長子。原本劉肥身爲庶長子,雖然受封地很廣,且被封爲齊王,但是因年少時,受呂后撫養,並不被呂后視作威脅,可劉盈的一次隨意之舉卻給劉肥惹來了殺身之禍。

有一回,劉肥進京看望惠帝劉盈和呂后,劉盈一直把劉肥當成大哥,也忽略了自己帝王的身份,還是以兄長的身份看待劉肥 ,並將主位讓給了劉肥。一個無意之舉卻惹怒了呂后,直接賜給劉肥毒酒,如果不是劉盈看穿了呂后的陰謀,劉肥就被呂后毒死了。劉肥爲了避難,還將一個郡的土地通過呂后獻給了自己的妹妹魯元公主,而且還把自己的妹妹尊爲了他這個齊王的王太后,自此,齊王再也沒有受到過呂后的迫害。

次子劉盈

排行中的二兒子,真正的嫡長子,呂后的親生兒子,劉邦死後的皇帝——漢惠帝劉盈。

三子劉如意

劉盈當初太子之位的唯一競爭對手,呂后最恨的”小三“戚姬的親生兒子,也是劉邦最愛的兒子。

當初劉邦幾次想改立劉如意爲太子,最後都沒有成功,這也爲劉如意之死埋下了伏筆。雖然呂后掌權之後沒有馬上將劉如意處死,但也沒過太久,當戚姬一曲《戚夫人歌》喚起了呂后的傷心事,呂后這“纔想起”還有人應該“收拾”,於是下令,召劉如意進京,打算將其殺害。不料,宅心仁厚的劉盈爲了不讓弟弟遇害,竟日夜陪伴弟弟,若不是劉盈一次想打獵,而劉如意不願早起,給了呂后機會,劉如意至少還能活很長一段時間。劉如意死的這一年公元前194年。

四子劉恆

劉邦“一夜情”的女子薄姬所生,從未受過寵愛,因此也沒有遭到迫害。長居偏遠的代地,卻在後來諸呂被殺後,選帝位之時,被“幸運”選中,成爲了後來的一代名君漢文帝。

五子劉恢

因呂后而死的劉邦的三個兒子,都是在趙王的任上死的,而劉恢是最後一個,他頂替的是他六弟劉友的位置。

做了趙王的劉恢,被逼娶了呂后的侄子呂產的女兒,這很自然也是呂后的一種政治監視的手段。在這位呂氏女之前,劉恢有一個心愛的寵妃,可在呂氏女來了以後,劉恢就很難再與這位寵妃見面,可這相思之苦,又豈是劉恢所能忍受的,便偷偷地與這位寵妃約會。本來正大光明的夫妻見面,在呂氏女看來,自然就是偷情了,於是下令毒殺了這位寵妃。

失去愛人的劉恢萬念俱灰,終日悶悶不樂,親自爲愛妃作了四首曲子,命樂師演奏,寄託哀思,可這樣的日子終究不能長久,僅僅四個月後,劉恢便殉情而死了,這一年,公元前181年。

六子劉友

趙王劉如意死後,劉友就做了趙王。跟劉恢一樣,劉友也被“分配”了一位呂氏之女,而與劉恢不同的是,劉友並不專情於一位寵妃,而是“雨露均霑”。

這可就惹怒了這位呂氏王后,可與劉恢那位呂氏女出了問題自己解決不同,這位呂氏王后直接就去呂后那裏告黑狀去了。她跟呂后說:“劉友說啦‘待呂后百年之後,看我如何對付這些呂氏諸王’“,呂后聞聽,大怒,把劉友調進京城,困在官邸之中,不給他喫的,也不讓別人給送喫的,直接把這位六皇子活活給餓死了,這一年,公元前181年。

七子劉長

淮南王劉長是劉邦的女婿張敖送給劉邦的妾氏趙姬所生,不過生下劉長的趙姬卻因爲張敖的手下貫高行刺劉邦之事被告發,而受到牽連身死。所以在劉邦的授意下,呂后將劉長撫養長大,因此劉長從始至終也沒有受到呂后的迫害。

最後卻因爲過於驕縱,而造了漢文帝的反,在流放蜀地的途中,自己把自己餓死了。

八子劉建

劉邦一共有三個兒子在同一年身死,這一年便是公元前181年,前兩位是前文所說的六子劉友與五子劉恢,而第三位就是這位八子燕王劉建。

正史中記載,劉建的死倒是與呂后沒什麼關係,不過,在劉建死後,劉建與其妾氏所生的兒子卻在呂后的授意下被殺害了。劉建因此而絕後,燕國國除。

從陰謀論角度來看,劉建的死也有很大的可能與呂后有關。三、迫害“小三兒”們

事實上,呂后對這幫“小三兒”們還是很仁慈的,當然戚夫人除外。

劉邦的這些女人們,根據記載,只有薄姬最幸運,跟着自己的兒子代王劉恆,去了代地,做了代王后,後來還做了皇太后。當然,水一白相信,劉邦宮中不受寵的女人應該也有很多是被放走的,或者被分給了一些異姓王。

受劉邦寵愛的那些個妃子,自然都是跟戚夫人一樣,被關押在了永巷之中,自生自滅。

如果戚夫人更“老實”一些,應該也是有機會在永巷之中終老一生或者提前自殺而免受人彘之禍的。不過戚夫人一生受寵,沒有喫過什麼苦,自然也承受不了這永巷搗米的苦日子,免不了發幾句牢騷,唱幾句思念兒子的歌。這也“提醒”了呂后,她和她兒子的存在,於是乎,戚夫人被砍斷手腳、毒啞嗓子、剜去眼珠、燻聾雙耳,製成了人彘,她兒子趙王劉如意也被毒殺。

雖然說身處永巷的戚夫人,可能早晚免不了一死,不過這樣個死法,確實顯得可悲了一些,但是作爲政治對手,戚夫人和呂后這對兒對手,不管誰勝誰負,輸的那一方都免不了受些折磨。四、真正的殘忍

如前文所說,韓信、彭越之死說是死於呂后之死,實際上是政治需要。

而戚姬之死,雖然過程很殘酷,但是“勝者王侯敗者賊”這件事,本就沒有什麼對錯之分。

至於死在呂后手時的,劉邦的三個趙王兒子,還是有些情況不同的,劉如意作爲政治對手,是必須死的;而劉恢及劉友,死亡的時間都是公元前181年,而僅僅一年以後,呂后就死了,呂后之所以在臨死之前將劉邦的這兩個兒子以及一個孫子殺害,更大的原因是暮年之後對自己統治的懷疑,一旦有些風吹草動,便動輒殺生。

假如不把呂后作爲一個女人看待,而僅僅將她視作一般的男性帝王,在她手裏死這些人,“殘忍”這個詞大概就跟他不沾邊了,要知道千古一帝漢武大帝劉徹,一個巫蠱之禍可就死了數萬人之多。

要說呂后真正的殘忍,那就只有對她自己的親生兒子漢惠帝劉盈了。

劉盈打小兒就是個“老實孩子”,他雖然也很聰明,但是心腸卻是大大地好,不管是對大哥劉肥、還是對三弟劉如意,都是能救就救。就這樣一位好孩子,卻在她娘呂后的對待下,兩次改變了世界觀。

第一次,呂后將戚姬作成人彘的時候,竟讓劉盈“欣賞”,如果劉盈的性格是那種殘忍暴戾的,也不會有什麼。也可能呂后是想讓劉盈培養帝王的“心性”,不過無論如何考慮,劉盈的性格都與其父母相去甚遠,所以看到如此殘忍場面,直言“這不是人能做出來的事”,可這又偏偏是他的母親做出來的,他的世界觀瞬間就崩了。

第二次,呂后爲劉盈選擇的皇后,竟是他的姐姐魯元公主的女兒張嫣,年僅12歲。這是劉盈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又不得不接受的。

身爲孝惠帝的劉盈,明知禮義以孝爲先,卻被母親“殘忍對待”,這種母親所給予的“愛”在兒子看來卻與“愛”相去甚遠,甚至只能用“殘忍”來形容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