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公开赛,马龙、许昕会师男单决赛,并搭档拿下男双冠军。龙蟒的出神入化的表演,征服了现场5000多名观众和电视机前所有的球迷。

国际乒联终于幽默式承认,新规则的出台就是为了“激怒”中国人!

面对中国男队的出色表现,国际乒联主席托马斯·维克特说,“看来失去世界排名第一这件事把中国人激怒了,这就是他们(马龙、许昕)到达不莱梅后一开始就状态爆棚的原因。”

“新排名规则”正式实施已3个月,匈牙利、卡塔尔、德国三站公开赛各协会踊跃报名参赛,盛况空前,2018第一季度开门红,所以维克特先生内心那份喜悦之情按捺不住,溢于言表。

2017国际乒联巡回赛,中国队参赛次数比往年更少,尤其马龙、许昕、张继科,以及丁宁、刘诗雯几位大咖,全年12站公开赛连5站都达不到,最少的甚至只有3站。一大家子混日子挺不容易的,你作为“大儿媳妇”这么不捧场,当“婆婆”的国际乒联自然很不爽。

于是,国际乒联采纳了日本乒协提出的“新积分规则”方案。“婆婆”算看明白了:还是“二儿媳妇”善解人意,帮着出主意,立规矩;若都像“大儿媳妇”那样想干家务活就干点儿,一不高兴了就躲在屋里不出来,关上房门上电脑或者玩手机,这居家日子就没法往下过。

有不少网友怒怼:国际乒联“新积分规则”就是考勤打卡!就一脑残!是可忍孰不可忍!

其实,“新积分规则”不仅仅是“考勤打卡”,主要还是看“工作效益”,因为你纵然全年12站出满勤,倘若总是一场也不赢,资格赛全输或种子选手正赛每每一轮游(没有任何工作效益),还是不会给你添加积分滴。

只要正常出勤(哪怕是只参加6至7站公开赛,加上团体世界杯、团体世乒赛、洲际赛事、单打世界杯等等),中国队实力靠前的男女前10名选手(只要不遇到极其严重的伤病),全年获得8个有效积分应该不成问题。

任何一种积分方式,和排名规则,只是球员以往参赛成绩的记录报表,与球员的真实水平(实力)只能大致相等而不可能做到完全相等。

国际乒联终于幽默式承认,新规则的出台就是为了“激怒”中国人!

马龙世界排名之所以跌至第9,张继科跌至50之外(照他目前的趋势很快会跌至100开外),丁宁和刘诗雯跌至20左右,实属“惨不忍睹”,让中国球迷觉得很闹心,一时怒火填膺可以理解。但造成这种“乱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几位2017全年尤其是下半年,参赛次数确实少得可怜!

早在去年9月以前,中国乒协就得知了“新积分规则”的基本精神,却没能研究吃透,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终究也难辞其咎。

国际乒联终于幽默式承认,新规则的出台就是为了“激怒”中国人!

不可否认,国际乒联“新规”看似一视同仁,但其出发点就是为了“激怒中国人”。

排名下跌,你们的大多数球员不高兴(锻炼机会太少,况且奖金再低也是奖金),你们的球迷百姓也不高兴(奥运冠军居然要打资格赛),上级部门亦不会高兴(乒乓球毕竟是“国球”);种种压力迫使你“痛改前非”,从今往后跟上我的节奏,老老实实“出勤打卡”(参赛),国际乒联“新积分规则”的出台,似乎捏住了中国乒协的气门芯。

“看来失去世界排名第一这件事把中国人激怒了,这就是他们(马龙、许昕)到达不莱梅后一开始就状态爆棚的原因。”这话说得很俏皮,还有点讽刺意味。其实,这正是国际乒联暨维克特主席想要的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