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移動支付市場絕對算不上平靜。前有斷直連推進、網聯的籌建,後有備付金存管文件的紛至沓來,要求在新年1月14日完成備付金100%上交,對於支付機構的合規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打破了過去憑藉沉澱的龐大的備付金喫利息的行爲,推動了行業洗牌。

反映到行業實際,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在今年第二季度環比增速下跌2.62%,首次出現環比降低的現象。易觀分析稱,這是由於金融類交易受到監管嚴控等原因規模出現較大幅度降低,同時整體交易量級已經達到較高規模,移動支付對小額高頻場景滲透已經達到較高水平,區域下沉並未出現突破性進展,場景固化。

而雷鋒網瞭解到,根據易觀2018年最新Q3報告,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三季度的交易規模達438357.3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11.52%。

根據易觀分析,三季度雖然互聯網金融行業出現短期猛烈波動,但由於波動過後整體行業集中度更高,主要支付機構受到影響較小,部分機構甚至保持逆勢上揚態勢。電商、餐飲、航旅、出行等移動支付覆蓋行業主要廠商整體交易規模均保持平穩增加。此外,在聚合支付廠商以及合作銀行的同步推動下,移動支付地域下沉效果開始顯現,場景固化進一步鬆動。移動支付行業整體交易規模在三季度依然保持高速增長。

支付寶、騰訊進一步蠶食移動支付市場,線下場景爭奪加劇支付寶、騰訊進一步蠶食移動支付市場,線下場景爭奪加劇

值得注意的是,兩巨頭依然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並較上季度有小額增長。支付寶以53.71%的市場份額拔得頭籌,上季度爲53.62%,騰訊金融以38.82%市場份額緊隨其後,上季度爲38.18%。兩家合計92.53%,較上季度上升0.73%。

作爲金融生態的基礎入口,支付場景的爭奪依然激烈。由於C端線下場景的開拓和個人類服務交易規模的不斷增長,兩巨頭的增長,則意味着其他廠商份額的壓縮。報告指出,第三季度面向C端的主流支付機構均保持了活動和促銷力度,用戶爭奪特別是線下場景的爭奪進一步加劇,移動支付在公共交通、停車場、物流等業務場景上保持開拓,也進一步保證了移動支付行業交易規模的增長。

支付寶第三季度保持繼續增長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繼續推進區域下沉和長尾用戶拓展,利用大力推廣的人傳人紅包等活動,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周卡紅包等方式培養用戶粘性,帶動用戶活躍度增長。

二是繼續推行對個人類商戶轉賬提款等業務的免費政策,以及信用卡還款業務的免費政策,進一步令其個人類交易規模保持穩定。

此外,支付寶金融類業務繼續擺脫對於餘額寶的依賴,在餘額寶交易規模保持穩定的前提下,依靠開放性金融平臺帶動理財類業務保持交易規模高速增長。

至於騰訊金融,第三季度其金融類交易規模繼續較大幅度增長,截止本季度末,其資產保有量已經超過5000元人民幣。同時,受益於對線下移動支付場景的持續投入,搖一搖紅包等活動的持續開展,騰訊金融第三季度在小額高頻的交易場景中保持高速增長。特別是線下交易,日均商業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長200%。此外,由於微信的社交優勢和對產品的持續優化,騰訊金融用戶活躍度仍保持高位穩定,帶動其個人類交易規模的增加。

第三方移動支付大格局已經確定。但可以預見的是,C端的支付機構線下線上場景的爭奪不會休止,豐富平臺產品及服務,開拓海外市場將是下一步重點。至於面向B端的支付機構,雷鋒網注意到它們也在繼續開拓一條道路,即隨着快速增長的跨境貿易發展而來的跨境支付服務。雷鋒網瞭解到,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第三方支付機構跨境互聯網支付交易筆數爲12.56億筆,金額爲3189.4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4.7%和70.97%。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