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省博物院的极品馆藏

春节前(25日至9日),有机会到郑州。朋友陪同,参观了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省博物院的主体建筑(主馆)是以元代的古观星台为原型,貌似“戴冠的金字塔”;内设五层(其中,地下一层)。冠部为方斗形,取上承“甘露”、下纳“地气”之意。外部墙面为土黄褐色,意为中原的“黄土”、“黄河”。主馆正面浅蓝色的透明玻璃和采光带,自上而下,似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势(图1)。

1、河南省博物院的主体建筑

河南省博物院是我国九大博物院(馆)之一,据说规模仅次于国家级的故宫博物院。不过,河南人认为,在其他著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博物院(馆)中,与他们博物院的规模和馆藏相当的,还有辽宁省博物馆。因故宫博物院已参观过多次,我们由此而萌发了下次要到辽宁省博物馆去看看的念头。

在众多十分珍贵的文物中,河南省博物院引以为自豪的是九件“镇馆之宝”。我们对那九件极品中的三件:贾湖骨笛、妇好鴞尊和云纹铜禁,印象尤为深刻。

1、贾湖骨笛

贾湖骨笛(图2),考证为新石器时代(距今约7,800年至9,000年)的乐器;长23.1cm1987年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

2、贾湖骨笛

骨笛,以鹤类尺骨(翅骨)制成,上有7孔。经测试,能吹奏将近七声音阶;因此认定,7个钻孔在制作前是经过认真计算的。骨笛,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音乐性能最好的管乐器。骨笛的出土,完全改变了以往所认为的、中国古代音乐只能演奏5个音的观念;也改变了以往认为“笛”是在唐朝由西域传入中原的观念。

2、妇好鴞尊

妇好鴞尊(图3),考证为商代晚期(距今约3,000多年)的青铜酒尊;通高45.9cm、口径16.4cm,重16.7kg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

3、妇好鴞尊

“妇好”,是商王朝晚期、一代雄主武丁的妻子,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和杰出的政治家。鸮,俗称“猫头鹰”。鸮鸟,在商代人眼中充满了神秘感。鴞尊的制作,不是为了实用,也不是为了追求“艺术”,而是把鸮作为崇拜的对象,是一种意志和精神的寄托。妇好鸮尊的造型特别,工艺复杂,体现了商代青铜艺术特有的、庄严狞厉之美。

3、云纹铜禁

云纹铜禁(图4),考证为春秋中期(距今约2,600多年至2,400多年)的青铜器物,用于酒器的盛放;通高28.8cm,长103cm,宽46cm,重90kg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

4、云纹铜禁

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后,认为商之所以被灭是整个朝廷贪恋酒色;于是,将盛放酒器之物称之“禁”,目的是提醒饮酒者适可而止。铜禁的整体是用“失蜡法”(熔模工艺)铸就。铜禁,身饰多层镂空云纹,12只龙形异兽攀缘于四周,另12只在下为足;工艺精湛,叹为观止!据考证,铜禁的主人是楚庄王之子——王子午。原来,学界一般认为失蜡法工艺源自印度,我国最早采用失蜡法工艺的时间在唐代初年;云纹铜禁的出土,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100年。

我们在河南省博物院中,所见到的另外几件极品(不一定是镇馆之宝),见图5至图11

5、兽面乳钉纹铜方鼎(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前1300年)

6、玉柄铁剑(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7、“王子午”鼎(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8、夔凤纹铜鉴(水器)(春秋晚期,公元前571—前476年)

9、四神云气图(西汉早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为西汉时期)

(网上下载,因很难拍全)

10、汝窑天蓝鹅颈瓷瓶(恰似雨过天晴)(北宋,公元9601127年)

11、象牙白菜(清,公元16441911年)

参观中,遇见一位教授级的文物专家,以志愿者的身份在为青少年免费讲解(图12)。

12、一位志愿者,在为青少年免费讲解。

照片的左侧是云纹铜禁,右侧是四神云气图

徐晋勋

2018 03 28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