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就是要向邊界和邊緣突進,文明的進步從來都是這樣產生的

︱本文爲塗子沛先生“大數據三部曲”之三《數文明》後記

這是繼《大數據》《數據之巔》之後,我關於數據的第三本書。和前兩本書相比,我嘗試引入一些變化。

一是視角變了,前兩本書都是在留美期間寫的,更多的是從世界看中國,本書提筆之時,我已經回國工作三年,做過了企業高管,也開啓了自主創業,已接上國內地氣,這本書是我立足中國的變化,對當下發展趨勢和改革方向的思考。

二是在讀了 8 年多的英文書之後,我開始重新翻閱中文書,特別是歷史經典,我希望從傳統的中國智慧中獲得啓發,希望不僅用中國的語言,還要用中國的智慧闡述現代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例如寫到量子力學時,陶淵明這兩句詩跳入了我的眼簾:“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這是《雜詩十二首》第一首的開頭。靖節先生的大意是:人生在世就像漂泊在路上的塵粒一樣,四處分散、隨風飄轉,此身歷盡艱難,已非原來的我了。這啓發我想到,現代人就是城市中的粒子,他們像粒子一樣互相作用,人類社會更適用量子力學,人也像微觀世界的粒子一樣“測不準”

又如寫到人臉識別時,我追溯了中國古代畫工的歷史。西晉文學家傅鹹(239—294)曾經專門作《畫像賦》,他概括說,貴族之所以要畫像,是“惟年命之遒短,速流光之有經,疾沒世而不稱,貴立身而揚名”,即其根本目的是對抗遺忘、存名後世。也就是說,最早的繪畫也源於和文字幾乎一樣的目的:記錄。這在東方和西方是一樣的。

說記錄是人性的需要,其實也不爲過。

本書的第三個變化,是需要面向未來,回答諸多前沿的問題。例如,由於深度學習的提出,最近 5 年人工智能取得了巨大進步,但人工智能是不是還會出現新的方法?深度學習是向數據學習,智能是用數據喂出來的,如果有一天,機器能夠向書本學習,它會不會更接近於人?又如,人類的駕駛員會出交通事故,醫生可以有、也肯定有誤診,爲什麼我們就不能允許自動駕駛出事故,不能接受人工智能有誤診呢?再如,人工智能的發展是不是也有邊界?人類擁有一些無法言說的隱性知識,它們很難被規則化、語言化,用文字、數據都無法有效表達,這也是爲什麼醫生年紀越大越值錢,因爲隱性的知識只跟時間、年齡和經驗的積累有關,它們難以言表,因此也難以傳承。那問題便是,在數文明之外,未來又會不會出現新的文明形態?

在算法、機器智能大幅躍進,向人類逼近的同時,人類的生活卻越來越程式化,在向機器靠攏。20 世紀 30 年代,喜劇大師卓別林曾經創作《摩登時代》,塑造了一個因爲在流水線上整天重複擰螺絲釘而異化的工人形象。大部分人沒有意識到的是,手機也是一臺設備,它也有流水線,軟件就是它的流水線,但這條流水線在雲端,是不可見的。如果說工業社會的異化隻影響了流水線上的工人,那數據社會的異化正在波及幾乎每一個人。今天,無論是在機場地鐵、街頭路口,還是辦公室、客廳、臥室,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看手機,而且也在重複一兩個動作:滑屏和點擊。

就人的本性而言,我贊同人工智能先驅明斯基的看法,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時候就是一臺機器。因此,人工智能只要達到人類的“平均智能”,就可以在很多場合代替很多人,而人工智能超越“平均人”僅僅是時間的問題

但人工智能是否能爲普通人所用呢?例如,把芯片植入我們的大腦,讓我們可以快速調取各種各樣的信息,人類就可以像機器人“沃森”一樣回答各種各樣的問題,那“平均人”的水平是不是會大幅提升,變成“增強人”?這種方法會奏效嗎?人類的創造力會不會因此增強?

此外,算法正在把很多事情都變成數據進行匹配,算法的普及減少了整個社會的隨機性,生活更經濟了,但是不是更美好了,我們也不得而知。再如,整個社會因爲數據而形成了一個強關聯的系統,但這個系統又存在大量的漏洞,智能社會是更脆弱還是更穩健?

這些都是在人類現有的知識邊界凸現的新問題,本書就是在嘗試回答這些問題。

很多個深夜,我一人在書房徘徊,或獨坐在電腦面前,一遍遍校正自己的邏輯和基點,這時候,我的腦海中會反覆迴響起南唐李煜的一首詞:“心事數莖白髮,生涯一片青山。空山有雪相待,野路無人自還。”

這首詞描摹的是一個在雪山和野外徘徊的獨行人,字詞之間透着一股冷寂和無奈。我寫作期間,突然意識到這個古代的獨行人就是今天的一個創新者,這種冷寂無奈就是人類的創新之苦。創新就是要向邊界和邊緣突進,那裏大雪滿山,也可能是空山,你徒手攀登,可能空手而回;那裏是無人區,你必須在無人區思考、徘徊、拓進,這種冷寂和孤獨是常人難以忍受的,只要是人,在無人區就待不久,因爲寂寥和寒冷,我們只能半路折返回來,所謂“野路無人自還”。

但這不要緊,一個人只要向前突破一點點,就是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文明的進步從來都是這樣產生的。

回答新的問題,就是創新,這是我撰寫本書最深的感受。

我的啓發是,現實中的創新者,一定要善於用語言和行動不斷突破周邊物理世界和人際關係的邊界

我的另一個感受是,求人學、求文學可以借鑑中國古代的智慧, 但若是求科學、求邏輯、求批判、求精確,那我認爲,寄望於大部分中國的書就是緣木求魚。換句話說,從中國過去的智慧裏找不到現代社會的答案。科學技術正在重塑天下,人還是那個人,但世界已經不是那個世界了。今天的現代化,要着力於“數治”,中國的傳統智慧提供不了答案,這也正是我寫作本書的原因。

相較於前兩本書,本書的寫作還有一個困難。我從阿里巴巴離職之後,萌生了一個想法,希望創建一家優秀的數據科技諮詢公司,本書的寫作,是在諸多商業項目中見縫插針完成的。人和機器之間的另外一個共同點,就是人腦需要“預熱”,有很多次我無奈地發現,預熱的時間竟比寫作的時間還要長,在商業項目和寫作之間穿梭,我常感愧疚,因爲兩件事可能都沒有做好。

本書最後能夠完成,有賴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我首先要感謝太太的理解、兒女的信任。其次要感謝雄安新區的陳剛書記、廣州市人大的陳建華主任以及時任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毛光烈先生,他們關注大數據在中國的發展,對我的思考研究鼓勵有加。我還要感謝南京市發改委的沈劍榮主任、何軍副主任,蘇州工業園區的許文清局長、段晴毅局長,2017 年,我承擔了爲南京市新型智慧城市做規劃、爲蘇州工業園區設計城市大腦兩個項目,這兩個項目幫助我瞭解了中國個別發達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實況,本書中不少案例都來自南京和蘇州的調查和實踐。

我要特別感謝塗新輝先生,從 2012 年我們因書相識,結緣已經 6 年,他在事業發展上給了我諸多提點,幫助我應對人情世故中的“不測風雲”,可謂用“心”陪伴,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了人生的新方向、新滋味和新追求,得一摯友,何其幸哉。

我要感謝公司的各位合夥人、同事以及業界專家,高路通讀過初稿,提出了不少修改補充意見,葛育民、胡曉萌協助我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素材,我還要感謝中信出版集團前沿社蔣永軍社長和張英潔編輯,他們爲本書的面世做了許多細緻的準備工作。

我最後要感謝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大成律師事務所,它們優秀的律師團隊爲我處理了大量的法律事務,我才能專心致志、心無旁騖。

手機和微信的普及,已經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在本書的寫作中,蔣永軍社長曾經多次提醒我,千萬不要大段地議論,這既費力又不討好。於是,我希望這本書,是一場對話。雖然是我在講, 你在聽,但你可以隨時合上書本,來我的微信公衆號上提問,不管你在哪裏,只要有網絡,你我的距離,就是一個二維碼這麼近。我們的交流,也將成爲數據,數據會記錄這溫馨一刻,這也是數文明發展的真實記錄。

是的,數據和人工智能將會重塑天下,人性的溫馨卻不會改變, 這就是世界的變與不變。

塗子沛

2018 年 7 月 6 日

數據的價值來源於記錄,如果說文字是金子,那數據就是金屬。我們即將會看到一個更加廣闊的、更加宏偉的人類新文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