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鋼網郎永淳:垂直B2B一定會發展到產業互聯網階段

中國信息化百人會

2016年1月23日,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16年會在北京召開。年會上,找鋼網首席戰略官、高級副總裁郎永淳做了主題爲“B2B 電商的價值與方向”的主題演講。他認爲,未來B2B電商將向標準化、垂直化、第三方化、零售化方向發展,垂直B2B電商未來一定會發展到產業互聯網的階段,全產業鏈平臺的模式將會成爲標配。

郎永淳認爲,產業互聯網未來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中,將會起到獨特的作用,它是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先鋒軍,是促進金融創新的施工大隊,是國家“一帶一路的工兵隊。

作爲一個互聯網新人,我非常高興今天能向大家彙報一下找鋼網在過去四年當中對於垂直B2B電商發展方向的思考。

在消費互聯網方面,在B2C領域已經成長出了阿里巴巴、京東這樣巨無霸的企業。在B2B陣營,有泛B2B綜合性平臺,其優點是大而全,缺點是不夠專業,不夠深入。還有一類是垂直型B2B平臺,比如找鋼網。

爲什麼我們要做垂直的領域?垂直領域是針對於泛B2B領域的,泛B2B領域電商還有一系列天生的缺點,因爲他們不能夠標準化,不能夠縱深發展。在實踐當中,找鋼網的探索相當於是建立起了全產業鏈生態的平臺。

第一,我們的銷售的產品是標準化的,比如銷售的空間是至少有四億噸,我們今年的銷售額是接近700億,銷售產量3200萬噸,對於標準化產品而言我們未來增長還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間。第二是垂直化,第三是第三方化,第四是零售化,互聯網如果把所謂的批發化的東西放在互聯網上,意義並不是很大。通過找鋼網,我們建立了第三方的平臺,可以匯聚92家鋼廠各種門類的標準化的產品,通過零售化達至60萬中小微企業當中。

互聯網真正意義是壓縮環節,提高B2B效率。生產商也罷,我們最終的終端中小微客戶也罷,他們希望用最短的時間尋找到他們需要的產品。這也是垂直B2B平臺提供信息化服務的商業模式,也有提供非標品B2B的模式,我們堅持以全產業鏈生態圈的構造打造我們的平臺的模式。

通過垂直B2B電商的模式,未來一定會發展到產業互聯網的概念,行業的洗牌會逐漸增加,全產業鏈平臺的模式將會成爲標配。如果你批發的產品都是點對點的,兩個老總之間籤一個職工的合同就可以,那就完全不需要用互聯網化的模式解決。只有終端小微企業,他們才需要通過互聯網化解決他們的生產效率的問題,而很多上端的生產廠家也需要通過互聯網化的平臺,來解決他們冗餘的產業鏈問題。這中間就會有新模式的產生。

找鋼網郎永淳:垂直B2B一定會發展到產業互聯網階段

德國工業4.0是德國人的理解,而對於中國的特殊國情以及現在所處經濟形勢,我們認爲,產業互聯網或者是工業互聯網未來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中,會起到獨特的作用。從去中間化交易開始,把批發的環節縮減到零售的環節。我們能最深刻理解整個行業,比如說現在做的幾個業務,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銷售達3200萬噸,提供的金融服務也已經建立起了完整的四年的大數據,六萬多家客戶信用評價體系已經可以做出對於金融的具體的數據的提供,然後反過來可以解決我們的金融支持小微企業問題。我們通過學習打造第四方物流的平臺,每天會有兩萬噸小微企業客戶在第四方物流平臺上迅速找到他們的貨車,然後形成五千輛貨車的定單,也使貨車定單無法延續的問題,在互聯網化情況之下得到迅速的解決。

這其中我們也遇到政策的瓶頸,要提供物流的服務,開票的服務首先要有五輛車,但是我們現在有了五輛車之後,第四方物流平臺,每天有五千輛車要開出五千輛車的票,這相互之間是不匹配的,雖然給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但是新的事物出現接下來怎麼推動,怎麼樣解決,這是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更多的專家、更多的領導去推動的。

找鋼網郎永淳:垂直B2B一定會發展到產業互聯網階段

在供應鏈的角度來講,在倉儲、加工方面我們也提供了很好的服務,未來會是一個鋼鐵全產業鏈的企業級雲服務的概念,這可能是未來垂直門類的B2B電商必然會走的路徑。它所帶來的社會價值是充當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先鋒軍。從我在計劃到排查到銷售,現在有垂直B2B的電商甚至有專業垂直標準化的零售第三方的全產業鏈B2B電商,可能會帶來的是除了效率提升以外,更主要是需求能夠更精準的傳導到生產企業當中。所以,產業互聯網應該是在於未來的傳統產業,一系列產能過剩的產業在這樣特殊階段成爲進行轉型升級的先鋒軍。

我們做的互聯網信用評價,也能夠解決我們怎麼樣更好用我們金融的模式去支持中小微企業真正的需求的問題,讓他們至少是在信用的評價體系方面,在短期的金融租賃方式獲取到一定的資金的支持。所以,我認爲產業互聯網是促進金融創新的施工大隊。

此外,產業互聯網也是國家“一帶一路”的工兵隊,接下來如果把我們的產能去做一個工兵隊,做“一帶一路”輸送和消解,將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

找鋼網郎永淳:垂直B2B一定會發展到產業互聯網階段
DT創投(數據價值網)是互聯網+時代的企業級行業生態創新服務平臺,旗下擁有媒體、基金、孵化器、研究院、技術、教育培訓等強大控股及投資資源,通過社羣+、技術+、智庫+、資本+及數據價值挖掘等工具和手段幫助企業進行創新孵化、轉型升級實踐,爲實現DT時代企業戰略發展保駕護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