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生吞6蛋的慘案風波里又派生出了紋身風波。據悉,足協決心要整治足球圈內球員紋身的現象,要開展健康文化教育。恰逢中國杯開打,國足在對威爾士的比賽中與稍後U23國家隊與敘利亞隊的比賽中,上場的國腳都以緊身衣褲或肉色膠布遮擋了他們的紋身。還沒有見到足協關於整頓球員紋身的相關文字,有消息說足協要在各個級別的國家隊、職業聯賽和青少年足球中開展正面教育,國家隊要更有責任成爲健康文化的表率。這些年來足協想辦任何事情都會招來一陣風的批評。這一回的紋身整治沒有遭到一邊倒的牴觸。有反對的,也有支持的,更有攪局的。把足球水平的高下與球員紋身的有無去攪在一起來反對足協的這一舉措,這是正宗打出了橫炮。在這回事上,我贊同足協的有所作爲。管腳要管頭。好。

阿仁專欄 | 扎啥臺型

如今年過半百的人中極少極少有紋身的。在我們那個時代,手上、臂上、身上、腿上有紋身的,哪怕只是印章般的一小塊的人都不會被視爲善類。不要說青一塊、黑一團的紋身花紋了,就是當初吹了大包頭、留了小鬍子的傢伙也會被認作流氓阿飛,會有送去勞動教養的風險的。徐根寶治軍嚴明,早就明令禁止麾下球員紋身了。賈秀全上任國青隊就頒令驅逐紋身球員:“如果還想有機會入選,就把頭髮給我染回去,把紋身給我洗了。”從崇明根寶基地走出來的球員當年從頭到腳都清清爽爽。只是少數人後來被“歪風邪氣”帶走了。張琳芃是帶頭大哥,刺青滿身。踢球是踢不到海外去,紋身卻是世界範。這次他沒有能夠出戰中國杯,據說也與一身遮蓋不了的紋身相關。在球場上,用腳說話。綠茵場不是梁山泊,“青面獸”、“九紋龍”應該退場。要絕對自由,要彰顯個性,好,有種,到江湖綠林去吧。在神州球場裏,勸退儂。再會。

阿仁專欄 | 扎啥臺型

因人紋身,多半是少有文化,沒有受過正規向上的教育。大學園裏有幾人以紋身來招搖過市的?寫字間裏又有幾人用紋身來顯露擺譜的?那些舉手反對紋身整頓的文化人,我是要來問一句的:儂爲啥不敢去在自己的頭頸上、手臂上來紋個黑龍白虎?儂有了下一代,會拉牢伊去刺個浪裏黑條、霧裏花條嗎?敢說敢爲嘛。當時趁興去紋身的球員只是還不夠懂事,一時糊塗而爲之。這樣的小朋友現在也當父母了,後悔來得及。說句題外話,中國紋身的技術水平是搭僵的,是推板的。就是跑到外國去顯擺,也是擺不上臺面的。花紋粗糙,圖案醜陋,嘸沒啥個臺型可以扎的。哈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