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们家到底有多少钱?

关于“钱”这个敏感话题,在和儿子的日常交流中,我一直抱着比较开放的态度。

有一天在车上,儿子突然问我:“妈妈,我们家到底有多少钱?”一时之间让我不知道如何回答....

然后我给儿子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孩子问父亲: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父亲说:我有钱,你没有。另一个孩子问父亲: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父亲说:我们家有很多钱,等我死了,这些钱将来都是你的了。

我问他:你觉得等这两个小孩长大后,会怎么样?他们谁会更有钱?

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第一个会更有钱,他因为没钱才会努力去挣钱。而第二个,他觉得自己已经很有钱了,花起来就大手大脚,时间长了,就会变成穷光蛋。

我笑道:嗯,你说得有道理。父母再有钱,和你也没关系,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靠自己。

大多数人对金钱的话题比较禁忌,很多父母的心愿也许是,让孩子丝毫不必考虑金钱的事,无忧无虑地顺利成长。

不过,如果不让孩子懂得“金钱是有限的”和学会“计划用钱”,就像家里有棵摇钱树似,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后,将来遭罪的还是孩子自己。

妈妈,我们家到底有多少钱?

怎样树立正确的金钱价值观呢?

1. 给孩子创造条件体验自己挣钱

儿子:妈,我怎样才能挣到钱?

我说:假期去发传单啊,将自己的手工作品拿去卖啊,等等办法有很多,就看你愿不愿意去做。

儿子:我做家务你付我工资好吗?我摇了摇头说:不好,你是家庭成员之一,分担家务是你应尽的义务。

看着他泄气的样子,我说:如果你能将我们家的车洗干净的话,可以获得20元的酬劳。

我们握手成交。

父母爱孩子是天性,但同时也要给他们更多的体验,孩子从父母手中获得的金钱就像是礼物,在使用的时候会心存感激,养成理性花钱的好习惯。

2. 让孩子明确想要的目标,不盲目攀比

前些日子,儿子学校组织活动。回来之后,儿子对我说:“妈妈,别人家好有钱呀!好多同学带iPhone7和ipad。”

我回答说:“你以后也会有的,只要你努力!”

在这个时候,不用和孩子说,我们没别人有钱,不要大手大脚,和别人攀比之类的话语。

可以准备一张纸,让孩子思考自己需要的东西跟想要的东西有何不同,然后让孩子写下想要的东西,以及何时想要得到,这样能够让孩子有个明确存钱的目标。

3. 保持生活中的美感,让孩子精神富足

一位朋友富有而且修养气质很好,兄弟姐妹也都如此。

她的童年时代,物质上大家都很贫乏,但他的妈妈总是保持生活中的美感,时不时给孩子们带回一些美好小玩意,从来不对孩子传递生活艰辛、金钱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这样的沉重感教育。

孩子们一直感觉内心富足流动,所以后来到社会上凭借自己的能力,各个富有而且有精神追求!

4. 建立合理的零花钱制度

我是这样给孩子定制度的:

1、每周固定的零花钱,儿子有权要求周一提取,也可以存着不取。除了有损健康的开销,比如垃圾食品,偶尔买了必须向我们报备之外,其他不管。

2、基本生活学习开销之外,额外的文具,衣裳,旅行,儿子要负责支付属于他自己开销的十分之一。

3、用妈妈的身份证开一张属于儿子个人的银行卡,但是孩子取钱有危险,银行卡由妈妈代管,想花钱请妈妈一起去支取。妈妈不得以任何理由反对。

4、随着年龄增长和家庭收入变化,总体上,零花钱应该逐步增加。

5、关于压岁钱的处理,我告诉儿子,这是属于礼尚往来的,结余的才属于他。这一部分钱放在卡里,有大开销(比如坐飞机)时才拿出来用。原则还是一样,要分清产权和来龙去脉。

很多人会有疑问,这样孩子会不会乱花钱?

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孩子学会如何取舍,分清主次先后。满足了这个,就不能满足那个,很多时候不是想要的东西全部都可以得到。

这样不仅养成了存钱的好习惯,还让孩子学会了合理利用金钱。

5. 告诉孩子钱不是万能的

用钱能买到的是什么?

买不到的东西是什么呢?

家长可以孩子一起讨论讨论这个问题,并一起把答案写在纸上。

家里人一起生活的回忆

和知心朋友的倾心交谈

人心、友情、健康这些都是用钱买不到手的。

...

让孩子自己发觉在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当中,有自己真正的幸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