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門票三件套,其實是個奇絕的組合

嘉峪關景區的門票,其實是一張多個景點的套票,包括了嘉峪關關城景區、長城第一墩景區,以及懸壁長城景區。很多遊客以爲只有嘉峪關關城城樓值得前去,其他的兩個景點常常被忽略掉,認爲是無趣的附屬景點,其實這個想法大錯特錯了,因爲整個嘉峪關套票的幾個景點關係緊密,連爲一體,景色都很瑰麗神奇,錯過任何一個都會讓人嘆息。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嘉峪關關城景區,是整個嘉峪關防禦體系的核心和支撐點,這裏的日出雄偉壯麗,是絕對不容錯過的勝景,只要在景區早上9點一開門就進入這裏,就絕對會被這絲綢之路上,壯麗景觀所深深吸引。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懸壁長城在嘉峪關的西北方向,坐落山谷兩側陡峭山崖上的長城,構成合圍鐵臂,牢牢的控制着山谷要衝,南北兩側的長城都很有看頭,很多人卻錯過這裏,或者只看完了北側長城就離開了,換一個角度其實就能發現奇絕的美景。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長城第一墩景區,聽起來好像只是去看一個土墩景區,很多遊客望名生義,覺得土墩沒有意思而沒有前往。其實這處距離嘉峪關城樓很近的遺址城墩,從常規平面視角上,其實根本看不出附近地勢的險要和奇妙。明代長城爲何要從這裏開始開始修造的真正原因,很多遊客一定沒有想清楚。看似平淡的第一墩景區,還囊括了奇幻的討賴河峽谷,以及懸崖上隱藏的地下城博物館等,這裏也非常值得一觀。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買了嘉峪關的套票,卻錯過了套票裏包括的其他幾處景點,將是非常遺憾的。推薦嘉峪關的真正玩法,三處都應該去到。早上看嘉峪關城的日出,中午看討賴河峽谷邊的長城第一墩,下午或傍晚時候看懸壁長城,這樣才能把嘉峪關的精華美景,一次遊覽完,一定會給你帶來非常深刻的旅行印象。

爲什麼嘉峪關會是明長城西部的起點

說起河西走廊上的歷史重鎮,就不能不提到戈壁上綠洲的形成。在西域絲綢之路之上,祁連山構成了河西走廊上多個綠洲的補水供給站,祁連山融雪形成的洪流,將山腳下衝擊出一個個衝擊扇,每一個大型的沖積扇邊緣,都是一座天然的地下水庫。因爲分選作用,粗大的礫石留在扇頂,層壘在一起的礫石間遍佈空隙,這有利於水流的下滲和轉變爲地下徑流。而扇緣部分沉積的是粒徑極小的黏土,黏土透水性差,這相當於在扇緣建起了一道天然的水庫大壩,一座天然的地下水庫就這樣建成了,河西走廊上很多著名綠洲城市都是因爲這個原因而存在。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當這些邊緣的“水庫”中積蓄的水超過了黏土堤壩的高度後,積水就會湧出地表形成一處處泉水流淌,因此在沖積扇的黏土帶與細沙帶接觸的部分,會形成一個泉水帶,就是在這個環形的帶狀區域內一處處泉水湧流。水,正是乾旱區的人類最缺乏的寶貴資源,沿着沖積扇的泉水帶,人們開墾田地,種植果蔬糧食,因此泉水帶也是人類的聚落帶,如此這般沖積扇造就了敦煌、玉門、嘉峪關、酒泉等綠洲城市的建立。整個西域走廊的歷史,就是一個個守衛水源地的故事,守住了衝擊扇邊緣的水源,就是控制了整個附近的廣大地區。西域絲綢之路控制權的戰爭,是圍繞水源地的爭奪戰。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嘉峪關在酒泉衝擊扇的邊緣地區,也是酒泉以西地區最後一個水源分佈點。這裏的地勢險要,南是白雪皚皚的祁連山,北是連綿起伏的黑山,是河西走廊西部最狹窄的地方,被稱作"河西第一隘口"。嘉峪關周圍採用城牆防守,周圍外圍山地採用隘口防守,可保證河西走廊東段的安全無憂。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守住了嘉峪關,就守衛住了河西走廊的鎖鑰之地,而嘉峪關以西的衝擊扇邊緣綠洲,分佈距離很遠,只能建設圍城,容易被少數民族軍隊長期包圍,容易被切斷中間補給路線,因爲周圍地形開闊,不利於與善騎乘作戰的少數民族軍隊對戰,所以明代考慮以嘉峪關爲明長城西部起點建設,就非常的好理解。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嘉峪關,是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因建在嘉峪關西麓的嘉峪山上而得名,它比“天下第一關”山海關早建九年,是明長城西端的第一重關,"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嘉峪關關城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組成。內城周長640米,面積2.58萬平方米,城牆高11米,高達17米的三層三檐式的嘉峪關樓、柔遠樓、光華樓建在城臺之上。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關城上還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樓共十四座。關城內建有遊擊將軍府、井亭、文昌閣、關帝廟、牌樓、戲臺。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關城外面建有嘉峪關長城博物館,也屬於關城景區範圍內,裏面有長城各類關隘資料,資料內容詳實,不少文物還是北京調撥的,不可錯過。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古籍上記載:嘉峪關“初有水而後置關,有關而後建樓,有樓而後築長城,長城築而後關可守也”。整個嘉峪關從建關到成爲堅固的防禦工程,經歷了一百六十多年的時間。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從清代拍攝留下的歷史老照片來看,今天看到的嘉峪關城關和清代時候,除了城牆城垛樣式有些差異外,其他都基本保留來原始的樣子,說是文物級別完全沒有問題。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雄關關城佈局精妙,關城有三重城廊,多道防線,城內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並守的態勢。“嘉峪關”城關上嘉峪關三個大字,爲清乾隆皇帝手書。清代陝西直隸總督左宗堂,在收復新疆伊犁時,曾經過嘉峪關,望着雄偉壯觀氣勢磅榜的關城,也有提筆寫下"天下第一雄關"的題字,目前字樣的巨匾也懸掛在嘉峪關樓上。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日出十分的嘉峪關城樓會由上而下逐漸披上紅光,這是嘉峪關關城最爲美麗時候,因爲附近的地形關係,城關的日出美景遠遠美與日落的時候。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懸臂長城南側山脊上的的長城你看了麼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從嘉峪關關城往北約7.5公里處,就是有名的穿越黑山的天然孔道石關峽,明代爲守護峽口,在峽口南北的黑山上均建有長城。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這裏的峭壁長城,史料上記載始建於明代嘉靖18年(1539年),是明代萬里城牆關隘的西部起點。長城修築在石關峽口南北山脊上,石關峽兩翼長城猶如鐵臂,後人故稱“懸壁長城”或“懸臂長城”。從這裏的高處向南翹望,可以見到雄偉壯觀的嘉峪關關城,周邊30公里的長城可一覽無餘,是地區防禦和指揮的軍事制高點。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懸臂長城周邊的黑山山勢險峻陡峭,防禦的長城幾乎豎直一般伏在山脊上,蔚爲壯觀,有被譽爲西部長城的“八達嶺”。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早年的石關峽長城,因在山脊上被風雨剝蝕損毀,後來僅留殘跡。爲保護好嘉峪關及其兩翼長城的完整性,1987年嘉峪關市人民政府籌款重修了峽口北山的懸臂長城。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許多的遊客初來懸臂長城景區,都還以爲可以沿着城牆,走南北兩邊的兩道長城,卻不知走完中間山谷河道里的水關之後,後面就不再有通往南側山脊上長城的道路,景區內的道路到不了南山的山頂長城。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從1999年起,懸臂長城腳下的農民楊永福,自籌資金100多萬元,歷時3年,於2002年修復了南山的石關峽長城及其城堡,使石關峽南北長城得以重現原貌。遊客具有良好攀登臺階的長城只有北山,南山長城攀登條件比較差,部分區域還有自然崩塌損毀。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不過正因爲南山長城的蒼涼感,讓它比北山長城更有韻味,景色也更加的雄渾滄桑,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段長城。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懸臂長城景區合適中午或下午遊玩,光線照亮整個山峯之後,附近山巒輪廓才能看的清楚,冬天的雪後,這裏更是絕佳的美景。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在懸壁長城前方山谷裏,有一座嘉峪關護國寺上院,據說寺廟背後的山被稱爲你勒佛山。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護國寺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以前規模宏大,有護國寺、財神廟、相子廟、魯班廟、老君廟、無量爺廟、觀音殿、滴水觀音殿等十多座樓觀廟宇,後在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大部分廟宇被拆除,經過近代的風雨,目前只有老建築關帝廟、報恩堂和文昌戲臺等存留。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在護國寺背後的山頂上,三個小山頭上,各有一座木質的老亭,雖然已經腐朽傾斜,不過依然非常有味道,是眺望南山北山兩段懸壁長城,頗佳的位置角度,尤其是傍晚的時候,光線角度最佳。

長城第一墩,萬里長城從這裏開始

自嘉峪關關城向南7.5公里,可以來到長城盡頭,這裏有一座高約(殘留)11米的烽火土墩,這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又是長城線上無數烽火墩臺中形勢最險要的墩臺,被稱爲“萬里長城第一墩”。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墩臺南臨祁連山北麓討賴河峽谷80餘米高的懸崖峭壁,峽谷被河水深深的下切,形成天塹防禦屏障,守軍在河岸上將非常利於防守,騎馬進攻的少數民族軍隊無法突破這裏。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在第一墩的旁邊,有中國長城研究專家魏傳統先生手書的“長城第一墩”碑文,土墩之後就是綿延的長城了,這都是幾百年前就留下的老長城,目前已經被風蝕的非常滄桑。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在第一墩東面約50米處向西北望,可以看到討賴河從祁連山“冰溝口”衝出的位置,這裏被切割出幾十米深的峽谷,被稱爲天塹非常合適,在河邊的臺地上,有景區設施,很多的老式土房子和蒙古包樣式建築。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討賴河屬於黑河水系,原名焦“呼蠶水”,有上天賞賜的含義,歷史上也被稱爲“北大河”。河流發源於祁連山,流經嘉峪關境內約35公里,河流的中上游受祁連山季節洪水的長期沖刷,加上地質爲土質,河牀逐年被沖刷下沉,形成爲一條大峽谷,深度由五六十米到八百米不等。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第一墩景區裏有橫跨河流的壯觀鐵索橋,在懸崖中隱蔽的建有地下谷,地下谷主體是“長城第一墩歷史文化體驗館”,裏面也有可以飛躍河溝的滑索。景區在夏季,會有還有漂流項目。這裏景點因爲河溝很深,所以合適遊覽的時間是中午前後,太陽可以照到溝中時候爲最佳。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冬季融水很少,所以這裏河流僅僅是小河狀態,水的顏色是碧色,因爲氣溫低,所以河邊都是白色的冰塊和殘雪。第一墩周邊的景色壯美,可眺望祁連山,見到羣山被白雪所覆蓋,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冬季其實是嘉峪關大地顏色最豐富的季節。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在第一墩周邊,還有巨大的龍字圖形,它目前是人類在地球上所做出的最大的單體文字圖形,沿“龍”字的輪廓,嘉峪關種植了3萬棵樹木,是一個高空也可以清晰看到的地標景觀。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這樣的美的嘉峪關冬季美景,你是否都已經見過,是不是對於嘉峪關景區三件套,覺得都是地區精華所在,真沒有理由錯過任何一個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