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留在旧的环境中,会不断刺激情绪,让人越来越失控。很多时候,情绪的爆发都和周围的环境、身边的人有关。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041天

01

前几天,热搜上有这样一则新闻。

5月2日,在一辆动车上,前排的李某在调整座椅靠背时,不慎碰翻后座杨某小桌板上的水杯,水撒到了杨某身上。

本来是一件小事,但杨某却怀恨在心。

她骗李某去卫生间帮她处理,之后就径直走到动车的开水机旁,拿了一个一次性纸杯,装了一杯开水。

然后把开水从李某的胸口及右肩颈处,分两次倾倒下去,造成李某多部位烫伤。

更为可怕的是,事件爆出来后,居然还有人在微博上为杨某辩解,甚至叫好。

还有网友,抨击周围群众道德绑架、李某道歉不诚恳等等,大呼杨某干得好。

我不知道发表这些话的人,只是随便说说,还是真的如此想。

但事实是,用开水泼人已触犯刑法,是极其不理智的违法行为。

按照这种逻辑,假如有人骂你,你就能打杀对方了吗?

如果每个人都这样解决,这个社会得乱成什么样?

的确,从流出的视频看,周围群众有人这样帮腔:

人家带着小孩不方便,人家不小心。那你现在想怎么处理?脱了裤子吹吹?

这些话,很明显不仅没有缓解气氛,反而煽动了杨某的情绪。

但是,这一切都不应该成为她作恶的理由。

其实从视频中也可以看出,前排的女生已经道歉,表示愿意吹干,并跟她去卫生间,这肯定是想解决问题。

但是杨某,却被一时的情绪所支配,做出如此过激行为,最终付出几倍的代价,伤人伤己。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成年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如果让情绪控制了你的大脑,那你就可能会丧失了清醒的思考力、判断力、意志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以为然。

生而为人,我们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不就在于我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吗?

当你被情绪所支配,做出过激行为,你和动物还有什么区别呢?

我想,一个人最大的无能,就是沦为情绪的奴隶,被情绪所支配。

02

近些年,因情绪失控带来的惨剧,屡见不鲜。

2018年12月27日,一辆公交正在加速行驶时,一女性乘客突然上前,扇了驾驶员一巴掌。

只因该乘客质疑司机多收了一元车费。

之后,司机停车报警,该女子被刑拘。

今年5月9日,结果出来了,该女乘客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一块钱,一巴掌,换来4年的刑期,一生的污点,代价不可谓不惨重。

2017年5月4日,湖南一位27岁的妈妈,做好饭菜叫3岁的儿子吃饭。

叫了几次,儿子还是自顾自的玩着,不想吃饭。

老公长期不在身边,一个人带孩子的辛苦,孩子还不听话,她越想越气,情绪逐渐失控。

她把儿子叫到了厕所,一边大声叱责孩子,一边愤怒的拳打脚踢。

谁知下手太重,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打死了。

这个时候,这位妈妈才突然清醒过来,儿子已经没有了反应。

这位妈妈惊慌失措之下,割腕自尽,想陪着儿子一起去。

等到家人发现,把母子送到医院,妈妈救过来了,但3岁的小男孩,却再也醒不过来。

去年,重庆某小区内,一对夫妻在家中争吵。

妻子摔门而出,准备开车离开。

丈夫紧跟其后,站在车旁,猛砸挡风玻璃,阻拦她开车离去。

结果,妻子情绪失控了,一脚油门踩到底,把丈夫撞死了。

事后,这位妻子懊恼不已,在派出所反复说:

“如果当初,不那么生气就好了......”

坦白讲,做出这些事的人,难道都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吗?未必如此。

他们大多数只是在那一瞬间情绪失控,做出了疯狂的行为。

就像那位妻子事后所说:“如果当初不那么生气就好了。”

人一旦被情绪吞噬,就跟动物没什么区别,很容易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

而且,大部分人在情绪退却后,都会感到后悔。

只可惜,生活不是电视剧,永远无法重演。

你一时失控做出的行为,造成的后果,可能毁掉你的一生。

正如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所说:如果情绪总是处于失控状态,就会被感情牵着鼻子走,丧失自由

03

《不气歌》中有这样一句话:“智者以理智控制情绪,不智者以情绪控制理智。”

生活中,一时的情绪上头,很多人都会有。

关键在于,有的人能迅速找回自己的理智,而有的人却会被情绪所奴役。

身为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在情绪即将爆发的瞬间,你该如何找回自己的理智?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3个有效的方法。

1、迅速远离事发点

很多时候,情绪的爆发都和周围的环境、身边的人有关。

留在旧的环境中,会不断刺激情绪,让人越来越失控。

所以,当你感觉自己愤怒到了极致,难以冷静时,最好迅速离开让自己生气的人或环境。

换一个地方,主动寻找让自己冷静下来的环境。

等到你觉得自己理性回归之后,再回去寻找解决方法。

比如,这次的动车泼开水事件中,假如那位女士当时能暂离事发车厢,过一会儿再回来,她的情绪想必会缓解不少,这起冲动伤人事件兴许就能避免了。

2、深呼吸,给自己12秒

美国情绪管理专家罗纳德博士曾说:

研究表明,暴雨般的愤怒,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12秒,爆发时摧毁一切,但过后却风平浪静,控制好这12秒,就能排解负面情绪。

有时候,因为条件所限,比如在车里、飞机上等等,你可能无法离开当时的环境。

这种情况下,有再大的怒火,切记一定要给自己12秒的时间。

因为人在脾气最暴躁的时候,做出的事、说出的话,往往是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都是负性情绪一时的产物。

闭上眼,给自己12秒,可能挽回的是你的前途。

3、转移注意力

除了瞬间的情绪爆发,也会有事后“越想越气”的情况。

有些人在事发当时没反应过来,或是情绪没得到发泄,结果事后自己生闷气。

憋着,可能把自己憋出病来;爆发,可能伤害到无辜的人。

所以,当你面对一个无法纾解的情绪时,最有效的方法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比如,出门去散个步,看场喜欢的电影,和好朋友聊聊天,都可能让你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

其实,每次看到情绪失控的人时,我都觉得很可怕。

因为那时候的“ta”,只是一个丧失了理智的,被情绪操纵的无能之人。

事后看到自己当时的样子,很多人甚至是难以接受的。

我想,如果能预先看到自己疯狂的样子,和可怕的后果,也就没人会冲动酿祸了。

可惜的是,生活永远没有如果,所有的后果,你也只能自己承担。

04

人的一生需要学会很多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管理情绪的能力。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词条《509:情绪ABC理论》中解释:

激发事件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情绪后果,而是基于自身信念而产生的对激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导致了情绪后果。

可见,同样的激发事件,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就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一个懂得管理情绪的人,不会口不择言,动辄摔打怒骂,让人不安;

一个懂得管理情绪的人,不会一味地纠缠于烂人烂事,让自己深陷泥潭;

一个懂得管理情绪的人,不会因为一点点刺激就被情绪所支配......

一个成年人最大的无能,就是被情绪所支配。

而一个成年人最高级的教养,就是情绪稳定。

就像奥里森·马登在《一生的资本》中说:

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和你共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