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和阿富汗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张骞、法显、玄奘、马可·波罗走过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两国灿烂的文明和悠久的友谊。张骞西行的终点,据称位于今天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省首府马扎里沙里夫以西23公里,当时被称为“蓝氏城”,来源于希腊语的Alexandaia(亚历山大),系大月氏征服大夏(希腊化的王国,即著名的巴克特里亚)后占有的领地,张骞在大月氏停留了一年。

【导语】大家知道今天的封面照片是哪里吗?可以先透露下这个地方在阿富汗,具体地名阿亚将在文末揭晓答案。中国和阿富汗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张骞、法显、玄奘、马可·波罗走过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两国灿烂的文明和悠久的友谊。今天就让阿亚邀您共赏这颗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阿富汗素有“文明的十字路口”美誉,其与丝绸之路渊源颇深,折射了文明交融之美。

张骞是中国西行第一人,也堪称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在公元前138年47岁时的那次“凿空(司马迁语)”西域之旅,不但开辟了伟大的丝绸之路,还将中华文明的世界视野向西推进了数千公里,把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汉武帝封其为“博望侯”,有“广博瞻望”之意。张骞西行的终点,据称位于今天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省首府马扎里沙里夫以西23公里,当时被称为“蓝氏城”,来源于希腊语的Alexandaia(亚历山大),系大月氏征服大夏(希腊化的王国,即著名的巴克特里亚)后占有的领地,张骞在大月氏停留了一年。此次堪称中国“地理大发现”的旅行在阿富汗画上了圆满句号,也是阿富汗丝路之缘的肇始。上世纪20至50年代,美国和法国考古队对蓝氏城(现名巴尔赫城)进行了考古挖掘,所获颇多,成果轰动世界,可惜未听说有汉使者遗存。

张骞并未将自己的13年行程编撰成书,他的经历记录在《史记·大宛列传》、《汉书·张骞李广利传》中,着墨不多,但他每向前迈进一步,每记录一个细节,都是中华文明对外交往新的里程碑。在上述著作中,还记载了张骞在大月氏发现的来自“身毒”的蜀布和邛杖,第一次让中国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叫“印度”,这也是目前已知中印交往的起点。

沿着丝绸之路,大月氏为中华文明带来了狮子。《后汉书》记载,汉章帝章和元年,“月氏国遣使献扶拔、师子”,这里的师子就是狮子。从此,石狮子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月氏更大的贡献,是推动佛教的发展和东渐。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者伊存把“浮屠教”(即佛教)等通过口述经典传入东土。东汉明帝亦曾遣使者前往天竺求佛,在大月支遇到摄摩腾和竺法兰,偕二人返国,获汉明帝接见,后建立洛阳白马寺,摄、竺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阿亚注:金庸迷们在这里一定会想到韦爵爷),白马寺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

大月氏后来分为五部,其中一部发展成为贵霜帝国,其治下产生了对佛教发展极为重要的犍陀罗艺术,可以说,没有犍陀罗艺术,中国文化史将被改写。公元前6世纪末佛教在印度兴起后,数百年间并无佛像,崇拜对象均以菩提树﹑佛塔等代替。公元1世纪,佛教在犍陀罗地区(现阿富汗东部和巴基斯坦北部)成功融入了印度、希腊、波斯、罗马、中亚元素,实现了里程碑式的发展。自此,佛像面容变为椭圆,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浪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袍,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而袒露右肩,这也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佛像。同时,犍陀罗时期的佛塔建筑也有较大发展,对印度原有的窣堵波式圆塔作了较大修正,基座层级加多加高,圆塔本身变为基座一层,上部伞盖亦加高增大,就是我们今天所见佛塔的原型。如果没有犍陀罗艺术,就不会有中国文化中的石窟、佛塔、佛像等。

公元399年,65岁的东晋僧人法显从西安出发西行求法,经陆路到达印度并经斯里兰卡回国,归来著有《佛国记》一书,记载了翻过帕米尔高原的经历,描述沿途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他留下了“月氏王笃信佛法……供养三宝”的记载。法显经过了今天的喀布尔,在楠格哈尔省停留了三个月。

玄奘被誉为西行求法第一人,唐太宗李世民谓之“将日月而无穷,与乾坤而永大”。在取经途中,玄奘于公元628至629年经过今天的阿富汗,受到各王国的热情欢迎。这是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对阿富汗的描述,“迦毕试国周四千余里,北背雪山,三陲黑岭。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宜谷麦,多果木,出善马、郁金香。异方奇货,多聚此国。”玄奘还到过巴米扬大佛,《大唐西域记》记载,“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指的是西大佛,而它的东面有“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指的是东大佛,这两座大佛一千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立佛。令人扼腕的是,巴米扬大佛在2001年被蓄意炸毁,成为丝路历史和人类文明史上的黑暗一页。

鸵鸟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从阿富汗传到了中国,《旧唐书·高宗纪上》记载了吐火罗国“遣使献大鸟如驼,食铜铁,上遣献于昭陵。”吐火罗国就位于今天的阿富汗。陕西著名的乾陵就有鸵鸟的雕像,同样在乾陵61番臣像中,仅有两尊背面字迹比较清晰,其中一人即来自阿富汗。

这里需要提一下连接中阿两国的瓦罕走廊。法显和玄奘均曾途径瓦罕走廊,唐朝大将高仙芝曾率轻骑通过瓦罕走廊攻灭小勃律国,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公元13世纪,马可波罗经过瓦罕走廊进入中国,《马可波罗游记》记载了这里有珍贵的宝石、威武的骏马,空气非常纯净,据说能治愈一切疾病。当时,马可波罗病了几乎一年,他后来接受当地人建议爬到山顶,在那里病情得以痊愈。

15世纪,明成祖使者陈诚奉旨西行,游历了18座中亚城市,其中在当时帖木儿帝国都城赫拉特(今天的赫拉特省首府)停留时间最长,闻名中外的著名画作《丝路山水图》中称其为“黑楼城”。赫拉特自古就是中亚重要城市,但历代旅行家很少关注它,唐朝曾短暂统治过该城,为中原王朝数千年统治所及的最西端。陈诚则对该城进行了详细描述,他曾拜见国王沙哈鲁,记录了其宫殿摆满了金器、宝石、陶器和精致的毯子,官吏们的住宅和沙哈鲁一样豪华,门上刻有复杂的图案,房内都挂上富丽的丝质帷幕,陈设着金银器皿和酒具。市场上分布着一排排的店铺,每排都专门出售一类商品,晚上还开夜市,货币主要为银币和铜钱。赫拉特铜铁储藏丰富,果园出产的胡桃、石榴、杏和葡萄等驰名中亚。陈诚对名为“芯思檀”的干果特别感兴趣,“芯思檀”就是我们今天的“开心果”。陈诚对赫拉特及其他中亚城市的描述,都被记录在他编撰的《西域行程记》和《西域番国志》中。

(揭晓答案:阿富汗赫拉特城堡)

衷心祝愿山地之国阿富汗早日结束战乱,实现和平与安宁,迈上富强和繁荣之路。期待通过中阿共建“一带一路”,传承、弘扬丝路精神,把中阿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世代传承下去,为世界和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