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談及我軍潛艇裝備的技術特點的話,許多人會注意到中國潛艇喜歡雙殼體的設計,有人稱之爲:俄式風格,與喜歡單殼體的歐美形成鮮明的對比,近年以來,有一種言論認爲:雙殼體設計會浪費潛艇內部的空間,造成潛艇噸位較大,也造成了艇員工作空間狹小的問題,故而認爲我們應該採用單殼體設計。

中國造潛艇爲何堅持雙殼體結構:製造不給力,還是技術理念差距?

指揮艙

最近又有傳言中,我們正在建造單殼體的下一代潛艇,這意味着,中國潛艇技術重大轉變!打算徹底拋棄俄式風格,倒向歐美主流,這是真的嗎?這個說法尚沒有明確的證據,應該說只是一種傳言。

關於中國是否需要採用單殼體設計的問題,不能簡單的以技術問題來看待,任何事物都是有利弊的,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

中國造潛艇爲何堅持雙殼體結構:製造不給力,還是技術理念差距?

空間小了點

如果要討論這個問題,先要弄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中國造潛艇爲何堅持雙殼體結構?關於這個問題也許有人會說:製造能力不給力,卻很少會考慮另一個方面:還是技術理念差距?

從技術角度來說,單殼體是採用一層耐壓殼結構,外部沒有包覆物,艇體結構也較爲簡單,製造工藝要求較低。相反是,雙殼體結構更復雜,要求更高,因爲在它的耐壓殼體外還有一層輕外殼包覆,兩層殼體之間形成了一個舷側空間。其實,既便技術要求高一點,也無所謂我們連航母都造出來,一個單殼體的潛艇就沒招了,那不是一個笑話嗎?

中國造潛艇爲何堅持雙殼體結構:製造不給力,還是技術理念差距?

魚雷艙

也許真正的問題還是技術理念上的差距,單殼體和雙殼體的設計是各有優點的,前者會造成內部空間更爲寬鬆,在同等條件下,可以相差40%,形成一個噸位較小的優勢,有利於提高航速,也會給人一種,內部空間大的優勢,但是不要忘記一點,它也有缺點:儲備浮力小,不沉性差、生命力低,以及操作要求高等問題。

雙殼體的優缺點幾乎就是正好相反,其儲備浮力大,生存力強。舷間空間的液艙能吸收一部分爆炸衝擊能量。其結構也有利於潛艇設備、系統和舷間液艙的佈置。

中國造潛艇爲何堅持雙殼體結構:製造不給力,還是技術理念差距?

內部

關於艇員工作空間狹小等問題,實質只是相對而言,潛艇首先是作戰平臺,以作戰爲一切前提,潛艇本身的技術特點就決定,這是一個完全封閉的空間,自然帶來艇員工作與生活空間小的特點,不會因單雙殼體結構有什麼本質的區別,潛艇怎麼可以把艇員的舒適度,放到比作戰更高的地位上?

中國造潛艇爲何堅持雙殼體結構:製造不給力,還是技術理念差距?

039

也因此,不能單純的說,單殼體就比雙殼體更有優勢,那麼是否採用單殼體設計,不是一種是否先進的代表,單雙殼體結構之爭,只能說是一種技術理念上的差距,不代表是一種技術高低水平,更不能把它視爲落後或者領先的標註。

中國造潛艇爲何堅持雙殼體結構:製造不給力,還是技術理念差距?

039

中國是否發展單殼體潛艇技術,只能說,這是一種技術上的變化,而不能單純的說成:技術進步,無論採用什麼樣的設計,那都是根據條件而定,而不是什麼技術先進與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